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59篇
  免费   1974篇
  国内免费   1671篇
耳鼻咽喉   456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2588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8862篇
内科学   4335篇
皮肤病学   255篇
神经病学   2162篇
特种医学   1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687篇
综合类   15311篇
预防医学   3640篇
眼科学   458篇
药学   6544篇
  126篇
中国医学   3706篇
肿瘤学   393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1128篇
  2022年   1292篇
  2021年   1335篇
  2020年   1095篇
  2019年   1227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1077篇
  2016年   1130篇
  2015年   1376篇
  2014年   2488篇
  2013年   2411篇
  2012年   3027篇
  2011年   3586篇
  2010年   3219篇
  2009年   3077篇
  2008年   3299篇
  2007年   3039篇
  2006年   2805篇
  2005年   2705篇
  2004年   2433篇
  2003年   2209篇
  2002年   1661篇
  2001年   1376篇
  2000年   1080篇
  1999年   844篇
  1998年   738篇
  1997年   671篇
  1996年   623篇
  1995年   593篇
  1994年   483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317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293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PD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模拟TEAS治疗,观察组为TEAS治疗,采用经皮电刺激对相应穴位或模拟穴位进行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胃容受性、胃排空以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共5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量表(D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饱腹感量(ISV)以及最大耐受量(MT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频段(H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频段/高频段(LF/HF)显著降低(P<0.05);PD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DS患者在...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80例,3~7 d、6个月进行肢体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结果 180例患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1例检测出双侧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正常;病程6个月时,56例出现NCV异常,运动神经总异常率为3.6%,感觉神经总异常率6.4%,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肌电图:①患侧:21例出现插入电位延长,18例有自发电位;②健侧:4例出现插入电位及自发电位。SSR: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病程6个月时,健侧、患侧SSR潜伏期、波幅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潜伏期、波幅及患侧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急性期对比,患侧及健侧下肢、健侧上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上肢潜伏期及所有肢体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程6个月出现周围神经损害,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而在急性期出现SSR抑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探究前列腺增生电切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降低临床手术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前列腺增生电切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经前列腺增生电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22例,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81.82%;共培养病原菌46株,革兰阴性菌38株,占82.61%。患者年龄>65岁、术前行导尿术、手术时间>1.5h、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d、合并糖尿病均是导致经前列腺增生电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导致前列腺增生电切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与患者年龄、术前行导尿术、合并症等密切相关,临床需及时对患者评估,了解常见病原菌特点,给予对应性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项新兴的功能性成像技术,具有无损伤、便携、图像监护等突出特点。肺功能成像是目前EIT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肺通气及血流灌注。本文对肺EIT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其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未来EIT技术在儿科临床急救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7.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78-1280
冠心病和心衰有并发房颤和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研究证实,雷诺嗪在治疗浓度下对这些心律失常有强效的抑制作用。本文就雷诺嗪抗颤动作用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01—2018-10间在鄢陵县中心医院接受手术的100例BPH患者。依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VP,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BPH患者,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分析投弹运动过程中参与肌群的特点。方法将电极贴于腹直肌、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臀大肌、竖脊肌、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曲肌、腕伸肌、胸大肌肌腹处,得出各个肌肉主要发力区间时间和RMS值。结果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图结合录像分析,得出各个肌群的发力大小与发力区间。结论各个肌群随着投弹动作的发生协调发力,每个肌肉都有其特定的时相和大小,这为建立标准投弹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79-880
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等指标。结果 56例患者手术时间28.23±10.22min,术中出血量78.85±30.50ml;并发症发生率17.86%。另外,手术前后IPSS(27.02±2.54)vs(7.02±3.62)分、Qmax(8.12±2.06)vs(15.33±2.59)ml·s-1]及RUV(87.09±19.32)vs(16.00±4.21)ml比较差异显著(P<0.01)。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良好等特点,可作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