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51篇 |
免费 | 3100篇 |
国内免费 | 9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8篇 |
儿科学 | 173篇 |
妇产科学 | 135篇 |
基础医学 | 4090篇 |
口腔科学 | 232篇 |
临床医学 | 12187篇 |
内科学 | 1925篇 |
皮肤病学 | 183篇 |
神经病学 | 2540篇 |
特种医学 | 6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560篇 |
综合类 | 12381篇 |
预防医学 | 5960篇 |
眼科学 | 106篇 |
药学 | 4968篇 |
209篇 | |
中国医学 | 4468篇 |
肿瘤学 | 3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06篇 |
2023年 | 2050篇 |
2022年 | 2517篇 |
2021年 | 3535篇 |
2020年 | 2858篇 |
2019年 | 1983篇 |
2018年 | 915篇 |
2017年 | 1546篇 |
2016年 | 1939篇 |
2015年 | 1840篇 |
2014年 | 3071篇 |
2013年 | 2925篇 |
2012年 | 3537篇 |
2011年 | 3316篇 |
2010年 | 3018篇 |
2009年 | 2689篇 |
2008年 | 2488篇 |
2007年 | 2093篇 |
2006年 | 1676篇 |
2005年 | 1850篇 |
2004年 | 1319篇 |
2003年 | 1226篇 |
2002年 | 730篇 |
2001年 | 550篇 |
2000年 | 387篇 |
1999年 | 255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197篇 |
1996年 | 131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3)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疗法-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之睡眠调控技术(简称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心理科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30例,予以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每周1次,共干预8周,12周随访。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量表(BDI)为观察指标,观察失眠临床疗效和情绪变化。结果:中医心理疗法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12周后PSQI、SAS和BDI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PSQI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最后其有效率高达90%,SAS、BDI评分均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心理疗法TIP睡眠调控技术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状况,并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34.
135.
[目的]评价中药调周法联合健康指导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疗效.[方法]选择PCOS不孕症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进行中药调周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行为指导、心理指导及科普宣教等,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焦虑评分(...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了解吉林省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焦虑沮丧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吉林省范围内抽取≥60岁老年人2 698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 698名老年人中,ADL受限410人(15.2%),ADL基本正常2 288人(84.8%);无焦虑沮丧2 323人(86.1%),焦虑沮丧375人(13.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经济来源、体育锻炼和慢性病,老年人焦虑沮丧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经济来源、慢性病和ADL。结论年龄、经济来源、慢性病既影响老年人的ADL,也影响老年人的焦虑沮丧状况,适当体育锻炼或可提高老年人的ADL并改善心理焦虑沮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BPH)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对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特色,采用量表开发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量表,并通过测试1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QLICD-BPH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72;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反应度也尚可;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均大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相关系数r值多>0.5。结论 BPH患者QLCID-BP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作为临床BPH患者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了解麻风病受累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余杭、上虞、海宁3个地区的部分社区和麻风病院整群抽取的392例治愈存活麻风受累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92例麻风病受累者心理障碍的流行率为24.49%;与全国常模比较,麻风病受累者躯体化[(1.56±0.51)分]、抑郁[(1.63±0.54)分]、恐怖[(1.33±0.51)分]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1.37±0.48)、(1.50±0.59)、(1.23±0.41)分],人际敏感[(1.47±0.62)分]、焦虑[(1.30±0.39)分]、敌对[(1.33±0.40)分]、偏执[(1.23±0.39)分]、精神病性[(1.24±0.34)分]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1.65±0.51)、(1.39±0.43)、(1.48±0.56)、(1.43±0.57)、(1.29±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歧视、残疾情况、亲友关心为麻风病受累者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麻风病受累者存在心理障碍,在麻风防治活动中进行相应的心理康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的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对复旦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情况、手机依赖和孤独感情况进行调查,应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MPDS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 共有效调查大学生915人,其中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现患率为22.4%(205/915);最近遭遇较大挫折(32.4%)及健康状况差(63.6%)的大学生MPDS现患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8%(849/91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高度孤独体验者占35.0%(320/915);有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大学生发生孤独感的可能性是非手机依赖综合征患者的1.60倍(OR=1.60,95%CI=1.19~2.14)。结论 MPDS在大学生群体中现患率较高,并且是大学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