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8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552篇
基础医学   48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81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2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29篇
综合类   4608篇
预防医学   175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23篇
  34篇
中国医学   2348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李春英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蕾  赵慕子 《北京中医》1999,18(5):44-45
  相似文献   
993.
“痛经Ⅰ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较为复杂的病症。笔者就1988~1991年在我院门诊采用经验方“痛经Ⅰ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年龄28~48岁,平均352岁。已婚28例;伴不孕12例;有月经期剧烈下腹痛和(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RC3b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IcR)测定44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采用4-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并与正常妇女(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内异症组RC3bR及NK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其值随内异症病情加重有逐渐下降趋势;内异症组Ⅲ,Ⅳ期患者RI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4 例内异症患者RC3bR值与NK细胞活性的降低程度呈直线正相关(r=0.6659,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降低可能与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5.
方小玲  陈泳健 《湖南医学》1999,16(4):251-25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植物血凝素诱生,培养,48h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TNF-α的含量,用Griess法测定反映一化氮(NO)水平的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比值(NO2^-/NO3^-)结果 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TNF-α的含量轻度组为(3.47±0.3  相似文献   
996.
黄宓  叶枝发  刘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35-1937
目的:比较醋酸甲孕酮(DMPA)和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内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于月经来潮第1~5天肌注DMPA 150 mg,之后每30 d重复1次,连续注射6次;B组23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内美通,每周2次,每次2.5 mg,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卵巢异位囊肿大小、血清肿瘤抗原(CA125)及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总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卵巢异位囊肿明显缩小,两组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两组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内异症均安全有效,DMPA更适合于内异症的长期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负担昂贵医疗费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7.
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报道少见[1] ,本文对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 30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患者 13例 ,进行血浆 β -EP检测 ,并与 33例正常人作对照 ,其目的是为了探讨 β -EP测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 :正常对照组 33例 ,其中卵泡晚期 17例 ,黄体期16例 ,月经周期规律 ,无妇科和内科疾病 ,年龄 2 5~ 36岁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内异症不孕 )患者 30例 ,其中卵泡晚期16例 ,黄体期 14例 ,年龄 2 2~ 39岁 ;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内异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观察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s)、孕激素受体(PRs)及其亚型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内异症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研究模型。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月、2月、3月取裸鼠子宫内膜,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孕激素受体(PRA、PRB)和雌激素受体(ERα、ERβ)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异症组裸鼠内膜的PRB和ERα表达降低,在造模后3月最明显;PR和ERβ表达升高,PRB/PRA和ERα/ERβ比值降低,均在造模后3月最明显。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是研究内异症的理想模型之一,造模后的裸鼠内膜存在孕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9.
米非司酮与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非随机性分为A、B两组,每组25人。A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每次25mg;B组口服丹那唑每日2~3次,每次200mg。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30个月。结果A组症状缓解率为95.6%,体征缓解率为75.6%,妊娠率为69.2%,复发率为31.8%;B组分别为97.5%、80.0%、71.4%、42.60%。两组比较,疗效及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体重增加率为6.6%,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为2.2%;B组分别为95.6%、4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抑制卵巢功能导致闭经,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疼痛缓解,其疗效与丹那唑相似,但副反应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配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次/周,2.5mg/次,米非司酮1次/d,12.5mg/次,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测定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36例,占56.25%,改善23例,占35.94%;总有效率92.19%;用药前后生殖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6例(9.38%)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例(6.25%)体重增加1.5~3.0kg。结论孕三烯酮配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