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7篇
  免费   207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496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3027篇
内科学   3417篇
皮肤病学   420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6819篇
预防医学   12620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691篇
  17篇
中国医学   969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418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857篇
  2011年   2041篇
  2010年   2007篇
  2009年   2070篇
  2008年   2396篇
  2007年   2239篇
  2006年   2467篇
  2005年   2530篇
  2004年   1480篇
  2003年   1060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流行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制定预防Hp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海安市某医院Hp阳性者病历信息及Hp药物试验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分析海安市某医院2015—2019年Hp阳性者2 546例。全年各月有Hp阳性病例,阳性病例以6—8月较多,占38.64%,男性1 363例(占53.53%),女性1 183例(占46.47%)。均为≥18岁成年人, ≥60老年组1 143例(占44.8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 664例(占65.36%)。家务(348例,占13.67%)、农民(335例,占13.16%),以及个体、商、企服务人员(256例,占10.05%)所占比例较高。Hp对甲硝唑(95.44%)、克拉霉素(21.56%)、左氧氟沙星(20.54%)耐药率较高,其中2015—2019年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2015—2019年海安市Hp阳性者主要分布在农村镇街,主要以文化程度较低者为主,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在对流行人群制定预防措施及治疗用药时应考虑Hp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通过对2013-2017年广州市越秀区本地户籍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疫情控制方法,达到提高疫情控制效果的目的。 方法 在“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首管理单位为越秀区、登记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本地户籍的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将信息表转换成FoxPro 6.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本地居民肺结核登记发病率、复发比例、病型分布、人群分布、发现方式、患者延误、HIV检出率、非结核菌检出率及耐药检出率等变化情况。 结果 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从2013年的85.84/10万下降到2017年的58.73/10万,5年间下降了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7,P<0.001)。复发比例分布在8%~12%之间,不同年份的复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08)。病型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占97.14%,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占2.36%,不同年份的病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195)。男∶女性别比1.98∶1 ;65岁及以上病人占比最高,为23.50%,25岁以下占比最小,为10.81%,但不同年份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01),其中55岁以上构成比有所提高;无业、离退休占比分别为45.61%和29.29%,不同年份的职业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4,P<0.001),其中商业服务和离退人员构成比例有所提高。患者因症就诊被发现占63.72%,综合医院转诊发现占26.36%,各年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的发现方式没有改变,不同年份的发现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7,P<0.001),其中因症就诊比例有所提高,转诊比例有所下降。总涂阳病人就诊延误率46.45%明显高于总涂阴患者的3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6,P<0.001);总涂阳病人确诊延误率17.32%明显低于涂阴病人确诊延误率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6,P<0.001)。HIV检出阳性率0.61%。非结核分枝杆菌总体检出率12.45%,各年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7.75.P=0.101)。总耐药率为18.74%,耐多药率8.46%,不同年份耐多药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5.15.P=0.272)。 结论 2013-2017年,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疫情呈不断好转趋势, 但仍应重点加强对男性、无业、离退休人群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菌型鉴定工作,提高HIV和耐药结核病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西安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完善西安市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9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间西安市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49.06/10万。郊县、郊区、城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4.13/10万、47.46/10万和46.1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85倍。职业分布排在前5位的为农民(47.48%),家政、家务及待业(14.65%),离退人员(9.55%),学生(8.63%)和工人(5.23%)。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患者的成功治疗率平均为98.03%,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1.47%。结论 西安市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和治疗率呈增长趋势,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较低,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加大肺结核发现力度及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家庭用药》2020,(3):8-9
对病毒与疾病的认识和剖析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病率高,重症病例比例低。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来看,病毒感染是从野生动物到人类,逐步在人群中适应生存,再进入人传人的阶段,病毒传播力较强,不经意间的接触就可能被感染。但是总体上看,重症患者比例低。从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的文章分析,在2019年末,病毒刚开始传播时,患者由于被发现得晚,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还不明确,重症比例会高一些。  相似文献   
17.
罗楠  毛志鹏 《中国卫生产业》2020,(5):188-189,198
目的分析昆明市2013-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昆明市2013-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昆明市2013-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发病高峰,其发病率高达32.80/10万,总体上2013-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肝炎和丙肝以官渡区、五华区和西山区为主要的高发地区;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四季均有发病;易发生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为35~50岁的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结论昆明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状况并不乐观,应加强丙肝防控力度,重点关注高发地区和高发人群,通过有效举措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25%,其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范围仍众说纷纭,综合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将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联合多学科制定各项相应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尤为注意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也亟待后续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定有效的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对2013—2017年盐城市中小学校学生体检监测资料中的视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监测中小学生1 054 028人次,检出视力不良526 050人次,视力不良率为49.9%,呈上升趋势(P<0.01)。视力不良率高中生(83.4%)高于初中生(70.6%)及小学生(36.4%),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女生(53.2%)高于男生(47.2%);城市学生(60.3%)高于农村学生(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8岁以轻度、中度为主,9~12岁以中度、重度为主,13~17岁以重度为主。结论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和干预,控制并逐步降低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