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8篇
临床医学   44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0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79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2篇
  4篇
中国医学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研究氯氮平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方法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重复一点法计算的氯氮平剂量,对照组服用6 mg*kg-1固定剂量,于2,4,6,8周末用简明精神科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测定各周稳态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浓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剂量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PRS减分值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周TESS增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BPRS减分值与氯氮平浓度、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浓度之和未发现显著性相关(P>0.05),TESS增分值与氯氮平浓度、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浓度之和显著相关(P<0.01).结论重复一点法用于氯氮平的个体化给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番泻叶治疗氯氮平所致便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是二苯二氮平类广谱抗精神医药,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使用中,便秘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笔者运用单味番泻叶开水泡服治疗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氯丙嗪(26例)、氯氮平(30例)和利培酮(20例)治疗1 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 2周分别进行GAS、BPRS、TESS、RSESE及WAIS,WMS和MIFE量表评定.结果GAS评分、BPRS评分、BPRS减分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 2周末时,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的韦氏智能语言分和总分明显较氯丙嗪组为高,韦氏记忆评分则利培酮组明显高于氯丙嗪组.氯丙嗪组韦氏智能和记忆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利培酮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利培酮的作用优于氯氮平.氯丙嗪则有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
曹威  刘小林  魏海燕 《医药导报》2003,22(10):679-680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氯氮平,初始量25 mg•d 1,po,2周内递增至治疗量200~500 mg•d 1;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初始量1 mg•d 1,po,2周内递增至治疗量2~8 mg•d 1.疗程均为8周.用BPRS评定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5.0%,42.5%(P<0.05).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度镇静、流涎、心动过速及白细胞异常等;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EPS、失眠、激越及泌乳等.结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且疗效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9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武翔  杨颖琳 《中国药房》2003,14(6):351-352
目的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的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萃取 ,醚层用100μl0 1mol/mlKH2PO4 反萃取 ,40μl进样。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 柱 ,保护柱为WatersNova -PakC18 柱 ,流动相为0 5%三乙胺溶液 -乙腈 (74∶26,V/V) ,流速为1ml/min ,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 :测定方法在0 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萃取回收率在80 3%~84 8%之间 ;日内、日间精密度在3 5%~8 3 %之间 ,最低检测浓度为50ng/ml。结论 :本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准确 ,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代谢和细胞色素P450 1A2-2964位点多态性关系,指导临床对不同患者合理使用氯氮平。方法:采用固定剂量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基因型。结果: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比较,吸烟组血浆氯氮平浓度低,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比值高(P<0.05,P<0.01),P450 1A2-2964位点等位基因G的频率为0.75,A的频率为0.25,在非吸烟患者中,去甲氯氮平氯氮平在w/w基因型与非w/w基因型(w/m m/m)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患者中,w/w基因型去甲氯氮平氯氮平要高于非w/w基因型(P<0.05),在吸烟患者和非吸烟患者中w/w基因型之间比较,吸烟患者的去氯氮平氯氮平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0.01);而非w/w基因型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能诱导P450 1A2的活性。P450 12-2964位点等位基因均为G(w/w)时诱导能力最强,发生G→A突变时,诱导能力降低,分析患者P450 1A2 G-2964A的多态性,对合理使用氯氮平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其疗效较好 ,见效快 ,经济实惠 ,病人认同度高 ,对精神分裂症表现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疗效 ,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与 5 羟色胺的平衡 ,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 ,其副作用的报道边日趋增多 ,主要有锥体外系反应 ,便秘 ,视力模糊 ,肌强直 ,震颤流涎 ,心电图及血象改变 ,但引起癫痫持续状态较为罕见 ,现介绍于下。1 病例介绍患者范×× ,男 ,38岁 ,于 2 0 0 1年 12月 3日入院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近 10年来曾 4次住我院 ,住院治疗均服用氯氮平药物 ,剂量为 15 0mg ,2 5 0mg·d-1,同时 ,每次住院行脑…  相似文献   
98.
国内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文献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在我国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情况。方法 :依托北京 7家图书馆 ,对《中华 (神经 )精神科杂志》等 9种精神科杂志 ,《(中国 )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3种药学杂志逐年进行手工检索 ,收集国内自 1979年至 2 0 0 2年 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 或粒细胞缺乏的文献 10 7篇 ,其中个案报道 39篇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3 92 % (12 4 3 3174 9) ,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 0 2 1% (92 4 330 2 )。收集到的 6 2例个案报道中 ,死亡 2 1例 (33 87% ) ,粒细胞缺乏发生者的平均年龄 (34 12± 12 39)岁 ,平均剂量 (318 33± 14 5 81)mg d。在 4 7例有发生距用药时间记录的病例中 ,4 2例发生在 90天内 (89 36 % ) ,2例的应用时间分别长达 5年半和 10年 ,由其余 4 5例得到的平均发生时间为 (4 6 4 7±2 6 4 0 )天。 6 2例中有 7例指明了与其他精神药物联用 ,4例死亡 (5 7 14 % )。结论 :应用氯氮平发生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较高 ,用药前 3个月是粒细胞缺乏的相对高发期 ,长期应用或联用其他精神药物仍有一定风险 ,建立定期的血象监测等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及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64例停药 1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服用氯氮平 (n =3 3 )与利培酮 (n =3 1) ,治疗前及治疗后 8周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催乳素、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测身高与体重 ,以体重BMI(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 )评定体脂情况 ,以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 -IR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评定胰岛素抵抗 ,以BPRS减分率评定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 8周后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 (治疗前vs治疗后 :(651 2 8± 42 9 0 4)mIU Lvs(163 7 60± 10 60 3 5)mIU L ,P =0 0 0 0 ) ,而氯氮平组催乳素浓度无明显改变 (治疗前vs治疗后 :(43 0 57± 43 1 52 )mIU Lvs (3 72 11± 194 57)mIU L ,P =0 687)。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催乳素与性别及不同药物有关。结论 :利培酮能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 ,氯氮平对催乳素基本无影响 ,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短时间、小剂量美沙酮合并山莨菪碱、氯氮平的治疗,使海洛因依赖者快速脱毒,迅速控制戒断症状。方法:对128例用《阿片戒断症状评价量表》就其治疗中每天出现的戒断症状进行分级评定。结果:美沙酮合并山莨菪碱、氯氮平联合治疗后,不会出现剧烈的戒断症状,只有总计0.39%的Ⅲ级症状。结论:美沙酮递减同时递增氯氮平既提高了治疗效应,又减缓了戒断症状的自限性。而山莨菪碱使海洛因依赖者快速脱毒,有效地减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