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6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9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2篇
内科学   39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66篇
综合类   3424篇
预防医学   44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35篇
  69篇
中国医学   887篇
肿瘤学   18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国产球囊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国产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35例57椎,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35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3.9个月,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天及1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平均矫正10.02°。结论国产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经济,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双侧分层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单纯单/双侧入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的73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路分为A组(双侧分层入路)、B组(单纯单侧入路)及C组(单纯双侧入路),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 术后5 d三组椎体后凸Cobb角、ODI指数级VAS评分较术前有改善(P<0.05),且A组小于B组、C组;术后A组骨水泥弥散至双侧上下终板显著高于B组和C组,A组和C组的骨水泥注射量均高于B组,A组和C组手术时长长于B组(P<0.05)。结论 双侧分层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各类胸腰椎压缩性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PLIF)术后拔除引流管时机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10—2021-10行PLIF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第4天拔除引流管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第10天切口愈合率,以及术后下肢疼痛反弹率和下肢疼痛反弹时间。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单节段PLIF手术。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抗感染治疗和更换敷料后愈合。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0天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发生下肢疼痛反弹率低于对照组,下肢疼痛反弹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比较,术后第4天拔除引流管并不增加PLIF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并有利于切口愈合、降低术后下肢疼痛反弹率和缩短疼痛反弹时间。但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折、阻塞、退出等,必要时采取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11—2020-11于商城县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将术后6个月发生后凸畸形的60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后凸畸形的60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查阅资料并收集病例资料相关内容,分析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体压缩程度Ⅲ度、骨折分型A3型、术前骨密度值低、Oswestry指数(ODI)评分高均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椎体压缩程度Ⅲ度、骨折分型A3型、术前骨密度值低、ODI评分高,均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联合关节突封闭治疗Ⅱ型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2例Ⅱ型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行PVP术(PVP组,20例)和PV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PVP+封闭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 1周、 1月、 3月、 6月及12月VAS评分和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及关节突关节炎Weishaupt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8.4±3.6)个月。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封闭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月和3月VAS评分及ODI均低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6月和12月两组VAS评分和OD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PV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及长期残留腰背部疼痛各1例,PVP+封闭组发生骨水泥渗漏及相邻椎体骨折各1...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以离体椎体标本为对象,研究明胶海绵预注射在椎体成形术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选用老年女性尸体胸腰椎标本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单纯骨水泥组(A组)、明胶海绵预注射+单纯骨水泥(B组)。在19 ℃时测定2组骨水泥动态粘度后,在离体标本上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调和后取第3、6、9、12 min 4个时间点分别匀速缓慢推注5 ml骨水泥,分别测量每组骨水泥的渗漏率和渗漏量。结果:单纯骨水泥粘度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且加入明胶海绵对粘度有较大影响,B组骨水泥的粘度均要比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骨水泥调和后第9 min是较为适宜的灌注时间点,B组的渗漏量明显小于A组(P=0.035)。结论:传统低粘度骨水泥结合明胶海绵预注射的方法,可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和渗漏量,较为经济,便于操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应用单节段截骨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脊柱侧后凸畸形(congenital kyphoscoliosis,CK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应用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9例椎体形成不良型CKS患者,平均19.2岁,其中9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0例行全椎体截除术(vertebra cloumn resection,VCR)。对比观察手术情况、影像学分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02.1±43.2) min,术中出血(589.5±151.5) ml,平均融合节段6.0±1.5;术后侧凸角矫正率(79.7±9.2)%,局部后凸角矫正率(81.1±21.9)%,颈7垂线-骶骨中线距离(vertical line between the 7th vertebra and central sacra,C7-CSL)矫正率(82.7±12.5)%。上述指标在PSO组和VC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前局部后凸角VCR组62.2°±21.0°明显大于PSO组22.7°±22.0°,t=4.009,P=0.001。经过平均4.2年随访,所有患者脊柱侧凸角、局部后凸角及冠状面偏移未见明显进展,VAS改善(85.9±15.9)%,ASIA分级3例D均恢复至E。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1%,1例硬脊膜损伤,2例单侧下肢麻木,1例慢性腰痛,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伤口感染、螺钉松动移位、内植入断裂发生。结论:一期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CKS安全可行,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其中VCR术应用于脊柱矢状面矫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31例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8例进行比较,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传统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比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椎体压缩骨折病例83例,其中保守治疗41例,椎体成形术(PVP)42例,分析其疗效、并发症。结果 PVP组JOA评分及Cobb角均优于保守组;PVP组于保守组比较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结论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的使老人恢复健康及行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4月选择本科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C臂机或CT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术前术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术后随访。结果: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患者VAS下降(P<0.01),病椎椎体高度增加(P<0.01)。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安全恢复椎体高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