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73篇
  免费   3892篇
  国内免费   3664篇
耳鼻咽喉   303篇
儿科学   218篇
妇产科学   242篇
基础医学   4206篇
口腔科学   1714篇
临床医学   5009篇
内科学   2944篇
皮肤病学   280篇
神经病学   1165篇
特种医学   1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3079篇
综合类   13050篇
预防医学   6407篇
眼科学   475篇
药学   4796篇
  86篇
中国医学   5429篇
肿瘤学   1050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788篇
  2023年   2338篇
  2022年   2231篇
  2021年   2240篇
  2020年   1610篇
  2019年   1389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1088篇
  2016年   1355篇
  2015年   1546篇
  2014年   2095篇
  2013年   2115篇
  2012年   2931篇
  2011年   3185篇
  2010年   2782篇
  2009年   2706篇
  2008年   3511篇
  2007年   2513篇
  2006年   2425篇
  2005年   2504篇
  2004年   1682篇
  2003年   1355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40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669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525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51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硝苯啶(NFD)预防无水乙醇和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结果显示用药组胃涣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溃疡的抑制率与NED剂量呈正相关。NFD可减少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极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在使用乙醇1.5b及2H后,NFD组胃粘膜PG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加,P分别(0.05及<0,01。临床观察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服用NFD10mg,每日四次,6周后溃疡愈合27例(64.3%).总有效89例(92.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疗效(P<0.005),用NFD治疗胃溃疡20例,溃疡愈合15例,总有效19例(95.0%)  相似文献   
42.
43.
关于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腔颌面部,全面地认识上、下颌骨的生物力学行为,了解其结构本身、结构改变以及状态改变对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一直是口腔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限制,这一愿望长期未能实现。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method)在口腔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手段。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一切结果,都必须依赖于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1]。为此,我们对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模型特点及应用等方面做了综述1有限元法的介绍有限元法是将连续的弹性体分割成有限个单元,在计算机中利用相应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物体进行合成,并逐个研究每个单元的性质,从而获得与实际物体相类似的结构、材料质地、物理参数及机械性能等,达到对整个弹性体进行力学分析的目的[1]。有限元分析方法1974年被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并逐步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颌面外科等许多重要的研究都涉及到此种方法[1]。有限元法与传统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能够给出所需的模型任意部位的应力和位移状况;不仅能给出数值结果,还能由计算机自动绘出立体...  相似文献   
44.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探索无创性缺血预处理 (NIPC)延迟心肌保护作用 ,以及核因子κB (NF κ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I/R组 ) ;Ⅱ组 (NIPC组 ) ;Ⅲ组 (PDTC NIPC组 ) ;Ⅳ组 (PDTC组 )。PDTC为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建立体内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结扎前降支 4 5min ,复灌 30min ,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NF κB的值 ;复灌 2h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其中NIPC为I/R前 2 4h采用止血带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复灌 5min ,反复 3个循环。结果 Ⅱ组心功能恢复优于其它 3组、心梗面积小于其它 3组(P <0 0 5 ,P <0 0 1) ;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其他 3组低 (均P <0 0 5 )。Ⅲ组的各项结果与另外 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Ⅰ和Ⅳ组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可以起到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 ;NF κB在预处理过程中可以诱导产生心肌保护蛋白 ,但在心肌持续缺血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可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5.
一次和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出院后至少 4 8个月的情况。 结果 :6 6 4例完成调查 ,分为 1次住院组 (333例 )和多次住院组 (331例 )。用生存分析 (Kaplan Meier公式 )比较两组未再住院率 ,12个月末 (分别为 6 7 0 %和 6 1 6 % )、2 4个月末 (5 6 2 %和 4 8 9% )、36个月末 (4 6 0和 35 1% )和 4 8个月末 (4 1 1%和 2 8 7% )。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显示 ,与药物依从性、生活事件、自知力和家庭照顾相关 (P <0 0 5 ) ,药物依从性对再住院的贡献值 (1 719)最大。 结论 :1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较多次住院者低。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再住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放疗的生物学评估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划优化和实施技术的完善、临床经验的积累,调强放疗应用越来越多.其生物学评估和优化方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通过系统回顾常用的放射生物学模型来探讨放疗的生物学评估和优化问题,并对涉及调强放疗的内容做了专门的阐述.  相似文献   
47.
大鼠肾移植模型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使用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洗,肾动脉带一小段主动脉,肾静脉带一小段下腔静脉、输尿管末端带一直径约为0.5cm的膀胱瓣的供者手术方式;受者主动脉与供者主动脉、受者下腔静脉与供者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在受者膀胱上剪去一膀胱瓣与供者相同大小的圆瓣,然后进行一层膀胱吻合。结果 第一阶段为实验探索阶段,经过半年近150次的实验摸索,克服了移植物灌洗、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第二阶段为模型成熟阶段,冷热缺血时间、血管吻合的速度以及手术时间都比第一阶段有所缩短。手术成功率为85%左右,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灌洗不良、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结论 此模型容易掌握,可以在条件比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展,除常规显微外科器械外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设备。  相似文献   
4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可引起致盲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的病变,正逐渐受到国内眼科和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关于ROP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受到研究对象和医学伦理等问题的限制.类似ROP病变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先后在猫、家兔、犬、小鼠、大鼠等动物中建立,后两者由于具有体型小、繁殖快、品种品系多、方法较为成熟且成功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基因小鼠为RO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途径.此外大鼠中CO2诱导视网膜病变和代谢性酸中毒诱导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将有助于研究CO2、酸中毒与ROP的关系.犬视网膜血管对氧的反应比啮齿类动物更加接近人类,但其ROP模型在更多应用之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50.
豚鼠内耳磁微粒栓塞缺血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set up an inner ear ischemic model in guinea pig with ferromagnetic embolism. METHODS: A magnet was fitted in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and carbonyl iron filings (1%, 1 ml/kg) was injected into jugular, then the inner ear vessels were obstructed by ferromagnetic spheres. Cochlear blood flow (CBF) and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in the stria vessel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model's ischemia of cochleae. The slice of temple bone and basal membrane stained by silver nitrate were used for inner ear's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s. RESULTS: The iron spheres were amassed in the one and two-day-later's model of inner ear vessels, which resulted in embolism.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in the stria vessels decreased and then recover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4 days, but the CBF decreased to 50% +/- 10% of basic level immediately and recovered to 99% +/- 41% 4 days later. Scattered lesion of out hair cell cilium could be seen in cochleae in eight-day-later's model, and degenerations in different degree were found in vascular stria. CONCLUSION: The methods of inner ear ischemic model with ferromagnetic embolism could be practical and the decrease of CBF was reversible, so it may be an ideal model for studying some ischemic inner ear diseases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rapeutic dru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