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66篇
  免费   3416篇
  国内免费   1604篇
耳鼻咽喉   706篇
儿科学   964篇
妇产科学   422篇
基础医学   3680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2751篇
内科学   3759篇
皮肤病学   606篇
神经病学   4883篇
特种医学   1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0篇
外科学   3725篇
综合类   18045篇
预防医学   9104篇
眼科学   198篇
药学   7987篇
  144篇
中国医学   6995篇
肿瘤学   425篇
  2024年   714篇
  2023年   2729篇
  2022年   2580篇
  2021年   2825篇
  2020年   2502篇
  2019年   2299篇
  2018年   909篇
  2017年   1685篇
  2016年   1912篇
  2015年   2041篇
  2014年   3618篇
  2013年   3376篇
  2012年   4232篇
  2011年   4459篇
  2010年   4328篇
  2009年   4147篇
  2008年   4760篇
  2007年   4307篇
  2006年   4217篇
  2005年   4238篇
  2004年   3431篇
  2003年   2486篇
  2002年   1668篇
  2001年   1386篇
  2000年   963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587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81.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南地区某医科大学的121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感知亲密关系质量量表(PRQC)修改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CES-D量表平均得分14.25±9.11分,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5%,其中轻、中、重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18.3%、5.4%、0.8%。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抑郁情绪者(t=14.47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家庭所在地、宿舍亲密度、宿舍信任度、宿舍氛围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P<0.05)。结论 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高校工作者应重视早期识别抑郁情绪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82.
目前互联网医院的推行仍然受到来自医患双方的双重数字鸿沟阻碍。为了更好发展互联网医疗, 某三级甲等医院对医疗资源的传统模式进行数字化治理,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医疗服务, 利用多元主体协同化和政府驱动逻辑, 重塑医疗服务链;通过加强医院顶层设计, 推行专病个性化随访和健康宣教云直播, 打破信息沟通壁垒;通过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建立跨区域专科联盟和医疗联合体, 突破医疗资源的时空限制。数字化治理实践实现了医患数字鸿沟的双向弥合, 拓展了数字化医疗新模式, 为互联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究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为青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的及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重庆市中小学的911名男女童组成青春发育队列,于青春早中期测量心理应激水平,并在1年后随访情绪行为问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所有对象青春早中期的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27.96±24.95)分,1年后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8.21±8.46)(6.21±5.87)和(37.90±24.68)分。女生在焦虑抑郁、退缩、身体不适、思想问题、内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和情绪行为检出率均高于男生(t/Z值分别为-6.38,-5.63,-6.06,-3.74,-6.80,-5.47,χ2值分别为15.88,12.01,3.92,6.64,24.67,15.88,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量表得分与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检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水平对随后1年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考察暴力暴露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 探究情绪平衡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暴露的现状及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地区3所中学共2 506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使用暴力暴露问卷(VE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情绪平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暴力暴露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3.85, 21.14, 2.90, 7.62, 8.13, 8.1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5, 18.61, 7.4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学生情绪平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7.93, 9.22, 7.71, 6.86, P值均 < 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初中生的暴力暴露水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与情绪平衡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 -0.20, P值均 < 0.01)。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情绪平衡在初中生暴力暴露和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t=-3.35, β=-0.02, P < 0.01)。  结论  暴力暴露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相关, 提高其情绪平衡能力, 可以有效减缓暴力暴露对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负面影响, 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5.
刘欢  叶文璐  刘润香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1):1682-1685
  目的  分析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文本信息,了解其在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时情绪状态及变化轨迹,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9—11月及2019年9—10月,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招募南昌大学534名本科生,提取其高三到大一时间区间内发布的QQ说说,以“月”为时间颗粒度进行标记。使用结巴分词程序和情绪词典,计算每月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词平均词频。描述高中到大学阶段QQ说说的基本活跃度,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词词频的月变化趋势,进一步对高中和大学两阶段的基本活跃度和月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结果  青少年在进入大一后,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度较高,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词数均高于高三阶段(Wilcoxon Z值分别为-18.93,-18.03,-18.40,-13.60,P值均<0.01);大一阶段,女生发表说说的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词数均高于男生(Mann-Whitney U值分别为26 499.00,28 581.00,24 636.00,28 010.50,P值均<0.05)。青少年说说积极情绪词比消极情绪词更多,积极情绪词的月平均词频(0.029)是消极情绪词(0.012)的2.40倍;在高三阶段的积极情绪词频、消极情绪词频会随着月份发生显著降低(β值分别为-6.01,-3.55;t值分别为-3.40,-2.86,P值均<0.01)。  结论  青少年在高三阶段使用QQ说说的活跃度较低,但其说说中体现出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波动均更为剧烈,高三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探讨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EBPs)的关联及性别差异,为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6月选取安徽省阜阳、芜湖、六安3个地区城乡幼儿园9 647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ACEs-I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调查母亲ACEs及学龄前儿童EBPs。  结果  学龄前儿童困难问题、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障碍、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17.4%,16.3%,18.3%,22.7%,34.2%,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显示,母亲不同类型ACEs均与学龄前儿童EBPs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OR=1.51~2.97,P值均 < 0.01);随着母亲ACEs种类数增加,儿童EBPs发生风险也随之上升(OR=3.13~9.61,P值均 < 0.01)。母亲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社区暴力与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关联,男童高于女童(ROR值分别为1.25,1.26,1.41,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关注母亲ACEs有益于学龄前儿童EBPs防控。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探讨教养方式在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emotional behavior problems, EBPs)关联中的作用,为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6月选取安徽省芜湖市、六安市和阜阳市36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为基线研究对象,于2021年12月收集随访资料,共6 111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ACEs-I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中文版困难与长处问卷(SDQ)中的困难因子得分分别评估母亲ACEs、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EBPs,采用Bootstrap检验母亲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  结果  母亲ACEs与儿童SDQ困难得分呈正相关(r=0.28, P < 0.01)。消极教养方式(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与母亲ACEs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0.30,0.21,0.31),与儿童SDQ困难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0,0.20,0.28)(P值均 < 0.01);积极教养方式(民主性)与母亲ACEs和儿童SDQ困难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0.29,P值均 < 0.01)。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母亲教养方式(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在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19.13%,7.34%,24.88%,12.05%,26.83%。  结论  教养方式在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改善母亲消极教养方式对减少ACEs母亲子代EPB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9.
徐雨菲  徐樊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7):1108-1111
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的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遭受创伤应激事件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同龄群体,并且其个人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患有PTSD对偏差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主要将青少年偏差行为分为伤害性行为、偏畸习癖和学业适应问题。同时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神经机制,并为偏差行为的矫正干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0.
慢性支气管炎通常症状为咳痰、喘息或慢性咳嗽,患者每年均要持续发作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由于病程较长,慢性的炎症反应可能伤害气道,极易演变成慢阻肺,导致患者在运动后发生呼吸障碍,乏力、腹胀,乃至心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如何用药治疗,有特效药吗?今天就谈谈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首先要弄清楚患者疾病所处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