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25篇 |
免费 | 663篇 |
国内免费 | 2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0篇 |
儿科学 | 109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371篇 |
口腔科学 | 109篇 |
临床医学 | 4861篇 |
内科学 | 1287篇 |
皮肤病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831篇 |
特种医学 | 9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276篇 |
综合类 | 8733篇 |
预防医学 | 1267篇 |
眼科学 | 293篇 |
药学 | 3320篇 |
85篇 | |
中国医学 | 1050篇 |
肿瘤学 | 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456篇 |
2021年 | 723篇 |
2020年 | 502篇 |
2019年 | 543篇 |
2018年 | 255篇 |
2017年 | 521篇 |
2016年 | 590篇 |
2015年 | 742篇 |
2014年 | 1482篇 |
2013年 | 1536篇 |
2012年 | 1898篇 |
2011年 | 1978篇 |
2010年 | 1727篇 |
2009年 | 1513篇 |
2008年 | 1526篇 |
2007年 | 1461篇 |
2006年 | 1231篇 |
2005年 | 1466篇 |
2004年 | 1165篇 |
2003年 | 1175篇 |
2002年 | 944篇 |
2001年 | 720篇 |
2000年 | 480篇 |
1999年 | 395篇 |
1998年 | 343篇 |
1997年 | 311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36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71.
目的总结硬通道控制性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SDH的临床资料。利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单侧或双侧CSDH同时穿刺,术后控制性引流。结果60例病人术后复查CT提示血肿引流满意,颅高压及神经功能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明显并发症,出院后复发率低。结论硬通道YL-I型控制性引流术简便、安全、有效、经济、便于掌握,是目前治疗CSDH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72.
目的除了合并皮层静脉引流这一危险因素之外,目前尚无其他因素被公认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阐明DAVF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190例DAVF患者。其中颅内出血60例,非出血表现130例。收集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取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类型、血管构筑学特征等参数,对比不同表现DAVF在上述参数上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瘘口位于大静脉窦区(OR4.296,95%CI:1.126-16.393,P=0.033),Borden分级Ⅱ级(OR3.852,95%CI:1.123~13.207。P=0.032)和Ⅲ级(OR14.070.95%CI:2.741~72.237,P=0.002)。结论瘘口位于大静脉窦区,引流方式为BordenⅡ级和Ⅲ级是DAVF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3.
97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Hunt-Hess分级Ⅱ级以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均给予脱水、神经保护、激素、尼莫地平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穿刺。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好,可明显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75.
肾盂成形术后内引流与外引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肾盂成形术后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盂成形术6 2例 6 8侧 ,其中 31侧术中置双J管 ,37侧置肾造瘘支架管 ,观察术后与引流方式有关的各种并发症及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血尿、尿路感染、吻合口漏尿或狭窄、尿盐结垢等。内引流组7侧 (2 2 .6 % )、外引流组 17侧 (45 .9%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内引流组术后腹膜后引流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 (3.9± 0 .9)d、(8.2± 1.9)d ,外引流组分别为 (7.9± 2 .3)d、(16 .0±4 .3)d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肾盂成形术后置双J管内引流的效果优于外引流支架管。 相似文献
976.
腔内三重双J管引流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三重双J管引流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 方法 2000年3月~2003年6月,对27例输尿管狭窄采用输尿管腔内置入3根相同大小的双J管引流,术后留置10~12周. 结果 27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26例拔管后无腰胀、发热等症状.IVP示引流通畅,患肾积水排空好,无输尿管狭窄.1例术后6个月复查IVP,肾积水仍无改善,改开放手术.本组治疗成功率96%(26/27). 结论腔内三重双J管引流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977.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失感觉神经支配创伤愈合中Bcl-2与NGF/NGF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uum assistedclosure ,VAC)对失感觉神经支配的创面愈合过程中Bcl 2与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 (每组 2 0只 ) ,即实验组(T组 ) :施加VAC的失去神经支配创面 ;对照组 1(C1) :未施加VAC的失去神经支配的创面 ;对照组2 (C2 ) :施加VAC的正常神经支配的创面 ;对照组 3(C3) :未施加VAC的正常神经支配的创面。T、C2组施加间断性VAC每日 3次 ,负压 80mmHg。伤后 1、3、6、9、12d ,四组同时取材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各时间点Bcl 2与NGF/NGFmRNA表达。结果 在伤后C2组、C3组Bcl 2与NGF/NGFmRNA表达明显 ,水平逐渐升高 ,至第 9天达最高 ,然后降低 ,C2组较C3组Bcl 2和NGF/NGFmRNA维持相对高的状态 (P <0 .0 5 )。T、C1组创缘和肉芽组织中Bcl 2与NGF/NGFmRNA表达相对C2、C3组处于较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VAC通过增强创面组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影响内源性NGF表达 ,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8.
979.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是一种新型喉罩通气道,下面就其发明设想、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以供临床医师在应用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0.
病人男,40岁。因“头、胸部多发伤1d”人院。查体:头颅外伤,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血气胸。立即行降颅压、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处理,病情渐平稳。术后半个月,出现大汗,心率增快(130次/min),颈静脉怒张,心音低钝,皮肤颜色呈花斑样。X线胸片示全心影扩大。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心包积液约200ml。立即在彩超引导下行剑突下心包穿刺并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