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55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152篇 |
口腔科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1518篇 |
内科学 | 947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731篇 |
特种医学 | 23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29篇 |
综合类 | 4162篇 |
预防医学 | 462篇 |
眼科学 | 77篇 |
药学 | 1924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485篇 |
肿瘤学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9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412篇 |
2013年 | 442篇 |
2012年 | 545篇 |
2011年 | 634篇 |
2010年 | 659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595篇 |
2007年 | 619篇 |
2006年 | 596篇 |
2005年 | 702篇 |
2004年 | 650篇 |
2003年 | 665篇 |
2002年 | 554篇 |
2001年 | 555篇 |
2000年 | 404篇 |
1999年 | 327篇 |
1998年 | 273篇 |
1997年 | 227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超早期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疗效好,能较好地改善病人预后,减少了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2.
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 (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以 5 %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 (1ml/kg )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 ,以生理盐水LAI为对照 ,检测血浆和全血粘度 ,观察胰腺病理变化 ,并以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胰腺血流量。结果 SAP血浆和全血粘度明显升高 ,血流量下降 ,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尿激酶LAI则使SAP大鼠血浆和全血粘度降低 ,血流量上升 ,但与对照组及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LAI能改善SAP大鼠胰腺微循环 ,但不能完全阻止SAP的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123.
<正> 我科自1993年6月~2002年6月采用CT定位钻孔抽吸并尿激酶溶解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性66例,女性20例,年龄8~65岁,平均34.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GCS计分:6~8分3例,9~12分58例,13~15分23例。CT检查确诊为幕上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分析胸腔内注入肝素与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组和肝素组(n=40),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10 UL联合生理盐水20 mL.肝素组注入肝素联合生理盐水20 mL.注射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肝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胸腔积液残留率为7.5%、胸膜增厚及粘连率为5.0%;尿激酶组患者则分别为70.0%、25.0%、17.5%,肝素组均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 胸腔内注入肝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长时间热缺血(warm ischemia,WI)肾脏的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热缺血组(WI组)、热缺血+尿激酶治疗组(WI+UK组).夹闭左侧肾动、静脉90 min模拟热缺血过程,HCA液冷灌注及肾脏血流复灌,模拟自体原位肾移植.比较各组血肌酐(Cr)、肾脏组织病理改变(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WI组和WI+UK组术后Cr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35 d Cr水平WI+UK组[(118.99±17.18) μmol/L]明显低于WI组[(165.34±8.38) μmol/L,P<0.01].WI组肾小球内大量微血栓形成,肾小管水肿、坏死;WI+UK组肾小球未见血栓,肾小管未见异常.WI组TM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WI+ UK组明显低于WI组(P<0.05).结论 热缺血90 min后有明显的微血栓形成,导致肾脏结构破坏及肾功能下降.尿激酶治疗后微血栓溶解,有利于肾脏结构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8例LE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膝上及膝下健患侧周径差分别为(1.18±0.46)cm和(0.75±0.14)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4±0.52)cm和(0.98±0.28)cm,且观察组静脉通畅改善率为(47.31±16.47)%,大于对照组的(19.67±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且可显著降低PT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及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患者,共92例,现根据入院编号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及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形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胸水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胸水引流总量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在胸膜厚度的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及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实用方法,且不良反应不明显,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采用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B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用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28d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A组患者下降更明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A组患者上升更显著.结论: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9.
130.
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 ,直接冠状动脉内溶栓 ( PTCR)拓宽了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又可直观梗死部位及溶栓后再通情况[1] 。鉴此 ,我科 1 999年8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 1 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PTCR。获得良好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8例中 ,男 1 4例、女 4例 ,年龄 45~ 71岁。发病 1~ 6h入院 ,均有持续而剧烈心绞痛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心电图示典型心肌梗死波形( ST段弓背抬高 ,T波倒置 ) ,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 1 0例 ,右冠状动脉 7例 ,回旋支 1例 ,血管完全闭塞 ,血流 Ti Mi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