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3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70篇
预防医学   102篇
药学   775篇
  7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患者75例,随机分组,38例行喹硫平用药治疗,37例采用奥氮平用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BEHAVE-AD、MMSE、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奥氮平组的口干、体质量增加、锥体外系反应要明显多于喹硫平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均有确切疗效,结合药物不良反应,喹硫平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循证方法对奥氮平与阿瑞匹坦联合5-HT_3拮抗剂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Central、 Embase、CNKI、和Wanfang数据库,查找有关奥氮平与阿瑞匹坦比较其在CINV预防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时间至2018年3月。同时手检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患者447例。有效性方面:两种预防方案的全程CINV缓解率相当(P>0.05),奥氮平组急性期呕吐缓解率(OR=1.87, 95%CI:1.08~3.27,P<0.05)、延迟期恶心控制率(OR=2.78, 95%CI:1.85~4.19),P<0.05)优于阿瑞匹坦组;安全性方面:阿瑞匹坦组患者呃逆症状发生率更高(RD=-0.20, 95%CI:-0.37~-0.03),P<0.05);经济性方面:奥氮平组成本明显低于阿瑞匹坦组,具有较大经济学优势。结论:奥氮平联合5-HT3拮抗剂和地塞米松三联止吐方案安全、有效、经济,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哌罗匹隆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哌罗匹隆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4、8、12周疗效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用药前,两组BP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8、12周,观察组BP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甲功五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8、12周后,两组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H、T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T3和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哌罗匹隆,可有效调节甲功五项激素水平,促使甲状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奥氮平连续处理的大鼠中缝背核蛋白的差异表达,探究奥氮平使用早期导致代谢障碍可能的中枢5-HT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配到奥氮平组[灌胃奥氮平1.2 mg/(kg·d)]和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两组各分配10只雌性大鼠、10只雄性大鼠。给药1次/d,连续28 d。最后一次给药1 h后处理大鼠,并取大脑中缝背核样本。利用绝对和相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大鼠中缝背核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KEGG通路、CO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另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2个奥氮平组和2个对照组(6只/组),类似方法得到大鼠中缝背核样本,根据蛋白质组学数据选择目标基因的表达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筛选出奥氮平组与对照组大鼠中缝背核差异表达蛋白有72种上调、142种下调。GO注释分析显示,涉及奥氮平的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应激反应、多细胞生物过程以及结合、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转录调节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显示,涉及奥氮平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5-羟色胺能突触 、丁酸代谢、甲状腺激素合成 和IL-17信号通路等;PPI分析显示,涉及奥氮平的差异表达蛋白Hmgcs2、Cav1、Hsp90b1、Canx、Gnai1、MAPK9和LOC685513(Gng14)位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节点。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丁酸代谢和5-羟色胺(5-HT)能突触通路4个基因及其蛋白,其中丁酸代谢的关键调节基因Hmgcs2及其蛋白在药物处理组明显下调(P<0.01),5-羟色胺2受体调控的Slc6a4、Gnai1基因及其蛋白在药物处理组均出现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 奥氮平使用早期可能主要通过调控中缝背核组织Hmgcs2、Cav1、Hsp90b1、Canx、Gnai1、Slc6a4、MAPK9和Gng14等差异表达蛋白以及5-HT能突触通路等,参与大鼠机体代谢障碍的中枢5-HT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罗盈 《中国医药指南》2014,(18):112-113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45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CGI-SI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后,HAMD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45例患者治疗后痊愈2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2%。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嗜睡,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1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出现视物模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TESS评分为(4.8±1.7)分,患者均能耐受,未影响治疗进行。结论采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川穹嗪联合奥氮平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患者41例,病情确诊后在给予正常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均静脉点滴川穹嗪150 mg,每日1次,1015 d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奥氮平起始每日给予5 mg,可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年龄适当提升给药量,最大剂量为每日10 mg,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1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患者的BPMS、CGI-S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中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QT间期、收缩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穹嗪联合奥氮平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具有可靠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奥氮平合并帕罗西汀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奥氮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而对照组中采取奥氨平加安慰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的比较情况、治疗前后TESS总分比较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相比于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奥氮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疗效显著,患者PANSS与TESS评分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正>患者,女,28岁。因意识不清家属急送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就诊,通过追问家属了解其病史,初步诊断为奥氮平合并阿普唑仑中毒,量分别约为70片和50片,服用时间约为4h前。患者2年前曾因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平日服用奥氮平2片维持治疗,每晚服用阿普唑仑24片,家属诉之前曾停药1个月,近日有疑似复发的症状。入院查体:HR 68次/min,R 14次/min,BP 100/70 mmHg(1 mmHg=0.133 kPa),昏迷状态,轻度刺激无反应,压眶反射无反应,口腔未闻及异常气味,无异常分泌物,双侧针尖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四肢肌张力低,病理反射未引出。与家属简单介绍病情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清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奥氮平的副作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2001~2012年万方医学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奥氮平副作用的文献,并按涉及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氮平引起不良反应,合并用药需特别谨慎,警惕严重不良反应,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高血脂、体重增加、高血糖;中老年人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5mg/d,最大剂量20mg/d,平均(9±3)mg/d;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起始剂量25mg/d,最大剂量400mg/d,平均(225±36)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论:临床使用奥氮平时应加强副作用监测,避免或减少副作用发生并做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添加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添加金刚烷胺200 mg/d及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量体质量,检测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和TG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DL、TC增加值显著大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添加小剂量金刚烷胺短期内可明显增加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减少血LDL和TC水平升高;但不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