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78篇
内科学   26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950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7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糖尿病性肌梗塞(DMI)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且未被充分认识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了2例DMI患者,现报道如下:例1:男,56岁,因“多饮、多尿13年,右下肢疼痛1周”入院。查体:T37.7℃,痛苦面容,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侧为重,右下肢活动受限,右大腿内侧肌肉变硬,压痛明显,皮温稍高。入院时血糖32.2mmol/L,HbA1c11%,WBC10.8×109/L,N0.84,血肌酸激酶1708IU/L,血沉58mm/h,血肌酐120μmol/L,尿素9.5mmol/L,凝血功能:PT14.9秒,Fbg-C5.4g/L,APTT41.9秒,右下肢MRI提示:右侧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及大收…  相似文献   
992.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PCI的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目前PCI在STEMI治疗中的地位已得到公认,临床应用日渐广泛。以下就STEMI介入治疗的一些特殊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根据发病后时间溶栓分为0-2 h,>2-4 h,>4-6 h,>6-12 h四组。结果:四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78.0%、71.4%、63.2%。早期治疗(0-6 h)组血管再通率(77.9%)与延迟治疗(>6-12 h)组的63.2%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五周病死率、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AMI发病后6 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率最低,但发病时间>6-12 h的患者溶栓治疗仍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梗塞前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接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AMI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梗塞前心绞痛治疗中,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大降低患者AMI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5.
大脑后动脉(PCA)梗死由于其解剖学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笔者收集30例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均具有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瘫等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探讨与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损伤周边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为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损伤组(90只),损伤组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成颅脑损伤动物模型,进一步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损伤后3、6、24.72h.1、2w大鼠伤灶周边皮层的巢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3h后伤灶边缘皮层开始出现巢蛋白阳性细胞,随后逐渐增加,1w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逐渐下降,假手术组各时间点伤处边缘皮层也可见到少量巢蛋白阳性细胞,但低于损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可导致损伤周边区大脑皮层阳性巢蛋白神经细胞的增多,损伤后1w为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的高峰时间。  相似文献   
997.
<正>患者,男,65岁。因"呕吐,腹痛3小时"于2008年12月12日入院,3伴全身乏力,转我院治疗。1月来体重下降10公斤。既往高血压病史十年,服用"波依定(5mg/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年,2007年诊断"右侧顶叶梗塞"。  相似文献   
998.
李治鹏  李双庆 《华西医学》2005,20(3):576-576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多饮、多尿、多食20年,左下肢疼痛1周”入院治疗。查体:急性痛苦病容,体温正常,心肺腹查体未查及明显异常。双下肢中度水肿,左下肢为重,左下肢活动受限,左侧腓肠肌处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6×8cm,质硬,欠活动,表面皮温升高。血生化:CK1695IU/L,LDH312IU/L,HBDH249IU/L。凝血功能:PT15.0s,FIB6.61g/L。血沉:108.0mmol/L。左下肢MRI检查提示:左小腿中上段内、外侧后份肌群稍长T1、长T2信号伴软组织肿胀,考虑缺血或梗塞。双下肢肌群彩超检查提示:双侧小腿对比检查,左侧小腿腓肠肌明显增…  相似文献   
999.
MRI诊断脑干梗塞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干梗塞多为腔隙性梗塞,病灶较小,急性期CT较难发现.MRI因无后颅窝伪影的干扰,能早期发现脑干梗塞灶,并能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数目和大小.特别是MRI弥散技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中风的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3].本文分析50例脑干急性梗塞的MRI检查资料,着重探讨MRI表现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解放军总医院自行研制的参仙汤方,经临床初步观察28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其智能量表分值有明显提高.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对其抗自由基损伤能力进行分析.设计双盲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材料实验于1997-05/12在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完成.选取3个月龄SD大白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痴呆模型组,阿尼西坦组,参仙汤30,15,7.5/g(kg·d)剂量组,12只/组.参仙汤由人参、仙灵脾、何首乌、地龙等组成.按传统煎药法煎取药液,以恒温水浴锅分别浓缩成含生药2.0,1.0,0.5g/mL.方法参仙汤30,15,7.5g/(kg·d)剂量组分别按成人每公斤体质量剂量的20,10,5倍给予参仙汤灌胃,剂量分别为生药30,15,7.5g/(kg·d);阿尼西坦组给予100 mg/(kg·d)阿尼西坦灌胃;痴呆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灌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1h开始造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模.左心室注射液体石蜡栓子0.25 mL/kg,建立多发性脑梗死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至42 d.然后采用水迷宫实验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实验结束后1h将各组大鼠脱臼处死,进行组织、脏器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水迷宫作业时间、作业正确次数、脏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纳入72只大鼠,操作过程中脱落9只,最后共6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水迷宫作业时间的影响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参仙汤15,30g/(kg·d)剂量组于迷宫实验第5天均明显缩短[(24.1±13.3),(14.7±6.9),(13.7±7.5)s,P均<0.05].②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水迷宫作业正确次数的影响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参仙汤15,30g/(kg·d)剂量组于迷宫实验第5天均显著增加[(1.70±2.07),(3.82±1.89),(4.36±1.75)次,P<0.01].③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参仙汤15,30g/(kg·d)剂量组脑、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增加[(127.2±7.2),(171.3±11.5),(181.7±10.9)μkat/kg,P<0.001;(168.0±23.7),(185.8±14.9),(200.7±15.4)μkat/kg,P<0.05,P<0.01].④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参仙汤15,30g/(kg·d)剂量组脑、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降低[(296.0±37.8),(204.6±43.5),(197.3±43.5)nmol/g,P<0.001;(238.9±60.8),(160.3±29.4),(152.1±34.4)nmol/g,P<0.01].⑤参仙汤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参仙汤15,30g/(kg·d)剂量组脑、肝组织脂褐素含量均明显降低[(10.88±1.95),(6.35±1.55),(5.85±1.23)μg/g,P<0.001;(7.17±1.75),(4.38±1.54),(3.69±1.24)μg/g,P<0.01].结论中药参仙汤具有提高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脏器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组织丙二醛和脂褐素含量的作用,通过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自由基损伤,从而改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