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7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984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05篇
  3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早期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 CHB)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156例CHB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个月的预后,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线、1周及2周时的 PTA 及终末期肝病模型( MELD)评分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估基线、1周及2周时的PTA、MELD评分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在156例患者中有58例死亡,病死率为37.18%。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PTA (%)比较,在基线、1周及2周时分别为:31.49±7.22 vs 25.44±8.10、37.56±11.72 vs 24.22±11.22及49.28±20.82 vs 23.08±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MELD评分比较,在基线、1周及2周时分别为:25.53±4.61 vs 28.56±6.39、24.21±4.64 vs 31.07±6.03及20.06±5.06 vs 31.77±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基线、1周及2周时PTA、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中,2周时PTA的AUC最大(0.957),其次为2周时MELD评分的AUC(0.938),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2周时PTA的最佳临界值为35.55%,敏感度为96.60%,特异度为80.40%。2周时,PTA<20%的3个月病死率为100%;20%≤PTA<35%为70.81%;35%≤PTA<50%为4.17%;PTA≥50%的均存活。 PTA越低,病死率越高,线性趋势检验χ2=85.70,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2周时的PTA可作为其3个月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2.
103.
余建国 《肝脏》2012,17(7):533-534
本研究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78例,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标准。男52例,女26例,年龄26~60岁,所有病例HBVDNA均阳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早期13例、中期18例、晚期9例;对照组38例,早期10例、中期16例、晚期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治疗方法与观察项目两组均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苦黄、白蛋白及人工肝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联合舒血宁,胸腺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0 mg静脉滴注,1次/d,1个月后改为40 mg肌肉  相似文献   
104.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方法比较王缚鲲田惠芬吴玉暖候正燕(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科,石家庄050082)关键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手工法仪器法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临床常做项目之一。我科自1995年第一季度首次参加全国PT测定质控已连续四次,为了提...  相似文献   
105.
樊宇  唱韶红  巩新  刘波  吴军 《军事医学》2016,(8):628-633
目的:通过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制备重组人凝血酶原2(prothrombin-2),并利用锯鳞蝰(Echis carinatus)凝血酶原激活剂ecarin将其活化为凝血酶,分析凝血酶的活性。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人凝血酶原2和ecarin的cDNA序列,设计并优化合成凝血酶原2和ecarin基因。将凝血酶原2基因构建至表达载体pPICZαA中,转化并筛选重组凝血酶原2的糖基工程酵母菌,诱导工程酵母分泌表达凝血酶原2,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经两步阳离子层析纯化制备,并利用酶切N-糖链和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目的蛋白。将ecarin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cDNA3.1(+),瞬转HEK 293T细胞,收集培养上清。将HEK 293T工程细胞培养上清与纯化的凝血酶原2反应,利用凝血酶发色底物S-2238,测反应产物的酶促活性;利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反应产物的血凝时间、分析血凝活性。结果酵母表达凝血酶原2的培养上清经纯化获得37×103的目的蛋白,去除N-糖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降为35×103,与凝血酶原2理论分子量一致。经肽指纹图谱鉴定,纯化得到的蛋白为凝血酶原2。制备的凝血酶原2经HEK 293T细胞表达ecarin的培养上清处理后,可催化S-2238解离产生黄色的对硝基苯胺(pNA),且pNA产生的光密度值随着处理的凝血酶原2的增加而升高;经ecarin处理的凝血酶原2能促进血浆凝结,与凝血酶试剂的血凝时间接近,且血凝时间随着处理的凝血酶原2的量减少而延长。结论利用毕赤酵母制备了重组人凝血酶原2,被ecarin活化为具有活性的凝血酶,有望替代从血浆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用于战伤救治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6.
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死亡率高[1]。肝细胞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者由于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而产生的异常蛋白质。PIVKA-Ⅱ是凝血Ⅱ因子(凝血酶原)的PIVKA体,因此也被称为异常凝血酶原。  相似文献   
107.
一位7岁女孩因胸部-痛性丘疹被痛醒,丘疹的外形象是被蜘蛛叮咬所致。患儿的血比积为11%,12小时前在另一家医院时为40%,外周血涂片见大多数的红细胞为球形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由于DIC和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图1试管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胆红素升高(总13.4mg/dl;直接10.6mg/d1)。  相似文献   
108.
朱雄鹰 《临床医学》2003,23(11):58-58
慢性重症肝炎因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而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如何判断预后、判断生存概率、尽力提高生存率是临床医生为之努力的目标。本文选取了本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死亡的 64例重症肝炎 (绝大多数为慢性重症肝炎 )病例 ,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 (PT)、前白蛋白 (PALB)、胆固醇(CHO)、胆碱脂酶 (BUCHE)的情况 ,以助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均来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2月间的住院病例。诊断重症肝炎死亡共 64例 ,其中慢性重症肝炎 5 8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6例 ;5 6例为乙肝 ,乙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新生儿凝血功能随胎龄日龄的变化,探讨其对出血倾向评估及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出生的早产儿100例及足月儿48例出生24 h、48 h、72 h测凝血功能(PT、APTT、TT、FIB)及血小板(PLT),记录出血表现,予VitK1及止血敏预防,评估后必要时输血(指血浆或冷沉淀)。结果早产儿的PT、APTT、TT较足月儿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异常:生后24 h早产儿、足月儿各占94%、67%,生后72 h各占33%、31%。结论新生儿凝血功能随胎龄、日龄增长而逐渐完善,血清APTT≥45 s为评估出血阳性阈值会造成假阳性,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 L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患肢膝上差、膝下差、静脉血流速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膝上差、膝下差、FIB均显著降低,患侧血流速度、APTT、PT、T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