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肝包虫是流行于畜牧区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涉及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动物范围较为广泛,犬绦虫最主要的终宿主为狗,人为中间宿主,主因人吃了被虫卵污染的污水和食物,其幼虫侵入人体肝脏所致[1].笔者总结我院外科1984-2006年实行的肝包虫病手术15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32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脑出血仅次于内囊出血,约占脑出血总数的11%~13%,自从头颅CT和MRI临床应用以来,其发现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2002~2006年32例丘脑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正>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现将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24例的治疗体会和临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105.
他忠实履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扎根边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完成了全国首例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有7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他行医三十余载,创造了5.8万余例手术无一失误的佳绩;他心系边疆,为民奉献,想方设法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带头为患者捐款4.6万元,长年资助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真诚爱兵,履职尽责,走遍雪域边防哨所,  相似文献   
10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因“突发左腕下垂,手指握物不能”于2005年6月17日入院。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11年,冠心病史10年。查体:血压160/90mmHg,神志清,心、肺、腹(-)。神经系统检查:语明,脑神经(-),左肩、肘关节肌力5级,左手腕下垂、伸、屈均不能,左拇指内收、外展均不能,左手五指指关节肌力1级,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均为(+++),左Hoffmann征(+),左Rossolimo征(+),深、浅感觉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7.
卒中预警综合征(SW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卒中,特点是刻板、渐强、反复发作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并与即将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高风险有关。根据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所见,可分为内囊、脑桥或胼胝体预警综合征。SWS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脑小血管透明样变性或微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机制以及梗死周边去极化影响相邻运动感觉通路等。目前已经提出的多种治疗方法,尚缺少确凿的数据。该文就SWS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5种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措施在肝囊性棘球蚴病患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的保温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囊性棘球蚴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患者192例,按保温方法不同分为身体包裹组、输液加温组、湿辅料加温组、冲洗液加温组、保温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通过监测患者术中的肛温、鼻咽温,观察各种措施的保温效果。结果身体包裹组患者鼻咽温、肛温下降不显著(P0.05),湿敷料加温组显著下降(P0.01),保温毯组手术结束时的鼻咽温、肛温较开始时升高(P0.05),输液加温组及冲洗液加温组鼻咽温、肛温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中,鼻咽温、肛温自切皮后下降明显,最终稳定于35℃左右。湿敷料、输液和冲洗液加温组三组之间鼻咽温、肛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分别与保温毯组和身体包裹组的温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温毯组和身体包裹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性棘球蚴病的手术护理中,首选保温毯保温,其次为身体包裹保温,以保持术中体温稳定,减少或减轻因术中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复杂肝包虫病的较好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总结分析84例复杂肝包虫病的手术方法。肝切除术25例;内囊摘除后外囊内翻缝合10例;外囊部分切除、大网膜填塞15例;残腔内置T管引流34例。结果 行肝切除者8d拆线,痊愈出院,随访2~7年,无复发;行内囊摘除后外囊内翻缝合者并发囊内感染2例,膈下感染1例,3年后复发1例;大网膜填塞者并发囊内感染2例,2年后复发1例;残腔内T管引流者,拔管时间最短18d,最长190d,平均56d,随访1~7年,无复发。结论 肝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肝包虫病的最佳选择,清除内囊后残腔T管引流亦是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引流时间往往较长。  相似文献   
110.
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尔江 《新疆医学》2009,39(7):72-73
肝囊性包虫病是牧区常见寄生虫病,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式以内囊摘除术为主,但术后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0.8%-65.8%),且复发率高(4.5%-20.2%)。近期临床研究中发现,肝包虫外囊与肝组织间存在一层纤维组织膜,即外膜。外膜与外囊间存在可分离间隙,沿此间隙可完整剥除肝包虫外囊,此术式称为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