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吗啡成瘾大鼠脑内核团毁损后的行为学研究及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内核团毁损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以及毁损前后的脑形态学变化。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组、吗啡成瘾组、伏核毁损组、海马毁损组及伏核、海马假毁损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隔离残杀实验观察大鼠目的性探究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内伏核、海马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成瘾组和毁损组在自然戒断症状、旷场实验、隔离残杀实验方面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大鼠伏核、海马的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集、核固缩甚至坏死。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可导致脑内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毁损伏核、海马后可改善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使其探索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核心部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手术前筛选大鼠,筛选后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刺激组、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电极植入7d后采用隔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吗啡(5mg/kg起始,每次递增5mg/kg,至20mg/kg稳定)建立大鼠吗啡成瘾模型.通过改进后的DBS电路进行电刺激,刺激参数为130Hz、150A、60s、1 h/d、14d.干预前后变化由条件位置偏爱实验检测.复吸行为采用小剂量吗啡(3 mg/kg)诱导,24h后再次检测CPP.数据统计采用two-way ANOVA,组间比较用Bonferroni方法.结果 ①完成CPP训练后,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三个组的CPP评分为(155.87±20.45)s、(107.33 ± 18.10)s、(135.45±22.09)s,与前两组均有明显差异[与空白组(-70.34±15.40)s比较t值和P值分别为:t=9.45,P<0.01;t=6.94,P<0.01;t=8.04,P<0.01].②7天DBS后,吗啡电刺激组大鼠CPP评分与吗啡组(t=4.21,P<0.01)、吗啡假手术组(t=1.10,P<0.05)差异明显.14d DBS后差异更加明显(t=5.15,P<0.01;t=3.92,P<0.01).③给予小剂量吗啡诱导复吸后,吗啡电刺激组CPP评分小于吗啡组(t=4.04,P<0.01)和吗啡假手术组(t=4.13,P<0.01)组,且与空白组(-53.50 ± 11.10)s(t=2.60,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与空白电刺激组(t=3.70,P<0.01)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BS双侧伏核核心部不仅可以干预吗啡成瘾大鼠的CPP行为,而且能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复吸行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of withdrawal and relapse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bilateral nucleus accumbens in morphine-dependent rats. Methods The rats with a strong unconditioned preference were discarded in preconditioning test, the selected rats were distributed into five groups randomly. After operation,morphine hydrochloride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SD rats for 12 days (once every day,initial 5 mg/kg,increasing by 5 mg/kg per time,stable in 20 mg/kg ). A modified electrical circuit was used to procedure the DBS,the parameter was 130 Hz,150 A,60 s,l h/d,14 d. CPP test was used to exam the effect of DBS. A minor morphine dose (3 mg/kg) was injected to induce the behavior of relapse, and CPP was tested again after 24 h. Two-way ANOVA was performed on the data with Bonferroni posttest. Result ①After CPP training,CPP score of group morphine, morphine + sham and morphine + DBS was ( 155. 87 ± 20. 45 ) s, (107.33 ± 18.10)s,(135.45 ±22.09)s,an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group of control( ( -70.34 ± 15.40) s)(t = 9.45,P<0.01; t = 6.94,P<0.01;t = 8.04,P<0.01).②After 7 days' DBS,the CPP score in group of morphine + DBS reduc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group of morphine( t = 4.21, P<0.01) and morphine + sham( t=1.10, P<0.05).0n the 14th day,there was more pronounced reduction ( t = 5. 15, P<0.01; t = 3.92, P< 0.01). ③ 24 hours after the minor morphine dose was injected,the CPP score in morphine + DBS did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n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group of morphine ( t = 4.04, P<0.01) and morphine + sham ( t= 4. 13, P<0.01). Conclusion DBS bilateral nucleus accumbens in morphine-dependent rats can interfere the behavior of morphine-induced CPP and relapse.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中脑至伏核的SP能上行投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同侧中脑被盖腹侧区、黑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核有SP能神经元向伏核直接投射。  相似文献   
24.
电刺激大鼠脑片嗅结节区,记录伏核神经元的诱发电位,观察酒精对该诱发电位的影响,并用氯胺酮和L-谷氨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酒精能使伏核神经元诱发电位的幅值降低22.1%,同时酒精亦能使外源性谷氨酸引起的诱发电位幅值降低32.7%.提示酒精抑制伏核神经元的诱发电位可能与NMD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后焦虑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和丁螺环酮治疗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10d,自然戒断,并在自然戒断的1~3d给予丁螺环酮15mg/kg灌胃治疗(2次/d),于末次吗啡注射后72h,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焦虑行为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奖赏系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核(NAc)神经细胞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KⅡ蛋白含量和β亚基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丁螺环酮组比较,模型组CaMKII蛋白的含量与β亚基的磷酸化水平同样显著增高(P0.01)。结论:奖赏系统VTA和NAc神经细胞CaMKⅡ含量、CaMKIIβ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可能是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深部脑刺激器作为可植入设备,常被称为脑起搏器,可对深部脑组织的特定部位提供连续脉冲刺激,即所谓的深部脑刺激(DBS)。DBS作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复杂的、难治性神经精神疾病的手段,目前的研究提示亦可能用于治疗肥胖症。外侧下丘脑和腹侧下丘脑是大脑独立的食欲和饱食中心,伏核也与高脂高糖饮食的过量摄入有关,以这些区域为靶目标的DBS可以抑制食欲和减轻体质量。现将DBS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肥胖症的3个潜在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三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三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细胞内记录和细胞外微电泳技术,于大鼠伏核脑片制备上记录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谷氨酸钠所致细胞膜去极化.结果:(DAla2,NMePhe4,Glyol)enkephalin(DAGO),(DPen2,5)enkephalin(DPEN),andtrans(±)3,4dichloroNmethylN[2(1pyrolidinyl)cyclohexyl]benzeneacetamidemethanesulfonate(U50488H)(1μmol·L-1)均降低突触传递,尤以DAGO抑制作用最著.结论:三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谷氨酸介导的突触传递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8.
伏隔核毁损对MAP模型大鼠行为及脑内D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伏隔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20只。经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模型,采用立体定向一直流电毁损伏隔核,观察大鼠刻板行为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额叶、颞叶、边缘区及脑干部位的D2受体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及各个脑区D2受体表达均显著性增加;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及各脑区DA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性减少。结论 伏隔核毁损可能通过抑制MAP诱发的脑内D2表达亢进而改变其行为学异常。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伏隔核手术戒毒后复吸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7月.2004年11月272例在我院接受定向伏隔核射频毁损手术戒毒的病人进行随访,其中术后复吸58例。分析术后复吸的原因,并与其以往药物戒毒复吸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回到过去吸毒环境、受毒友引诱致复吸17例(29.3%),生活负性事件致复吸30例(51.7%),其他原因致复吸11例,复吸多发生在术后3-6个月。主观欣快感与术前相比无变化28例(48.3%),减弱30例(51.7%),无欣快感增强病例;吸食毒品量及频度与术前相比减少47例(81.0%),无明显变化6例(10.3%),增加5例(8.7%)。结论社会环境因素是手术戒毒复吸的主要原因.心理因素为次要原因。术后3-6个月易发生复吸,吸食毒品欣快感多数减弱或无明显变化。影响术后复吸的因素还与病人受教育程度.吸毒史长短,吸食毒品种类等有关。  相似文献   
30.
伏隔核毁损术治疗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手术治疗方法,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壳部后下部分毁损术治疗35例病人。术后随访36~129 d;对伴发的烟草依赖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对睡眠、记忆力、性欲及工作能力的影响,术后不同时间段病人药物渴求程度的改变情况、重新非法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该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明显改善大部分病人的睡眠障碍并提高工作能力,不影响性欲和记忆力;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病人吸烟量明显降低;阿片类药物渴求显著缓解,完全消除心瘾者27例,占77.1%,重新非法用药者3例,曾1次用药者2例。结论伏隔核毁损术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部分缓解阿片类药物依赖病人的心理渴求,术后病人保持操守率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