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27篇
  免费   2929篇
  国内免费   1980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281篇
妇产科学   631篇
基础医学   1621篇
口腔科学   466篇
临床医学   7212篇
内科学   4101篇
皮肤病学   315篇
神经病学   563篇
特种医学   1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461篇
综合类   16219篇
预防医学   6027篇
眼科学   232篇
药学   12774篇
  97篇
中国医学   7860篇
肿瘤学   1197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676篇
  2022年   1670篇
  2021年   1856篇
  2020年   1750篇
  2019年   1716篇
  2018年   896篇
  2017年   1582篇
  2016年   1609篇
  2015年   2020篇
  2014年   2967篇
  2013年   2949篇
  2012年   3731篇
  2011年   3789篇
  2010年   3378篇
  2009年   3474篇
  2008年   3879篇
  2007年   3344篇
  2006年   3144篇
  2005年   3261篇
  2004年   2173篇
  2003年   2097篇
  2002年   1613篇
  2001年   1452篇
  2000年   1049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717篇
  1997年   697篇
  1996年   602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刘文  梁念慈 《中草药》2005,36(6):878-881
目的观察槲皮素-7,4'-二硫酸酯二钠(SQDS)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和[γ-32P]ATP与重组PI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SQDS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为14.88 μmol/L.结论SQDS是PI3-K的抑制剂.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PI3-K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92.
促透剂对辣椒碱巴布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保华  马玲 《中草药》2005,36(7):1016-1017
辣椒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主要活性成分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其中辣椒碱的量最高。辣椒碱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有显著疗效[1]。以辣椒碱为原料的制剂很少。以烯丙基蔗糖亲水性凝胶为基质的巴布贴剂具有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分可控,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给药系统。因此,本研究对影响辣椒碱巴布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薄荷醇、冰片、桉叶油、氮酮进行筛选。1仪器与试药自制改良F ranz扩散池;79—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山东省鄄城光明仪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滋补生发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anbon Kromasil C18200mm×4.6mm I.D.不锈钢色谱柱,以乙腈-水(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015μg~0.81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7%(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滋补生发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对毛茛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运用多种波谱技术 (EI-MS ,1H-NMR ,13C-NMR ,DEPT谱 ,NOE差谱 )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 3,6-二酮 (stigmasta-4- ene 3,6 dione ,Ⅰ )、豆甾醇 (stigmasterol,Ⅱ )、6 羟基 7 甲氧基香豆素 (isoscopoletin ,Ⅲ )、七叶内酯二甲醚 (scoparone,Ⅳ )、原儿茶醛 (protocatechuicaldehyde ,Ⅴ )和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acid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Ⅲ ,Ⅳ ,Ⅴ ,Ⅵ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5.
脂康胶囊由何首乌、赤芍等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肾虚血瘀引起的高脂血症,疗效较好。该处方中何首乌为君药,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1,2]。本研究参考药典方法[3],建立测定脂康胶囊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HPLC。1 仪器和试药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 TL9900 色谱数据工作站, KQ -5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乙腈、乙醇、醋酸为分析纯,水为一次去离子水;....  相似文献   
996.
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吴茱萸是常用的温中祛寒中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是吴茱萸的药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体温调节和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可作为吴茱萸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本实验对不同产地的吴茱萸及炮制品,用RP HPLC测定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结果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吴茱萸中2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炮制方法的吴茱萸中2种成分差异不大。1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奥泰公司) ,Alltech 4 2 6HPLC  相似文献   
997.
基于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用于证候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优化中医证候诊断模型,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法.方法:提出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利用聚类分析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层的参数,运用最小二乘确定RBF神经网络输出层的参数.结果:通过模型检验,证候诊断模型判准率比BP网络模型判准率高;证候诊断模型训练速度比BP网络模型快.结论:基于聚类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揭示肝癌诱发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于诱癌的第4周、8周、16周、20周(肝癌形成)切取肝(合肝癌)组织,常规提取RNA,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及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和演变.结果:在芯片的15710个基因中,正常组有9225个基因表达,诱癌4周表达增至9396个,8周增至9872个,16周增至10496个,20周有10420个.在肝癌诱发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消长以及高表达基因数的增加,其中部分已知基因的结果.结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基因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文献追踪表明,国内外对在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大多不明确.因此,如何逐一找到那些起着关键作用的基因,进一步阐释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证候演变和相应治法的关系,是今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滨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韬  刘净  梁敬钰  余平  魏秀丽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90-1391
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et kit·为菊科蒿属植物,是中药茵陈的植物来源之一,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黄疸、肝炎等疾病[1]。滨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型涉及香豆素、黄酮、有机酸、烯炔、三萜、甾体和醛酮[2],其中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等多种成分具有利胆保肝活性。本研究对菌陈带花蕾的干燥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1);棕榈酸....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丁香叶为木樨科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Lindl·的干燥叶。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等[1]。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收到较好疗效[2]。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与不同生长季节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RP-HPLC测定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3],为适时采收及合理利用紫丁香叶资源提供依据。1仪器与材料紫丁香叶样品于2001年6—10月的15日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