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26篇
  免费   2929篇
  国内免费   1980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281篇
妇产科学   631篇
基础医学   1621篇
口腔科学   466篇
临床医学   7212篇
内科学   4101篇
皮肤病学   315篇
神经病学   563篇
特种医学   1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461篇
综合类   16219篇
预防医学   6027篇
眼科学   232篇
药学   12773篇
  97篇
中国医学   7860篇
肿瘤学   1197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676篇
  2022年   1669篇
  2021年   1856篇
  2020年   1750篇
  2019年   1716篇
  2018年   896篇
  2017年   1582篇
  2016年   1609篇
  2015年   2020篇
  2014年   2967篇
  2013年   2949篇
  2012年   3731篇
  2011年   3789篇
  2010年   3378篇
  2009年   3474篇
  2008年   3879篇
  2007年   3344篇
  2006年   3144篇
  2005年   3261篇
  2004年   2173篇
  2003年   2097篇
  2002年   1613篇
  2001年   1452篇
  2000年   1049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717篇
  1997年   697篇
  1996年   602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酸橙中一个新的香豆素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中药枳实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化学手段及文献对照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枳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香豆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3,5-二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phlorin,Ⅱ)、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Ⅲ)、柚皮苷(naringin,Ⅳ)、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poncirin,Ⅴ)、红橘素(tageritin,Ⅵ)、柚皮素(naringenin,Ⅶ)、马尔敏(marmin,Ⅷ)、橙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hesperetin 7—O-glucoside,Ⅸ)、腺苷(adenosine,Ⅹ)。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Ⅹ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62.
浅裂鳞毛蕨中一个新二氢黄酮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 sublaeta Ching et Hsu)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浅裂鳞毛蕨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S)-5,7,3’-三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即3’-羟基荚果蕨素(1),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2),菠甾醇(3),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4),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4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63.
目的研究富勒烯(fullerene)及其衍生物C60-AEDP 对H22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药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下,对细胞生长方式的影响,FCM法了解其作用机制.结果光照12h,只有C60-AEDP表现出对H22、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且浓度越大,抑制越明显,但抑制率没有一个超过50%;在非光照条件下,也只有C60-AEDP表现出对H22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并且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抑制越明显,抑制率也没有超过50%;通过FCM观察,在光照条件下,C60-AEDP可引起G1/S周期阻滞,在非光照条件下,C60-AEDP可引起M/G1周期细胞阻滞,都可引起细胞凋亡增加.结论在体外条件下,C60-AEDP在光照条件下和非光照条件下,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64.
术后确诊胆囊癌的治疗决策(附32例临床分析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胆囊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过去二十年来经手术治疗的术后病理证实的胆囊癌32例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单纯胆囊切除术或扩大根治切除术后1年生存28例,2~3年生存2例,3~4年生存1例,5年生存为0.结论早期胆囊癌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或连同胆囊床外1~2cm的肝组织切除;中晚期胆囊癌,应行胆囊癌根治术;若单纯胆囊切除手术后经病理发现为中期以上胆囊癌,应再行手术以扩大切除范围;一旦有相关的胆囊症状者早期行胆囊切除以预防胆囊癌变.  相似文献   
965.
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简称IDO)是一种含铁血红素单体蛋白,也是一种黄素依赖酶,可以使色氨酸分解代谢.已有研究表明吲哚胺-2,3-二氧化酶与免疫排斥反应、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硬皮病-筋膜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以及自身免疫病中的消耗症状等有关.近年来发现该物质在肿瘤免疫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6.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双歧杆菌LTA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LTA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LTA对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LTA处理的BGC823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出现凋亡小体,同时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TA能下调Bcl-2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p53蛋白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7.
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报道逐渐增多,但临床诊断困难,易延误正确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术前、术中诊断率,降低或避免二次手术,我们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两种病变合并时正确的外科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968.
间断小剂量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死亡率低、诱癌时间短及与人肝癌的发生过程相似的肝癌模型。方法:取3~4个月龄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给予0.2%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 mine,DEN)灌胃,按体质量10mg/kg给药,每周5次,至14周停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实验组大鼠体质量、一般精神状况均不如对照组,P<0.05。诱癌第14周所有实验组大鼠均诱发出肝细胞性肝癌。结论:间断小剂量给予DEN,可以方便、简单、稳定地建立大鼠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观察自拟胃炎冲剂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存PPI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白拟胃炎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胃炎冲剂埘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970.
贾俊骅  刘红 《天津药学》2005,17(5):35-36,66
果糖二磷酸钠(FDP)是葡萄糖代谢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FDP能调节机体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改善、恢复细胞代谢水平,常用于休克、脑血管意外及复合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等的治疗。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该药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报道。现将国内文献报道的FDP所致的不良反应做一综述,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