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血清型别、毒力基因分布等情况。方法:利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家禽、家畜和鼠类粪便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血清型O:3、O:5和O:8的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04~2005年,从全省各点采集的动物标本中共分离到2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于11个血清型,并以O:8和O:3为主。PCR检测将分离到的2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携带情况分为4型:Ⅰ型(ail^+、ystA^+、ystB^-、yadA^+、virF^+),Ⅱ型(ail^+、ystA^+、ystB^-、yadA^-、virF^-),Ⅲ型(ail^-、ystA^-、ystB^+、yadA^-、virF^-),Ⅳ型(ail^-、ystA^-、ystB^-、yadA^-、virF^-)。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O:3型菌株显示有2种带型,O:5型菌株的带型完全相同,O:8型菌株的带型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浙江省的从动物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非致病性菌株居多,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猪是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携带者,应警惕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通过猪感染人和其它动物以及环境的危险。  相似文献   
902.
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  Zhu Q  X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27-1429
目的:探讨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采用PCR扩增和菌落原位杂交检测HPIEC-irp2毒力岛基因,并用血清学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类致泻大肠杆菌。结果:从1032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652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学和PCR毒力基因分型,检出各类致泻大肠杆菌225株,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20株,ETEC81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47株,产志贺样毒素侵袭性大肠杆菌(ESIEC)74株,产毒素大肠杆菌(EIEC)3株。所有致泻大肠杆菌和未能分型的普通大肠杆菌株,再用HPIEC-irp2探针作菌落原位杂交,共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irp2)112株,总阳性率为17.2%。其中41例是从致泻大肠杆菌ESIEC(24/74)和SLTEC(17/47)中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87.5%),腹痛(58.0%),腹泻(>6次/d,75.9),发热(50.9%),以粘液便为主(69.6%)。结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903.
山东省分离的霍乱弧菌毒力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收集的霍乱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分布特点和变迁。方法:应用分子杂交、PCR技术对霍乱弧菌的CTX基因元件中的ctxA、zot基因,VPI毒力岛中的tcpA、tcpH、aldA、toxT、acfB基因,TLC因子中的cri、orf2—3基因,RTX基因簇中的rtxA、rtxC,以及toxR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原位杂交检测,180株霍乱弧菌中有168株携带CTX遗传单元中的ctxA、zot、RS1基因,阳性率均为93.33%,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用打点杂交检测不同时期的28株01群霍乱弧菌,所有被检菌都具有ToxR、RTX相关基因,在1980~1987年间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中,有92.86%携带编码TLC因子的基因,而1994~2000年间分离的流行株菌株中编码TLC因子的基因携带率仅有7.14%。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48株O1群霍乱弧菌可产生大小为9.4kb和6.5kb左右的两条ctxA杂交带,用zot基因探针进行杂交,11株O1群霍乱弧菌可产生与ctxA杂交带同样大小的条带。1株O139霍乱弧菌具有检测的所有毒力基因,但其ctxA(zot)杂交带与O1群霍乱弧菌有差异。结论:目前已知的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在山东省分离到的菌株中有广泛的分布,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904.
嗜肺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病的的重要病原体,它可在原虫及人体巨噬细胞内生存及复制,并最终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军团菌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其致病性主要涉及细菌在细胞内的存活及复制、毒力因子的作用及其分泌系统,该文就此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05.
唐炜  张尤历 《医学综述》2008,14(24):3688-3693
幽门螺杆菌(HP)是造成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HP能分泌许多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分为定植因子和毒力因子。HP的各种毒力因子均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不同HP相关性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毒力因子在病变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决定感染后炎症、溃疡及胃癌等临床转归。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06.
目的了解舟山市市售生食海产品中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污染状况,为制定生食海产品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1年从舟山市3大菜场采集7种489份市售生食海产品及217份腹泻病人粪便样本,开展创伤弧菌定性、定量检测及毒力基因分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从489份海产品样本中检出创伤弧菌125份,检出率为25.56%。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72,P=0.000),夏季(8月)最高,为48.67%。各类样本间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6,P=0.000),毛蚶最高,为41.77%,MPN中位数为250MPN/g。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4份菌株耐药率高达31.25%。毒力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海产品中的创伤弧菌基因型主要为CB型,并首次从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出创伤弧菌毒力基因CB型。结论舟山市市售生食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严重且存在一定的致病能力,生食海产品(尤其是毛蚶)可能是导致创伤弧菌食源性感染的潜在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07.
深圳地区2002-2008年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型和分子分型以及毒力因子分布,分析新O3:K6型克隆群与国际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对2002-2008年深圳地区1005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荧光PCR方法对68种不同血清型的28 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tlh、toxR、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对281株菌株进行orf8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不同分离时间的5种主要血清型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有代表性的分子分型图谱选取82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GS-PCR检测,并选取60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toxRS基因测序;进而对41株O3:K6和O1:K25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采用eBURST软件分析进化关系.结果1005株菌共得到79种不同的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O3:K6、O4:K8、O1:K25、O1:KUT、O4:K68、O1:K56和O9:K44,所占比例分别为57.9%、8.16%、5.27%、5.87%、1.39%、1.39%和0.99%.243株为tlh+、toxR+、tdh+、trh-,37株为tlh+、toxR+、tdh-和trh-,1株tlh+、toxR+、tdh+和trh+.35株O3:K6型菌株的MLST序列类型为ST3,是同源复合体CC3,O4:K8型副溶血弧菌的序列类型为ST189,无同源复合体.结论深圳地区主要流行的副溶血弧菌为tdh+、trh-的O3:K6、O4:K8和O1:K25菌株,2006年后出现O1:K56、O9:K44、O3:K29、O4:K9新的血清型;其中O3:K6血清型属于新的O3:K6克隆群,与其他国家流行的副溶血弧菌属于同一克隆群,同时也存在新、旧克隆群.血清的多样性和新旧克隆群的存在是造成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腹泻病高发态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8.
909.
Francisella tularens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tularemia and Category A biodefense agent, is known to replicate within host macrophages, though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organism i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We have isolated a variant of F. tularensis live vaccine strain (LVS) based on colony morphology and its effect on macrophages. Human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produced mor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alpha), interleukin (IL)-1beta, IL-6, and IL-12 p40 following exposure to the variant, designated the activating variant (ACV).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he lipopolysaccharide (LPS) from both LVS and ACV was comparable to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blue variant and was distinct from the gray variant of LVS. We found, however, the soluble protein fractions of LVS and ACV differ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using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demonstrated higher levels of several proteins in the parental LVS isolat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featured several associated with virulence in F. tularensis and other pathogens, including intracellular growth locus C (IglC), a sigma(54)-modulation protein family member (YhbH), and aconitase. ACV reverted to the LVS phenotype, indicated by low cytokine induction and high IglC expression, after growth in a 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 These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levels of virulence factors in F. tularensis are modulated based on culture conditions and that this modulation impacts host responses. This work provides a basis for investigation of Francisella virulence factor regula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dditional factors, co-regulated with IglC, that affect macrophag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