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911篇 |
免费 | 18892篇 |
国内免费 | 201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20篇 |
儿科学 | 3418篇 |
妇产科学 | 2885篇 |
基础医学 | 29116篇 |
口腔科学 | 5565篇 |
临床医学 | 33524篇 |
内科学 | 30028篇 |
皮肤病学 | 4817篇 |
神经病学 | 5805篇 |
特种医学 | 729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86篇 |
外科学 | 16852篇 |
综合类 | 81180篇 |
预防医学 | 13207篇 |
眼科学 | 3709篇 |
药学 | 29497篇 |
499篇 | |
中国医学 | 18230篇 |
肿瘤学 | 293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333篇 |
2023年 | 7381篇 |
2022年 | 9001篇 |
2021年 | 11418篇 |
2020年 | 7674篇 |
2019年 | 7786篇 |
2018年 | 4489篇 |
2017年 | 6790篇 |
2016年 | 7844篇 |
2015年 | 8449篇 |
2014年 | 12055篇 |
2013年 | 12274篇 |
2012年 | 16798篇 |
2011年 | 18594篇 |
2010年 | 17073篇 |
2009年 | 17644篇 |
2008年 | 19740篇 |
2007年 | 17284篇 |
2006年 | 16674篇 |
2005年 | 17011篇 |
2004年 | 13842篇 |
2003年 | 11755篇 |
2002年 | 9463篇 |
2001年 | 8517篇 |
2000年 | 6812篇 |
1999年 | 5443篇 |
1998年 | 4337篇 |
1997年 | 3724篇 |
1996年 | 3173篇 |
1995年 | 2716篇 |
1994年 | 2346篇 |
1993年 | 1509篇 |
1992年 | 1463篇 |
1991年 | 1306篇 |
1990年 | 1057篇 |
1989年 | 1132篇 |
1988年 | 336篇 |
1987年 | 235篇 |
1986年 | 217篇 |
1985年 | 129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人源性及牛源性乳铁蛋白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乳铁蛋白(HLF)及牛乳铁蛋白(BLF)在体外HepG2细胞中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乳铁蛋白用于临床治疗HCV感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HepG2细胞作为HCV复制体系,以RT nPCR方法,测定培养细胞提取物中病毒正、负链,并用活性细胞定量鉴定法(MTT)对两种乳铁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及药物剂量进行研究。结果:细胞毒实验显示,实验中两种乳铁蛋白的浓度小于1.5 mg·mL 1时对HepG2细胞生存率无显著影响。HCV阳性血清接种HepG2细胞后,HCV正、负链可于第8,10,12天被检测到。当两种乳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5,1.0,0.5,0.1 mg·mL 1)先与HCV阳性血清作用后再接种细胞时,不同时期提取物中均未测定到HCV正、负链。而当乳铁蛋白(浓度同上)先与细胞作用后洗去再与HCV阳性血清作用时,不同时期细胞提取物中可测定到HCV正、负链。结论:乳铁蛋白能在非细胞毒性剂量时能防止HCV感染HepG2细胞;乳铁蛋白可能主要是通过与病毒颗粒本身相互作用发挥上述功能;两种来源的乳铁蛋白在体外抑制HCV复制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S100 mRNA含量,初步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条件下向雪旺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经β-ME,ATRA,Forskolin,bFGF,PDGF,HRG体外诱导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水平上升,诱导前后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体外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表达量增多。 相似文献
993.
994.
刘丽燕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0):1109-1112
热疗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肿瘤热疗所涉及到的生物学机制如肿瘤血管血供、ph值、肿瘤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机体免疫及HSP、P53、Bel-2分子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VYS)向多胚层组织分化的潜能和在逆转录病毒感染下的肿瘤性转化特征。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移植位点的条件下,观察VYS体内外分化的改变;另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荧光蛋白基因(GFP)转染12d卵黄囊细胞,对GFP标记的转化细胞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均对体外培养的或体内移植的大鼠卵黄囊向三个胚层分化的进程无特异的导向性。将荧光蛋白标记卵黄囊克隆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长出了未分化的间质细胞肉瘤。结论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潜能;逆转录病毒感染导致卵黄囊间质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 相似文献
996.
盛卫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5):616-6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资料回顾,30例行护理干预治疗,另外30例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较未干预者恢复良好。结论对sICAM-1进行动态监测,可以较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对脑血管痉挛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97.
金属硫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金属硫蛋白(MT)、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抗原)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92例食管鳞癌标本中65例MT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3/20,P<0.01);MT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病变长度无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T与Ki-67抗原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0.227(P<0.05)。随MT表达强度的增加,癌组织凋亡指数逐渐降低。结论:MT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T能促进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可作为食管鳞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B)对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和丙二醛(MDA)刺激的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消化大鼠肝脏,108g/L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以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PDGFR)含量。结果:MDA组与正常组相比可明显增加MTT吸光度(P〈0.05),PDGF组亦较正常组明显增加MTT吸光度(P〈0.01);1μmol/LSAB和10μmol/L SAB不仅可显著抑制MDA刺激的HSC吸光度增加(P均〈0.01),也可抑制PDGF—BB刺激的HSC吸光度增加(P均〈0.01)。PDGF及MDA作用后细胞PDGFR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10μmol/L SAB则可抑制PDGFR的表达。结论:SAB可通过抑制PDGFR的表达而抑制体外培养HSC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与SAB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旋毛虫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和活性检测。方法将从小鼠肌肉分离、纯化的旋毛虫幼虫放入玻璃匀浆器匀浆,胰酶消化。锥虫蓝和中性红染色检测分离细胞的活性。结果分离的细胞中活细胞比率在90%以上。结论锥虫蓝和中性红染色,都能较好地检测细胞的活性。加胰酶消化后,死细胞数略有减少。旋毛虫的体细胞分离,可以不用加胰酶消化。 相似文献
1000.
草分枝杆菌制剂对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草分枝杆菌组(n=20),制作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于第8周开始分别行生理盐水和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于第14周进行病理观察、测量膀胱总重量,微血管密度(MVD)和凋亡指数(AI)。结果 第14周时,对照组(n=16)和草分枝杆菌组(n=14)大鼠膀胱均可见明显肿物,光镜下可见癌组织侵入肌层。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的重量和肿瘤的MVD小于对照组(t=2.609,P=0.048;t=2.124,P=0.043);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肿瘤的灿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0.583,P=0.565)。结论 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可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