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小RNA(miR)-144、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NLRP3)mRN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  相似文献   
102.
吴智辉  莫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26(6):1554-1558,1569
目的:引入并介绍拉曼光谱、光镊的物理原理及其工作特点.结合详细的医学研究工作,总结了拉曼光镊技术在不同细胞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光镊固定活细胞,同时应用激光拉曼技术对活细胞进行活细胞或细胞器的拉曼光谱测定,应用此技术俘获悬浮液中的样品,在接近生理状态下研究单个活体,如细胞、细胞器或生物大分子,对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过程可进行实时跟踪,进而对活细胞进行拉曼光谱测定.结果:光镊拉曼光谱技术从单细胞水平分析正常人红细胞和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和形变能力,实现对不同物种血红细胞和血小板鉴定;拉曼光谱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癌细胞组织结构与正常细胞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为癌症诊断和机理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DNA分子的扭转和打结,并实现了对人类染色体操控和鉴别.结论:拉曼光镊技术是实时研究细胞生理、生化变化的快捷而有效的工具,有望成为在分子水平上对各种活细胞的检测、诊断的先进工具,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神经植入猴失神经手指后触觉小体溃变与再生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猴自体神经植入后,皮肤触觉小体的变化。方法手术解剖出猴手指的两条指神经,切断制作猴手指失神经模型,其中切除一条指神经,另一条指神经重新植入失神经手指。分别在术后1、3、5、8及12个月切除指腹的皮肤在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失神经1个月时触觉小体内的神经末梢已有溃变,触觉小体的基本结构无明显改变;3个月时轴突消失,触觉小体的体积开始萎缩;5个月时神经结构消失,膜细胞及其膜板亦开始改变;8个月时触觉小体内胶原纤维含量逐渐增多;12个月时触觉小体内膜结构与膜间基质完全消失,被胶原纤维代替。神经植入术后3个月时触觉小体周围开始有无髓神经纤维出现,并向触觉小体内部生长;5个月时已有部分触觉小体获得神经支配;8个月时大部分触觉小体获得神经支配,且触觉小体尾端开始有幼稚有髓神经纤维出现;12个月时未发现失神经支配的触觉小体。结论植入的感觉神经可通过再支配原有的溃变触觉小体和再生出结构简单的触觉小体。  相似文献   
104.
发育期小鼠肾小体细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敏  王旭  席焕久 《解剖学报》2006,37(2):211-214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肾小体的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Ⅰ和Ⅱ期肾小体内几乎所有细胞PCNA呈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Ⅴ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少见.TUNEL阳性细胞多出现在出生前,主要在Ⅲ、Ⅳ期肾小体表达.电镜观察:早期肾小体所有细胞核分裂象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象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象,Ⅴ期细胞核分裂象少见.电镜下所见的细胞凋亡多在Ⅲ、Ⅳ期肾小体,其中以内皮细胞、肾小囊壁层细胞凋亡居多.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行为在小鼠肾小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协同参与了调控肾小体正常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体发育中体积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连续切片技术,光镜观察并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肾小体的体积进行测量,定量研究肾小体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胚龄16 d 时逗号小体及 S 小体出现,胚龄18 d,出现了Ⅲ期和Ⅳ期肾小体,生后7 d,逗号小体及 S 小体消失,肾小体的体积从胚龄18 d 到生后40 d 大约增大86倍。结论:大鼠肾小体于胚龄16 d 发生,生后40 d 达到成年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猴指、趾腹内触觉小体的特征,为足趾作为供区修复临床指尖缺损提供理论根据。方法切取猴指和趾腹部的全层皮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100蛋白染色,光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检测触觉小体的形态和数量。临床对急诊手外伤指腹缺损的患者,选取其脚趾腹侧全厚皮,植于创面,半年后复诊。结果猴指、趾腹内真皮乳头含有大量的触觉小体,其数量分别是(0.93±0.4)/mm和(0.92±0.4)/mm,小体的大小分别是(20~136±2)μm和(18~141±2)μm。在形态、数目和大小上,两种皮肤类型中的触觉小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上植于手指尖腹部的来自自体趾腹的全厚皮成活良好。数月后复诊,感觉功能恢复较佳。结论指尖的皮肤与脚趾主要的感觉小体结构十分近似,足趾可作为指尖皮肤缺损修复时一个理想的皮肤供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细胞增殖的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方法选择不同胚龄和生后日龄小鼠肾脏做常规光、电镜标本,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Ⅰ和Ⅱ期肾小体内几乎所有细胞呈PCNA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在Ⅴ期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少见。电镜观察所见:早期肾小体(Ⅰ、Ⅱ)所有细胞核分裂相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相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相。结论研究结果说明细胞增殖在小鼠肾小体发育、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不同胚龄的大鼠后肾植入同种异体远交系成年宿主体内后的生长变化,探讨大鼠胚胎后肾移植的胚龄选择及血管起源。方法采用光、电镜技术观察胚龄16、20天的大鼠后肾植入同种异体远交系成年宿主体内后肾脏各部的发育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胚龄20天大鼠后肾内CD31 细胞的分布。结果离体后肾移植后可以生长和分化,产生成熟的肾小体;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强弱与胚龄有关;胚龄20天大鼠后肾内CD31 细胞分布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及部分皮质中的间质细胞。结论供体后肾肾小体出现之前是移植的最佳时间;后肾移植物内的毛细血管袢是由其自身的间质细胞分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9.
肝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刺激引起的进行性组织修复过程,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肝病的病理基础。炎症贯穿肝纤维化的始终,以NLRP3炎性小体为中心的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活化的NLRP3炎性小体可刺激大量致炎因子生成与释放,诱导细胞焦亡,从而加速纤维化的发展。就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0.
Meissner's corpuscles (MCs) are cutaneous mechanoreceptors found in glabrous skin and are exquisitely sensitive to light touch. Along with other receptors, they provide continuous sensory feedback that informs the execution of fine manual behaviors. Following cervical spinal deafferentation injuries, hand use can be initially severely impaired, but substantial recovery occurs over many weeks, even when ~95% of the original input is permanently lost. While most SCI research focuses on central neural pathway response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peripheral receptors in facilitating recovery. We begin to address this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1) What is the normal pattern of MCs in the distal pads of all five digits in the macaque monkey (with hands similar to humans)? (2) What happens to these receptors 4–5 months following either a dorsal column lesion (DCL) or a combined dorsal root/dorsal column lesion (DRL/DCL), when functional recovery is largely complete? (3) What happens chronically, 12–14 months later? Our findings show that in normal monkeys, MCs are densest in the distal pads of the opposing thumb and index finger, with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 on the thumb. This reflects a clos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density and precision grip. At 4–5 months post-injury, there was a (~30%) loss of MCs on the deafferented digits of the injured h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lateral side. However, 12–14 months after a DRL/DCL, receptor densities had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s. Our findings indicate a complex peripheral response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riphery in shaping central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