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49篇
预防医学   334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23篇
  7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8年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老年癫痫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拉莫三嗪使用剂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拉莫三嗪片治疗,拉莫三嗪起始剂量25 mg/d,2周后为50 mg/d,第5周以后为目标剂量100 mg/d,维持100 mg/d治疗观察至第8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拉莫三嗪片治疗,起始剂量25 mg/d,2周后为50 mg/d,第5周以后为目标剂量50 mg/d,维持50 mg/d治疗观察至第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7.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及波幅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功能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二硫化碳(CS2)所致作业工人周围神经病变不同时期的神经传导.方法:将接触CS2 5~13年并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的116例作业工人分为①以后脱离CS2作业环境5年的58例为观察组;②继续接触CS2环境5年的58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自身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指标.结果:①观察组NCV、远端波幅值高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缩短,两组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自身的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2作业工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周围神经电生理有不同的表现,CS2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且对周围神经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DRS-Ⅲ评分、用药调查表、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别对25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和20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对照组进行血浆orexin A浓度测定;分析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与其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剂量间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中25例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7.72±3.44) pg/ml]和20例对照组的血浆orexin A浓度[(6.04±3.22)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PD伴眼快动睡眠期精神行为障碍(RBD)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6.93±2.67)pg/ml]和PD不伴RBD组的13例血浆orexin A浓度[(8.45±3.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PD伴SAHS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7.40±3.56)pg/ml]和PD不伴SAHS组13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8.01±3.4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与平均睡眠潜伏期(β=-0.382,95% CI:-0.708~-0.056)、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β=-0.011,95% CI:-0.018~-0.004)呈负相关(t=-2.433、-3.132,P<0.05).结论: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受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日间平均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麒麟丸联合舍曲林治疗继发性肾气不固型早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麒麟丸联合舍曲林治疗继发性肾气不固型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男科门诊120例继发性肾气不固型早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年龄分别为(35.5±5.4)岁、(36.2±5.7)岁和(35.2±5.3)岁(P0.05)。A组给予麒麟丸每次6 g,每天分早晚两次口服;B组给予舍曲林每次50 mg,1次/d口服;C组给予麒麟丸每次6 g,每天分早晚两次口服,联合舍曲林每次50 mg,1次/d口服。3组均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停药1个月观察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诊断标准评分(PEDT)变化。结果:3组患者IELF治疗前分别为(0.88±0.45)、(0.84±0.47)、(0.85±0.50)min,治疗后分别为(3.23±1.84)、(3.87±2.43)、(5.92±3.11)min,停药1个月后分别为(1.85±1.27)、(1.52±1.06)、(4.26±1.88)min。治疗后IEL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3组间比较,C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PEDT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3.2±3.2)、(12.8±3.1)、(13.1±3.4)分,治疗后分别为(5.1±1.8)、(4.9±1.7)、(3.8±1.2)分,停药1个月后分别为(8.2±2.4)、(8.1±2.4)、(6.5±2.1)分。治疗后PED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3组间比较C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麒麟丸联合舍曲林治疗继发性肾气不固型早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92-2293
157例原发性早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加布比卡因真空负压水动按摩治疗,3d/次,40min/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71例采用传统方法小剂量伐地那非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进行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勃起功能情况变化。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IELT分别为(1.65±0.73)min,(1.83±0.86)min,治疗后分别为(5.74±3.51)min、(5.12±3.27)mi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IEL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未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照组治疗后出现轻度勃起功能障碍6例,停用舍曲林后好转。加布比卡因真空负压水动按摩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早泄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6.
高妍  崔芳  鲍海萍  林永忠 《武警医学》2019,30(6):493-495
 目的 探讨F波各参数中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敏感指标。方法 随机选取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F波。根据NCV结果分为NCV正常组和NCV异常组,比较两组同名神经各参数指标,比较NCV异常组各神经的F波与MCV异常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各神经F波最长潜伏期总异常率高于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F波出现率、F波最大传导速度的总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V正常组比较,NCV异常组正中神经F波的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最大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同名神经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NCV异常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异常率明显高于同一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波最长潜伏期对DPN的诊断较敏感,NCV联合F波可以提高DP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等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9例正常健康者及29例SCI患者的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CD进行检测,采用Ashworth量表对SCI患者下肢痉挛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F波各参数在SCI患者及正常人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SCI患者痉挛与F-CD、F波出现率以及Flat-min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波出现率在S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CD与痉挛Ashworth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SCI患者F波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而Flat-min在健康者与SCI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lat-min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和F波出现率可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中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还可用于SCI患者痉挛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他达那非对感音神经性聋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他达那非组和盐酸氟桂利嗪组(阳性对照组),各20只。阴性对照组、他达那非组、盐酸氟桂利嗪组豚鼠在白噪声暴露1周后分别腹腔注射0.9%Na Cl注射液4 m L/(kg·d)、他达那非2 mg/(kg·d)、盐酸氟桂利嗪0.5 mg/(kg·d),连续给药4周。分别测试噪声暴露前1 d、噪声暴露后1、2、4周Ⅰ波潜伏期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噪声暴露后4周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豚鼠在噪声暴露后、给药1周后、给药2周后、给药4周后其Ⅰ波潜伏期较噪声暴露前基本无明显改变,阴性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后、给药1周后、给药2周后、给药4周后后较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ABRⅠ波潜伏期呈延长趋势,他达那非组和盐酸氟桂利嗪组豚鼠在给药1周后、给药2周后、给药4周后较噪声暴露后ABRⅠ波潜伏期均呈下降趋势[(1.289±0.014)、(1.747±0.020)、(1.698±0.018)、(1.628±0.018)、(1.533±0.021)ms,(1.299±0.011)、(1.760±0.016)、(1.711±0.014)、(1.640±0.015)、(1.545±0.018)ms]。正常对照组豚鼠在噪声暴露后、给药1周后、给药2周后、给药4周后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基本无明显改变,阴性对照组豚鼠噪声暴露后给药1周后ABR阈值呈延长趋势,他达那非组和盐酸氟桂利嗪组噪声暴露后给药1周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呈延长趋势,给药2周后其ABR阈值均呈不同程度下降[(23.9±0.8)、(41.1±9.9)、(43.2±1.7)、(38.8±1.8)、(29.8±2.8)d B,(24.0±0.9)、(41.1±9.9)、(41.5±10.0)、(39.2±1.7)、(30.1±2.9)d B]。扫描电镜显示,阴性对照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出现听毛紊乱、融合及缺失;而他达那非组及氟桂利嗪组耳蜗病变均较轻,听毛仅有不同程度的轻微倒伏、融合现象。结论他达那非能够减轻感音神经性聋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缩短其引起的Ⅰ波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1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孕妇在分娩活跃期时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孕妇在分娩潜伏期时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期麻醉分娩镇痛后分娩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为512.3±78.4min,疼痛评分为3.2±0.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73名,所占比例为97.33%,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0.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崔莉  温馨  王登茂  苏金柱 《河北医药》2006,28(5):422-422
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合并有听力、视力、智力等方面的障碍.以往报道大多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耳声发射进行检测判定听力损失,异常者30%~79%不等[1,2].主要表现为波形消失或各波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