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801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科学   877篇
综合类   2736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420篇
  13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院外科于1982年以来对外伤急诊患者5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实施手术,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1 对象与方法:①对象:本组50例患者男47例,女3例。男患者中20例为犯人。外伤患者失血较多,多数伴有失血性休克。头颈部伤10例,胸部伤20例,腹部伤16例,下肢伤4例,手术最长时间5h,最短50分钟。②方法:手术前3—5分钟肌注鲁米那100mg,阿托品0.5mg。  相似文献   
62.
丙泊酚、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烧伤病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微量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烧伤患者切痂植皮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和咪达唑仑、氯胺酮组(M·K组)。P·K组术前10min首次静注丙泊酚2mg·kg和氯胺酮2mg·kg。M·K组术前10min首次静注咪达唑仑0 2mg·kg、氯胺酮2mg·kg ,随后两组以微量注射泵输注控制在P·K组丙泊酚6 6 . 6 6 μg·kg-1·min-1和氯胺酮4 1 .6 6 μg·Kg-1·min-1。记录注药后5、10min、切痂、取皮、植皮及停药后5、10min各时段无创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 )及两组氯胺酮用药量变化。结果:P·K组氯胺酮用药量比M·K组少,P·K组MAP和HR无明显变化(P >0 . 0 5 ) ,M·K组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P <0 . 0 1) ,两组SpO2 于诱导注药后均有一过性下降,数分钟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 0 5 )。结论:微量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安全可行,副作用小,可控性强,适用于烧伤患者切痂植皮手术。  相似文献   
63.
施勤  安舟引  王维思 《海南医学》2003,14(11):56-57
目的 探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的麻醉方法(以下简称“复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镇痛、肌松、镇静、记忆缺失)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复合麻醉。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分别观察二组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醉效果确切,达到满意的镇痛、肌松、镇静和记忆缺失作用。而对照组镇痛、肌松效果可。但镇静、记忆缺失作用差。而二组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合麻醉是一种很好的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患儿男 ,8个月 ,8kg ,门诊以左斜疝嵌顿入院 ,拟氯胺酮麻醉下行手术。术前常规剂量 ,阿托品 0 2mg、苯巴比妥钠2 0mg ,入室前肌注 5 0mg氯胺酮 ,术中每当患儿肢体微动时 ,静注氯胺酮 1~ 2mg/kg。手术历时 90min ,氯胺酮总量14 0mg。术毕安返病房 ,垫肩吸氧 ,监测、HR、SpO2 。患儿 1h后苏醒 ,12h后患儿体温 37 5℃ ,突发全身抽搐 ,口唇发绀 ,眼球向左上方斜视。立即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 ,静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10 %的葡萄酸钙 10ml等解痉处理。同时物理降温及 2 0 %的甘露醇脱水处理保护脑组织 ,抽搐持续35m…  相似文献   
65.
小儿静脉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丙泊酚是一种新的快效、短效的静脉全麻药。笔者采用丙泊酚 氯胺酮静脉微泵复合麻醉与传统的地西泮 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进行比较 ,以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疝囊结扎修补、尿道下裂成形、隐睾还纳、骨折切开复位术ASAⅠ~Ⅱ级的患儿 4 8例 ,年龄 3~ 11岁 ,体重 12 6~ 36kg ,男 35例 ,女 13例 ,随机分为丙泊酚 氯胺酮组 (PK组 )和地西泮 氯胺酮组 (VK组 ) ,每组 2 4例 ,组间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手术时间 (5 4 4±17 2 )min。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2mg/kg、阿托品0 0 1~ 0 …  相似文献   
66.
剖腹产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 ,但为了加快麻醉速度 ,我们于硬外腔试验量注射 5 min后 ,静注氯胺酮 30~ 4 0 m g,1~ 2 m in即可开始手术 ,缩短了手术等待的时间 ,在急诊剖腹产中增加了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67.
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胺酮具有麻醉、镇痛、遗忘、抗惊厥、神经保护以及诱发精神异常等多项药理作用,关于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已有多年的研究,但很多假说尚未得到证实.本文综述了氯胺酮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8.
异丙酚及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复合不同镇痛剂量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 80例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16)及复合氯胺酮血药浓度 0 2 0mg/L(PK1组 ,n =16) ,0 40mg/L(PK2 组 ,n =16) ,0 60mg/L(PK3 组 ,n =16)和 0 80mg/L(PK4组 ,n =16)全静脉麻醉 ,采用微机控制Graseby 3 5 0 0输液泵靶控输注异丙酚或氯胺酮 ,连接Aspect-A10 0 0型脑电监护仪监测脑电变化 ,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单用异丙酚患者随着异丙酚血药浓度升高脑电双频指数 (BIS)值降低 ,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氯胺酮血药浓度从 0 2 0mg/L增至 0 80mg/L ,BIS值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与P组相比 ,PK1,PK2 ,PK3 ,PK4组异丙酚用量减少约 15 %~ 40 % ,PK4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 ,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术中P ,PK1组收缩压、舒张压升高 ,PK2 ,PK3 ,PK4组无明显改变。术后无躁动、不良回忆等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复合镇痛剂量的氯胺酮 (0 40~ 0 60mg/L)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异丙酚用量、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非竞争性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药,通过结合受体的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位点而起作用;同时氯胺酮有部分κ阿片受体激动作用,也有可能一部分是由阿片μ受体介导的强镇痛效应。现在氯胺酮已成功地应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氯胺酮是所有静脉麻醉药中镇痛作用最强的。有资料表明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即有较强的镇痛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idocaine combined ketamine to the cells necrosis and apoptosis in the CA1 region of rat hippoeampus following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ethods Sixty adult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control group(Ⅰ, n=4),sham operation group (Ⅱ, n=4), model group (Ⅲ, n =4), lidoeaine group (Ⅳ, n =16), ke-tamine group(Ⅴ, n=16), lidocaine and ketamine group (Ⅵ, n=16). The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10 min) was induced by the use of the four-vessel occlusion method. Group Ⅳ,Ⅴ,Ⅵ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the lidocaine 10mg/kg, ketamine 10 mg/kg or lidocaine combined ketamine 10 mg/kg. The effect of cells necrosis and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using HE staining and TUNEL methods.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Ⅱ the numbers of ischemia neuron of group Ⅳ, Ⅴ, Ⅵ had significant deviation (P<0.05) in 24 h, and group Wl had significant decreased than group Ⅳ, Ⅴ(P<0.05). The isehemia neurons peak presented in 24 h. Compared with group Ⅱ the numbers of apoptosis of group Ⅳ,Ⅴ,Ⅵ had significantly deviation (P<0.05)in 24 h, and group Ⅵ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group Ⅳ,Ⅴ (P<0.05). The apoptosis peak presented in 24 h and 48 h, and decreased during reperfusion time. Conclusion Li-doeaine combined ketamine can reduce the cell necrosis and apoptosis after global erebral ise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hippocamp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