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178篇 |
免费 | 7146篇 |
国内免费 | 34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58篇 |
儿科学 | 1043篇 |
妇产科学 | 2131篇 |
基础医学 | 5517篇 |
口腔科学 | 1696篇 |
临床医学 | 19436篇 |
内科学 | 6877篇 |
皮肤病学 | 2676篇 |
神经病学 | 3200篇 |
特种医学 | 68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2篇 |
外科学 | 14988篇 |
综合类 | 41141篇 |
预防医学 | 8852篇 |
眼科学 | 2498篇 |
药学 | 14714篇 |
305篇 | |
中国医学 | 12087篇 |
肿瘤学 | 86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708篇 |
2023年 | 3438篇 |
2022年 | 3860篇 |
2021年 | 5161篇 |
2020年 | 4383篇 |
2019年 | 3256篇 |
2018年 | 1690篇 |
2017年 | 2815篇 |
2016年 | 3265篇 |
2015年 | 3878篇 |
2014年 | 6479篇 |
2013年 | 6478篇 |
2012年 | 8378篇 |
2011年 | 9029篇 |
2010年 | 8513篇 |
2009年 | 8004篇 |
2008年 | 8814篇 |
2007年 | 8000篇 |
2006年 | 7433篇 |
2005年 | 7675篇 |
2004年 | 6411篇 |
2003年 | 5902篇 |
2002年 | 5138篇 |
2001年 | 4679篇 |
2000年 | 3544篇 |
1999年 | 2926篇 |
1998年 | 2506篇 |
1997年 | 2255篇 |
1996年 | 2151篇 |
1995年 | 1764篇 |
1994年 | 1358篇 |
1993年 | 893篇 |
1992年 | 737篇 |
1991年 | 678篇 |
1990年 | 507篇 |
1989年 | 562篇 |
1988年 | 162篇 |
1987年 | 126篇 |
1986年 | 91篇 |
1985年 | 70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目的 采用高渗盐一胰蛋白酶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微生物学检测,探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 SD大鼠4只,分别麻醉后以8%硫化钠溶液脱去躯干部皮毛,常规消毒铺巾,切取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制成厚约0.4mm的中厚皮,1mol/LNaCl溶液37℃浸泡48h分离表真皮,以0.25%胰蛋白酶 0.1%乙二酸二乙胺(EDTA)溶液37℃分别热消化60、70、80、90min脱去细胞成分,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ADM作光镜、电镜观察和微生物学检测并比较分析每只大鼠不同时间消化处理的ADM的差别和不同大鼠经相同处理得到的ADM的差别。结果消化时间不同的ADM均具有柔软、一定的柔韧性和伸展性、弹性好、弯曲不断裂的特点,组织学观察见表皮细胞均完全去除,但是消化90min,ADM的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 complex,BMC)和胶原纤维的结构与排列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消化60、70min的ADM虽然基底膜和胶原纤维的结构与排列正常存在,但脱细胞不完全;消化80min制备的ADM组织学检查基底膜完整连续.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结构及排列完整规则,没有细胞成分存在。不同SD大鼠经同样的处理所得的ADM一般形状和组织学没有明显差别。微生物学检测没有细菌生长。结论采用高渗盐一胰蛋白酶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方法能达到既完全脱去细胞成分又使基底膜完整连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结构及排列正常的双重目标,ADM柔韧性好、不断裂,无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24.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disease,IgG4- RD)是一组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病理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多灶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疾病[1]。作为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眼眶时,称为IgG4相关性眼眶病(IgG4- ROD),与非特异性眼眶炎症(俗称炎性假瘤ROD)不易鉴别[2],给临床诊断带来困惑和误诊。现报告一例以眼眶假瘤为首发症状被临床误诊为炎性假瘤的IgG4- ROD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IgG4- ROD的认识和确诊,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同时也提高了检验科在临床诊疗中的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25.
26.
青春期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和医疗工作者,现选择在本院就诊的青春期痤疮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内服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对痤疮的皮疹表现进行疗效标准对比,通过本实验的疗效观察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7.
口腔颌面部肿瘤伴发纵隔的巨大肿瘤很少见 ,而口腔颌面外科与胸外科联合 ,同台对病人进行此类大型手术在国内开展得更少 ,联合胸外科同期切除了病人的两处肿瘤 ,取得成功 ,报导如下。患者 ,男性 ,33岁 ,因口底无痛性肿物数年伴舌、咽部出血数月入院。患者八年前因舌根部血管瘤曾行手术治疗 ,术后口底出现无痛性肿 ,逐渐增大 ,未作特殊治疗 ,近几个月舌、咽部常有活动性出血 ,进食有异物感 ,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来我科就诊 ,门诊以“口底舌咽旁血管瘤”收住入院 ,拟行手术治疗。查体 :一般情况好 ,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颌面部外形正常 ,… 相似文献
2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6岁,汉族。因"外伤致张闭口不能9 d"就诊。9 d前患者被石板砸倒后下颌着地致伤,伤后下颌不能活动,无法张闭口,影响进食。检查:左侧下颌面部皮肤可见一长约1 cm的 相似文献
29.
恶性神经鞘膜瘤(Mat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tumor.MPNST)来源于外周神经。神经鞘膜瘤或神经纤维瘤多发于四肢和躯干,头颈部较少见,颌骨内尤为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下颌骨恶性神经鞘膜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患者 ,女 ,35岁 ,以颏下区成簇壮小肿物 3年就诊。临床检查右颏下区稍隆起 ,皮下可触及成团块状 ,质硬 ,边界清楚小肿物与皮肤有粘连 ,无自觉症状 ,门诊以颏下区肿物行手术切除 ,术中见 9个直径约 3mm左右的小肿物。病理检查 :团块状标本呈淡黄色 ,界限清楚 ,包膜完整。镜下 :为单形性腺瘤结构 ,瘤细胞排列成实体片团状或平行的小梁状 ,基底侧细胞排列珊状 ,实体内可见管状或泡状结构 ,即由立方形细胞组成分支状小梁或小管或腺泡状结构。瘤细胞为同一立方形细胞 ,核大小一致 ,圆或卵圆形 ,基底细胞作珊状排列 ,瘤实质和水肿间质界限分明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