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5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56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265篇 |
内科学 | 190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36篇 |
外科学 | 82篇 |
综合类 | 258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243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86篇 |
45篇 | |
中国医学 | 88篇 |
肿瘤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Endogenous circadian rhythms prepare the cardiovascular (CV) system for optimal function to match the daily anticipated 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cycles, including variable activities when awake during the day and recuperation when sleeping at night. The overall day-night patterns in most CV variables result from the summation of predictable circadian effects with variable 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the CV system. The circadian system has also been implicated in the morning peak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V events, includ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We discuss the resting and stress-reactive circadian control of CV physiology in humans and suggest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improving CV therapy by optimally timing therapy relative to a person’s internal body clock time. 相似文献
82.
目的荟萃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NS)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血清presepsin检测对NS诊断价值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90年1月至2020年9月。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提取,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采用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SROC曲线分布特征及其敏感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阈值效应;采用Cochrane-Q检验分析纳入研究文献的异质性,并采用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该异质性来源。绘制Deek′s漏斗图,分析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对最终纳入的15篇文献中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价值研究结果如下。①共计纳入6个国家的1 394例新生儿,研究组为NS患儿(n=812),对照组为非NS患儿(n=582)。②本研究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NS诊断标准适用性高,符合QUADAS-2质量评价标准。③绘制纳入15篇文献中,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SROC曲线未呈典型"肩臂状"分布,诊断NS敏感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20(P=0.945),表明研究间不存在阈值效应。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敏感度、特异度、PLR、NLR、DOR,均存在高度异质性(I2=81.0%、75.8%、67.2%、76.3%、68.7%,P均<0.001),提示纳入研究文献间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合并敏感度为89%(95%CI:87%~91%,P<0.001),合并特异度为90%(95%CI:88%~93%,P<0.001),合并PLR为8.39(95%CI:5.18~13.60,P<0.001),合并NLR为0.13(95%CI:0.09~0.21,P<0.001),合并DOR为98.83(95%CI:43.21~226.07,P<0.001),SROC-AUC为0.96(95%CI:0.95~0.9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文献异质性来源,可能为血清presepsin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PLR为12.10(6.31~23.17),I2=42.9%、P=0.105,DOR为270.76(84.62~866.32),I2=40.5%、P=0.121;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CLEIA):血清presepsin检测诊断NS的PLR为5.80(3.27~10.28),I2=65.9%、P=0.005,DOR为45.47(17.5~118.15),I2=69.0%、P=0.002]。④Deek′s漏斗图显示,纳入15篇文献基本对称分布于回归线2侧,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 结论本研究纳入15篇文献的血清presepsin检测对NS患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presepsin诊断NS的结果更为准确、可信。受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3.
Anselme Millogo Ahmed Loukil Coralie LOllivier Diakourga Arthur Djibougou Sylvain Godreuil Michel Drancourt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1,27(6):1758
Mycobacterium leprae was detec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in feces collected for the diagnosis of Entamoeba coli enteritis in a leprosy patient in Burkina Faso. This observation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fecal excretion of M. leprae in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diagnosis of leprosy.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儿科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6个月~1岁,1次/d,3 g/次;1~2岁,2次/d,3 g/次;2岁以上,3次/d,3 g/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小儿肠胃康颗粒,3次/d,5 g/次。两组患儿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大便频次、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77.78%)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大便频次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大便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CRP、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可提高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减轻主要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血细胞分析模块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该模块在室内环境与模拟野战环境下进行精密度评价,并对两种环境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该模块和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200例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其可比性。结果:该模块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的变异系数(CV)值在室内环境中分别为0.24%、0.23%、1.40%、2.94%,在模拟野战环境下分别为1.29%、1.53%、2.25%、1.95%;两种环境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t=0.206,t=1.935,t=1.329;P>0.05)。两台仪器HCT,Hb,WBC,PLT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1、0.986、0.962、0.977。结论:在室内和模拟野战环境下,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血细胞分析模块精密度良好,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该模块与常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方法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方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门诊、住院各2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治疗、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全身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Wagner分级、生活质量、溃疡面积、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症状减轻、溃疡面积缩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理功能、心理维度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率,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平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组给予平针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现有疼痛强度(PP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I、PPI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针法治疗神经型根颈病椎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8.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疗程4周。检测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HIF⁃1α、DAO、D⁃LA)、血清促炎因子(IL⁃2、IL⁃6、TNF⁃α、IFN⁃γ、CRP)、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IL⁃13)、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LT)、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促炎因子、CD8+、FIB、PL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抗炎因子、CD3+、CD4+、CD4+/CD8+、NK细胞、APTT升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抗炎因子分泌、激活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9.
Incontinenceofurineandstoolisadiseasethatpatientcannotcontrolurinationanddefeca-tionatastateofclearconsciousness.Alotoffactorsofsocialpsychologymaybringaboutthisdisease.51casesofthediseasecausedbyexcessivesorrowandfrightwerestudiedandtreatedwithacupunctur…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在不同孕期下血常规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0例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从妊娠12周起每隔4周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淋巴细胞比例(L)在不同孕周间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孕周下两组WBC、N、L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细胞比容(HCT)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观察组RBC、Hb和HCT在不同孕周下没有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RBC和Hb水平在孕16~35周高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HCT水平在孕20-31周高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PLT)水平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均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则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观察组PLT在孕32~39周的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MPV在孕28~35周的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参数在不同孕周中的变化可以大致反映孕妇的血容量、血黏度以及凝血状态的变化。有望帮助临床早期筛选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