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5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4篇
  43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常规与肝肾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为临床药师和医师对肺癌患者的指导和管理提供思路。 方法: 通过面对面交流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使用静脉化疗药物进行一线治疗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经济情况、职业、居住区域、伴随的慢性疾病及用药、肿瘤类型及分期、体力状况 (PS) 评分等基本情况,以及是否定期复查、是否规律处理相应异常指标等依从性评价内容,分析影响患者化疗后血常规与肝肾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 结果: 患者年龄、PS评分对患者的复查依从有明显影响 (P<0.05),患者年龄对规范处理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指标的意识有明显影响(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 年龄、PS评分是影响肺癌化疗患者复查依从的独立风险因素,年龄是影响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指标规范处理意识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结论: 药师有必要在患者每一周期入院化疗时均开展药学服务,尤其需强化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PS评分为1的患者以及家属对血常规与肝肾功能规范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组装式粪便收集器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医用排便清肠器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组装式粪便收集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的发生率及相关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便失禁相关总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床位费、换药费、卫生材料费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收集装置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装式粪便收集器可以有效收集粪便和降低ICU大便失禁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且与医用排便清肠器相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3.
为观察人工再造回肠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的影响,将48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采用全结肠切除后回肠末端造J型储粪袋后与直肠吻合治疗,对照组24例不造人工储粪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大便不成形例数、水样便例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果表明,人工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影响很大,可以明显减少长期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The detection of low virus concentrations in biological matrices, especially stool samples, is facing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as far as common diagnostic methods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o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 are considered. Her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immuno real-time PCR (iPCR) is described and its performance in the detection of human adenoviruses (HAdVs) in spiked stools i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ELISA and qPCR assays. For the iPCR, detection of the sandwich formed by the complexation of capture antibody-antigen-detection antibody was performed by qPCR thanks to the substitution of peroxydase by a chimeric DNA. This modification increase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200-fold compared to ELISA. The direct qPCR results revealed that only 0.3–9.5% of the spiked HAdV were detectable, resulting from important losses of DNA occurring at the extraction step. This step was not necessary in the iPCR workflow, avoiding this drawback. The losses of viral particles occurred at the elution step from the stool only.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iPCR was thus better and ranged between 21 and 54%. As a result, iPCR enabled the detection of lower virus concentrations in stool samples compared to those detected by ELISA and qPCR. The iPCR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hyper sensitive ELISA’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AdV infection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fter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等血常规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非DVT组,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19例(23.17%)患者术后出现DVT,设为DVT组;63例(76.83%)患者术后未出现DVT,设为非DVT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为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95%CI为1.411~7.553、 1.450~5.476,P=0.006、 0.003)。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RBC、 NEU的截断值分别为4.05×1012/L、 6.40×109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月做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资料150例,其中50例地中海盆血患者为实验1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实验2组,50例体检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1)实验1组与实验2组贫血患...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血常规室内质控图的方法,提高质控图的质量。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的函数计算功能,在活动单元格中输入各种质控参数及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平均值(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利用制作图表功能,设计制作质控图。结果每天在数据表中输入质控制,结果,计算机自动计算作图。可以对非随机因素引起的失控现象予以纠正。作好的质控图和数据表可以打印保存。结论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室内质控图省时省力、美观准确。  相似文献   
78.
目的考察柴葛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湿热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布洛芬、头孢美唑钠、喜炎平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葛芩连汤,疗程10 d。检测临床疗效、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情况(除X线全胸片消失时间外)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柴葛芩连汤可缓解湿热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9.
张宁  周晓丽  刘帅 《中成药》2020,(2):351-355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疗程4周。检测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HIF⁃1α、DAO、D⁃LA)、血清促炎因子(IL⁃2、IL⁃6、TNF⁃α、IFN⁃γ、CRP)、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IL⁃13)、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LT)、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促炎因子、CD8+、FIB、PL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抗炎因子、CD3+、CD4+、CD4+/CD8+、NK细胞、APTT升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抗炎因子分泌、激活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补肺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逐瘀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活动耐力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证候评分、气道黏液分泌相关指标[咳嗽、咳痰评分及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气道黏液分泌相关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虚兼血瘀证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活动耐力,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