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0篇
  免费   1510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561篇
妇产科学   282篇
基础医学   2124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3896篇
内科学   3273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904篇
特种医学   6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04篇
综合类   431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534篇
眼科学   209篇
药学   2273篇
  31篇
中国医学   737篇
肿瘤学   46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1395篇
  2020年   104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679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354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226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1043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1068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935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911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24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前救治时段,用2∶1乳酸林格氏液和6%的右旋糖酐输注分别将MAP维持在40、50、60、70、80、100mmHg,维持1小时;第2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情况,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MAP恢复至100mmHg,维持2小时;第3时段,观察第1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大鼠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存活情况、血压、液体输注量、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气等。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在第1时段末就有50%的动物死亡,需要的液体输注量大,血液稀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血气指标差;而以<70mmHg(50、60、7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液体输注量小,血液稀释轻,血气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以50、60mmHg血压输注效果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在第三时段末动物死亡率为75%。结论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及活动性出血,止血前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及血液稀释,明显影响休克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有利于动物的后期恢复,输注压力以50、60mmHg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相似文献   
72.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石4185为材料,研究了45 ℃处理0~120 min对小麦未成熟籽粒谷甘胱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超微弱发光,种子萌发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使未成熟籽粒萌发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GST活性明显增加,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处理过程中, CAT活性先减少后增加,热休克对GR活性无明显影响.GST的活性与蛋白质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3.
Summary We report a case of a male patient suffering from a severe hemorrhagic radiation proctitis which gradually ceas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We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chronic radiation injury and the effect of the hyperbaric oxygen. This therapy is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is abnormality.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0表达的影响。方法 :第 2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缺氧 /复氧组 (A/R组 )、缺氧预适应组 (IP组 )和七氟醚预适应组 (S组 ) ,每组均缺氧 2h ,复氧 48h。分别取复氧 0 ,1,12 ,2 4,36和 48h的细胞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 表达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均显著高于A/R组和C组 (P <0 .0 1) ,A/R组的HSP70 表达略高于C组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从 1h开始增加 ,2 4h表达最强 ,与 1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均可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 在延迟相呈高表达 ,提示HSP70 参与了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的延迟保护相。  相似文献   
75.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临床特点.方法对上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少数患者表现不典型或胰腺炎的症状被重型肝炎的严重症状所掩盖,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且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结论只有对相应患者尽早做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并反复复查,才能做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6.
56例重症药疹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48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6例重症药疹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强的松量(1.81±0.98)mg/(kg@d),治愈率为82.7%.致敏药物,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及治愈率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重症药疹致病药物最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其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SARS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4月底收治的102例确诊非典患者中的5例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均为男性,平均49岁,从发病到入院平均7.6d,从住院到确诊平均1.2d;从住院到死亡平均14.4d,从发病到死亡平均为22d。死亡病例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多数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降低(4/5),血红蛋白均呈进行性下降。死亡患者除已见报道的ALT、AST、LDH、CK升高及低钙血症外,GLU均明显高于正常而ALB均明显降低;大多数患者TP、PA等多项生化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而脱氧血红蛋白百分率(HHb)明显上升,同时伴有低磷、低镁血症。结论:SARS死亡病例多项实验室指标均会出现明显异常,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SARS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gr-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Egr-1野生型(WT)和基因封闭型(KO)小鼠复制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取肝组织,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NF-α、IL-6、G-CSF、ICAM-1 mRNA的表达变化.通过检测肝组织中MPO的含量、血清ALT水平和组织学检查,评估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和损伤程度.结果失血性休克2.5 h+复苏4 h后,Egr-1 KO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6、G-CSF、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gr-1WT组;Egr-1 KO组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组织炎性浸润和损伤程度减轻,表现为血清ALT水平低,肝组织中MPO含量低,病理损伤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gr-1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脏炎症反应基因表达的调节,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肝脏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B和Tilec型)的治疗和疗效。方法 比较78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和非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疗效。结果 在38例骨盆骨折患者未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76%,死亡率10.6%,平均ISS评分11.6。而在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40例患者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90%,死亡率为2.5%,平均ISS评分9.87结论 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简单,疗效可靠,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改良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使用YA型电针痉挛治疗仪 ,对 6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两次发作 (试验组 )和单次发作 (对照组 )治疗 ,采用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显效率为 82 3 % ,对照组为 60 0 % ,试验组的疗效显著性地优于对照组 (χ2 =3 94,P <0 0 5 )。HAMD抑郁量表评定 :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均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分均值有显著差异 (t=5 .10 8,P <0 0 1) ;两组 4次发作治疗后总分均值比较试验组显效快于对照组 ;试验组的绝望感、认知障碍、迟滞因子分均值减低比对照组更明显 (P <0 0 1)。结论 改良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疗法见效快、疗效好 ,无明显副作用 ,是治疗重性抑郁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