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757篇 |
免费 | 18553篇 |
国内免费 | 79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25篇 |
儿科学 | 4736篇 |
妇产科学 | 2915篇 |
基础医学 | 38743篇 |
口腔科学 | 3950篇 |
临床医学 | 13208篇 |
内科学 | 34942篇 |
皮肤病学 | 3318篇 |
神经病学 | 16618篇 |
特种医学 | 38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2篇 |
外科学 | 14776篇 |
综合类 | 25659篇 |
现状与发展 | 31篇 |
预防医学 | 9430篇 |
眼科学 | 2472篇 |
药学 | 28823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7531篇 |
肿瘤学 | 219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4篇 |
2023年 | 3265篇 |
2022年 | 6538篇 |
2021年 | 8426篇 |
2020年 | 7237篇 |
2019年 | 8110篇 |
2018年 | 7634篇 |
2017年 | 7660篇 |
2016年 | 7588篇 |
2015年 | 8863篇 |
2014年 | 12760篇 |
2013年 | 14933篇 |
2012年 | 13289篇 |
2011年 | 15421篇 |
2010年 | 13036篇 |
2009年 | 12304篇 |
2008年 | 11560篇 |
2007年 | 10145篇 |
2006年 | 9153篇 |
2005年 | 7796篇 |
2004年 | 6804篇 |
2003年 | 5757篇 |
2002年 | 4446篇 |
2001年 | 3790篇 |
2000年 | 3114篇 |
1999年 | 2824篇 |
1998年 | 2445篇 |
1997年 | 2214篇 |
1996年 | 1910篇 |
1995年 | 1610篇 |
1994年 | 1401篇 |
1993年 | 1180篇 |
1992年 | 985篇 |
1991年 | 881篇 |
1990年 | 728篇 |
1989年 | 619篇 |
1988年 | 527篇 |
1987年 | 429篇 |
1986年 | 432篇 |
1985年 | 872篇 |
1984年 | 938篇 |
1983年 | 653篇 |
1982年 | 743篇 |
1981年 | 559篇 |
1980年 | 480篇 |
1979年 | 408篇 |
1978年 | 306篇 |
1977年 | 251篇 |
1976年 | 232篇 |
1975年 | 16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分化、侵袭和转移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它们在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机制中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相互协同或拮抗,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nm23基因抑制肿瘤转移,而CD44v、S100A4基因和TIAM1基因促进肿瘤的扩散。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Ki-67及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K1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TK1和Ki-67在7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分别为χ2=13.40,χ2=12.02,χ2=5.71,χ2=20.26,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且TK1与Ki-67间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 TK1表达在不同级别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差异,分级高者表达高;TK1同Ki67一样是一个灵敏的反应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1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和CYP17A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以1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并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CYP17A1基因检测.结果 患者就诊时血压高于正常值,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血钾低于正常值.CYP17A1基因检测显示,患者第8外显子9个碱基(TCGACTCTT)缺失,导致第487~489位氨基酸缺失,其母为该部位氨基酸杂合缺失,其父未有异常发现.结论 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如同时存在性发育不良,应考虑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可能,CYP17A1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4.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melatonin is neuroprotectant in ischemia/reperfusion-mediated injury.Although melatonin is known as an effective antioxidant,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cannot be explained merely by antioxidation.This study was devoted to explore other existing mechanisms by investigating whether melatonin protects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ed neurons through elevating autophagy,since autophagy has been frequently sugges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neuron survival.To find it out,an ischemia/...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对a_1-抗胰蛋白酶异质体的检测方法(小扁豆凝集素亲合交叉免疫电泳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流程短、成本低、结果清晰、操作简便、不需预测a_1-抗胰蛋白酶总浓度,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本文用该法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其它器官癌肿、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清中的a_1-抗胰蛋白酶异质体进行分析,发现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_1-抗胰蛋白酶百分比(LCA-R-AAT%)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以LCA-R-AAT(%)>25%为阳性标准,则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6%、86.2%和84.3%,与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可使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100%(P<0.05),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8%和89.9%(P均>0.05),表明LCA-R-AAT(%)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进行降糖及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血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TGF-β1)水平,比较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两药联合治疗对早期DN患者TTGF-β2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选取2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1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TTGF-β1水平。结果: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与治疗前基础值相比,两药均能减少UAER以及血和尿中TTGF-β1(P〈0.05),以联合治疗更为明显。结论: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TGF-β1,血和尿TTGF-β1水平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单纯性热性惊厥(simple febrile convulsion,SFC)患儿不同病程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为SFC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SFC患儿53例,分别于惊厥后24、72 h采取静脉血,另选健康对照组33例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NSE和HIF-1α水平。结果 SFC患儿NSE和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C患儿NSE和HIF-1α在惊厥后72 h水平高于24 h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周血NSE和HIF-1α水平的联合测定可作为SFC患儿脑损伤判断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9.
Anna Suchankova Margarita Stampelou Klontiana Koutsouki Athanasios Pousias Lakshiv Dhingra Kerry Barkan Nicole Pouli Panagiotis Marakos Roxane Tenta Antonios Kolocouris Nikolaos Lougiakis Graham Ladds 《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22,13(6):923
Here we describe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pyrazolo[3,4-d]pyridazines as adenosine receptor (AR) ligand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3-phenyl group, together with a 7-benzylamino and 1-methyl group at the pyrazolopyridazine scaffold, generated the antagonist compound 10b, which displayed 21 nM affinity and a residence time of ∼60 min, for the human A1R, 55 nM affinity and a residence time of ∼73 min, for the human A3R and 1.7 μΜ affinity for the human A2BR while not being toxic. Strikingly, the 2-methyl analog of 10b, 15b, had no significant affinity. Docking calculation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the ligands inside the orthosteric binding area suggested that the 2-methyl group in 15b hinders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with N6.55 which are considered critical for the stabilization inside the orthosteric binding cavity. We, therefore, demonstrate that 10a is a novel scaffol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ffinity AR ligands. From the mutagenesis experiments the biggest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the Y2717.46A mutation which caused an ∼10-fold reduction in the binding affinity of 10b.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CD73在NPM1突变型及野生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其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初治AML患者160例,同期选取本院非AML者的骨髓样本4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健康者、NPM1突变型AML及NPM1野生型AML患者中CD73的表达,分析C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