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36篇
  免费   5180篇
  国内免费   1594篇
耳鼻咽喉   316篇
儿科学   2698篇
妇产科学   878篇
基础医学   4650篇
口腔科学   581篇
临床医学   9976篇
内科学   21460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1086篇
特种医学   13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574篇
综合类   1146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5020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6803篇
  78篇
中国医学   3236篇
肿瘤学   71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1198篇
  2022年   1937篇
  2021年   3612篇
  2020年   3192篇
  2019年   2477篇
  2018年   2387篇
  2017年   2308篇
  2016年   2462篇
  2015年   2486篇
  2014年   4833篇
  2013年   5336篇
  2012年   3933篇
  2011年   4416篇
  2010年   3531篇
  2009年   3477篇
  2008年   3296篇
  2007年   3478篇
  2006年   3263篇
  2005年   3031篇
  2004年   2583篇
  2003年   2437篇
  2002年   1573篇
  2001年   1488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819篇
  1997年   743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619篇
  1994年   593篇
  1993年   468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341篇
  1989年   335篇
  1988年   316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241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10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09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82篇
  1978年   72篇
  1977年   50篇
  1976年   50篇
  197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神经外科病人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析发现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手术时间>2 h、年龄≥60岁是神经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因肝功能衰竭而接受肝移植治疗患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受体41例,分析临床病史、血清病毒学指标、病肝质量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41例中男33例,女8例,中位年龄44.1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亚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功能衰竭1例,其余30例既往均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史,近期病情加重出现肝功能衰竭。以上各类患者手术摘除肝脏的平均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①肝脏呈新鲜大块、亚大块坏死,仅见少量再生肝细胞;②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再生较为明显;③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广泛性大块、亚大块坏死,同时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再生;④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活动性炎症伴明显淤胆,有些假小叶呈现片状坏死或自溶;⑤少见类型肝功能衰竭如急性妊娠脂肪肝和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结论目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均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是肝功能衰竭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需不断积累病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雷公藤多甙下调IL-1β诱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雷公藤提取物(雷公藤多甙)对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调控,以探讨雷公藤在气道重塑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分离新西兰白兔气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随机分5组:正常对照组,IL-1β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IL-1β),IL-1β 雷公藤共处理A、B、C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10μg/ml、20μg/ml的雷公藤溶液预处理半小时后再给予终浓度为10ng/ml的IL-1β),作用24h收集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TGF-β1的表达。结果IL-1β处理组(0.511±0.012)TGF-β1表达较对照组(0.138±0·009)显著增强,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IL-1β 雷公藤共处理A、B、C组(0.353±0.046,0.245±0.034,0.218±0·024)TGF-β1表达较IL-1β处理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在5-20μg/ml浓度范围内,随雷公藤浓度的增加,气道上皮TGF-β1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减少。结论雷公藤多甙抑制由IL-1β诱导的气道上皮TGF-β1的过度表达,从而可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为雷公藤防治哮喘气道重塑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呼吸机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潮气量组、常规潮气量组和大潮气量组,分别在肉眼、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重比值。结果 小潮气量组大鼠肺组织在肉眼、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常规潮气量组在光镜和电镜下可见肺问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大潮气量组肺组织不但在肉眼和光镜下有明显损伤表现,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特殊改变。肺湿/于重比值测定结果显示,大潮气量组和常规潮气量组肺湿/干重比值与对照组和小潮气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小潮气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潮气量通气对正常肺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早期左心衰竭误诊肺部疾患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慢性心衰患者肺部特殊表现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病理生理特点。方法对20例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治疗和转归等综合分析。结果20例中胸闷气短19例,咳嗽15例,咯黄白痰12例,咯血痰1例,大咯血6例,劳力性呼吸困难5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7例。心功能分级Ⅰ-Ⅱ级17(85%)例,Ⅲ级3例(15%)。16例(80%)分别以咯血、肺炎、胸腔积液、肺心病、肺部感染入呼吸科。胸片主要表现为双下肺为重的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部分伴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者14例;肺部阴影者8例,其中疑诊为肺癌者3例。咳嗽咳痰、胸水、肺部阴影及咯血经抗生素或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强心、利尿和/或扩血管治疗后均收到理想效果。结论早期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极不典型,特别是以肺部表现为主时极易误诊为肺部炎症、肿瘤和支气管扩张。当这些患者有心脏病基础时,应首先除外早期心功能不全,以利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早期的患者分为接受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治疗组(治疗组)和拒绝接受无创通气及纤支镜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变化、血气分析变化、首次痰培养阳性率、气管插管率、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 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h PaO2升至(74±11)mm Hg,至24h达(75±10)mm Hg,对照组分别为(49±11)mm Hg、(51±8)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h后呼吸频率为(30±5)次/m in,pH值为7.38±0.10,PaCO2为(46±10)mm Hg,对照组分别为(37±5)次/m in、7.30±0.12、(59±8)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首次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0.0%和33.3%、气管插管率为24%和57.14%、R ICU住院时间为(13±4)d和(16±4)d、病死率为12%和42.86%,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技术是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缓解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COPD稳定期患者(Ⅱ、Ⅲ期)进行肺功能检查、St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以及患者日记,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SGRQ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三个能区分值与总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44和0.970,P<0.01),并且四者与患者症状积分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769、0.773和0.835,P<0.01)。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TLC)占预计值百分比、残气量(RV)占预计值百分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SGRQ各能区分值及总分间具有相关性(P<0.05)。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相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SGRQ评分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结论肺功能检查结果与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相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对COPD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评价具有更高的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血骨碱性磷酸酶、尿锌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北京金城高科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和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尿锌半定量快速检测实验盒”。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就诊的17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和170例对照儿童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检测。结果观察组儿童骨碱性磷酸酶(≥250IU/L)比对照组儿童高出38.0%,尿锌(<20ug/d1)高出47.6%。结论社区门诊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学龄儿童要常规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以便及早防治可能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吸烟、运动、居住情况与呼吸道传染病患病关系,为制定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随机抽取12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5594人,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的入户调查。结果北京市居民吸烟、运动、居住情况与是否患呼吸道疾病在8个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较多、运动较少、居住和工作环境封闭者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对呼吸道疾病的重视程度,使得居民能主动地改善吸烟、运动、居住条件,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γ-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细胞免疫的作用及预防哮喘的可能性。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且选择1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测定血清IgE水平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然后治疗组用γ-干扰素,出院时复查血清IgE、IFN-γ、IL-4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E水平及细胞因子IFN-γ、IL-4、IFN-γ/IL-4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gE、IFN-γ、IL-4均无显著的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尤其是IFN-γ/IL-4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喘息反复发生的例数,治疗组3例,对照组1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gE水平高,机体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低下,故IFN-γ/IL-4失衡。用γ-干扰素治疗能干扰体内病毒的复制,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机体的IFN-γ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恢复IFN-γ/IL-4平衡状态,它对于预防婴幼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