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325篇
  2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栓塞血管数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7-2013年经皮血管内PVA颗粒栓塞治疗3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分析栓塞血管(颌内动脉、面动脉)数目与早期复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Mantel-Haenszel x2检验用于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侧颌内动脉(IMA)栓塞8例,双侧IMA栓塞15例,双侧IMA加单侧面动脉栓塞10例,双侧IMA加双侧面动脉栓塞6例.4例早期(<30 d)复发出血,其中2例为单侧IMA栓塞,2例为双侧IMA栓塞.12例轻微并发症中,3例为双侧IMA栓塞,4例为单侧面动脉联合双侧IMA栓塞,5例为双侧面动脉联合双侧IMA栓塞.1例双侧IMA联合双侧面动脉栓塞出现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唇溃疡.栓塞血管的数量与出血复发率负相关(P<0.05),与轻微并发症正相关(P<0.01).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安全有效.颌内动脉联合面动脉栓塞显著降低早期复发出血,但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皮质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1)造模:大鼠海马区注射红藻氨酸(KA),经过点燃和再次亚惊厥剂量点燃造模,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发放者筛选为造模成功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分组与处理:普通线组(PTX组)与药线组(YX组),先埋一侧穴位,间隔15 d后埋对侧穴位。拉莫三嗪组(LTG组)按照人用拉莫三嗪剂量换算灌胃大鼠,每日2次;空白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给予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均灌胃30 d。(3)采用VEEG-1518K型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分析系统检测脑波基本节律的波幅与频率变化。(4)标本处理与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YX组、LTG 组分别与Model 组、P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X组与L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LTG组和YX组干预后能降低致痫鼠EEG 痫波放电持续时间与发放频率以及海马区和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蛋白 MRP1、P-gp 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YX组与P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埋药线使KA致痫鼠EEG痫波放电持续时间缩短,发放频率减少。(2)KA点燃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大脑海马区存在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较皮质区明显升高。(3)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1例难治性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诊疗体会。方法  以1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相关检验检查以及肾脏病理、SLC12A3基因分析。结果  该患者青年起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心悸、发作性四肢抽搐、乏力,检查提示低钾、低镁、代谢性碱中毒,肾穿病理提示肾小球旁器增生,基因分析提示SLC12A3的复合杂合突变。治疗上予补钾、补镁及保钾,病情可缓解但易反复。结论  本例患者低钾更难纠正,极易复发,临床症状明显,值得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素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收集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RCT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文献(n =920)。激素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1)。各研究文献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存在异质性。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米力农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婴幼儿难治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休克婴幼儿,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1~3 (1.7±0.3)岁,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试验组给予米力农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以及心脏指数变化。结果:米力农联合去甲肾上腺素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单用去甲肾上腺组的有效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血压以及心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率、血压以及心脏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心率、血压以及心脏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单用去甲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力农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能有效提高难治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判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RMPP的63例患儿(RMPP组)以及采用抽签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32例普通MPP患儿(MPP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MPP组患儿平均年龄高于MPP组(P<0.01),热程(16.17±4.60)d长于MPP组的(6.97±1.77)d(P<0.01);RMPP组患儿大叶性肺炎、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胸腔积液、肝脏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MP鄄DNA拷贝数高于MPP组(P<0.01);RMPP组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LDH、IgG、IgA、IgM水平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CRP>40 mg/L及ALT升高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使用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于MPP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个疗程后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MPP组(P均<0.01)。结论:RMPP易发生于大年龄儿童,更易出现大叶性肺部炎症,MP鄄DNA 拷贝数高,热程长,CRP>40 mg/L的比例高,胸腔积液、肝脏受损发生率高,需要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应用CAR-T细胞治疗的27例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2年2月1日。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2(1,56)个月,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为85.2%(23/27),完全缓解率为63.0%(17/27),部分缓解率为22.2%(6/27)。患者3年总存活率为(50.0±10.1)%,无进展存活率为(44.4±9.6)%。CAR-T细胞治疗后获完全缓解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均优于未获完全缓解患者[总存活率分别为(66.9±12.7)%和(20.0±12.6)%,P=0.01;无进展存活率分别为(64.7±11.6)%和(10.0±9.5)%,P<0.01]。CD19单靶点和CD19/CD22双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2.6%(25/27)的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88.9%(24/27)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以及肺部或胃肠道感染等。未观察到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AR-T细胞治疗是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控。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及随访至1年时处于存活状态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