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和评价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No-touc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5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68~76岁,平均70.2岁。5例均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OPCABG)。2例行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3例以左乳内动脉为唯一的供血来源,大隐静脉近端与左乳内动脉端侧吻合。所有患者未在升主动脉上进行任何操作。结果 5例患者共移植血管13支,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无院内死亡。手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No-touch)技术,可使病变冠脉完全再血管化,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是否可作为CABG术后发生心肌梗死的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CABG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15例患者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值、室壁运动情况,术后心肌酶、血流动力学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选CABG术后心电图无异常Q波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以上观察指标的数值中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结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并非围术期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也不能做为术后早期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FloTrac- Vigileo( FV)系统与肺动脉导管(PAC)技术监测心指数(CI)的一致性.方法 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3例,年龄53~75岁,身高150~ 183 cm,体重46~10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于锯胸骨后至搭桥开始前和搭桥完成后至闭合胸骨前,吸入1 MAC七氟醚,其余时间不吸入七氟醚.采用FV系统和PAC技术监测CI.于锯胸骨后未吸入七氟醚时、吸入七氟醚5、15 min时,冠状动脉搭桥完成后未吸入七氟醚时、吸人七氟醚5、15 min时记录两种方法监测的CI数据对,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FV系统和PAC技术测定CI共计258次配对数据,配对数据平均值的均数(2.8±0.6)L·min- ·m-2.配对数据差值的均数(平均偏差)为0.23 L· min-1·m-2,一致性限度(- 0.57,1.02)L·min-1·m-2,百分误差为28.6%,Kappa系数为0.546.结论 FV系统与PAC技术监测CI的一致性尚可,可替代PAC技术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CI的监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老年(70岁及以上)人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老年(7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资料。其中OPCABG组146例,占70.5%;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1例(29.5%)。比较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G组平均搭桥(3.58±1.03)支/人,CCABG组平均搭桥(3.45±1.28)支/人,两组无明显差别。OPCABG组术后早期死亡率显著低于CCABG组(1.4%:8.2%,P〈0.01)。与CCABG组比较,OPCABG组的术后平均气管插管时间、平均ICU停留时间、平均输血量、二次开胸、神经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左旋卡尼汀组,对2组术后主要症状改善等情况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160例患者围手术期全部存活,左旋卡尼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围手术期胸闷、心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25%比8.78%,1.25%比10.13%);术后12、24 h心电图ST段变化及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75%比10.00%,0比8.75%,1.25%比11.25%);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7.66±5.45)%比(45.24±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是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辅助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6.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is still highly preval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artery disease (CAD) is also arising. Consequently the occurrence of coexistent CAD and mitral stenosis (MS) dominantly caused by rheumatic fever is more frequent in these countries. Comorbidities such as pulmonary and renal dysfunction occur frequently in these aging populations. Off-pump surgery is widely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CAD and severe comorbidities due to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Closed mitral commissurotomy (CMC) is a well establish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We report here a case of moderate stenosis combined with seriously diffuse 3-vessel CAD and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an elder male treated with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 plus CMC.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320排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CABG术后患者行320排CT造影检查(CTA)资料,对所有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320排CT扫描结果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综合评价桥血管有无狭窄、闭塞及通畅情况。并与14例同期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3例患者共计桥血管372支,CTA对372支桥血管通畅、病变情况可进行良好评估;14.2%(53/372)的桥血管发生病变,术后1年内动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4.3%、86.3%,随术后时间延长,动脉桥病变率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胸痛组与非胸痛组桥血管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4例患者CAG检查结果对比,320排CTA对桥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00%、100%、92.5%,对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6.5%、92.6%、97.4%。结论:320排CT对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CABG术后随访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外周血中B型钠尿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围手术期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曲美他嗪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103例择期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72 h、7 d时检测外周血BNP和cTnI水平.结果 曲美他嗪组术后24 h、72 h、7dBNP水平[分别为(224.5±12.0)、(331.2±22.6)、(82.4±3.3)n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4.7±11.8)、(383.9±28.3)、(112.4±12.5)ng/L](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24 h、72 h、7 d cTnI水平[分别为(0.21±0.04)、(1.32±0.49)、(0.26±0.04)μ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0±0.13)、(2.35±0.54)、(0.75±0.21)μgL](P<0.05);BNP水平术后24 h即有上升,72 h达峰值,并维持至术后7d.BNP与cTnI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74,P<0.01).结论 通过OPCAB术后外周血BNP和cTnI水平升高可以了解患者心功能状况,曲美他嗪可降低OPCAB患者术后BNP和cTnI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