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三七药材、总皂苷及其制剂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分别对其相似度进行考察,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提供方法。[方法]色谱条件:LunaC18柱(250mm×4.6mm,Ф5μm),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且相似度较好。[结论]此方法能够作为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为全面控制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我院16例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陆妙  黎涛 《中国药房》2007,18(14):1103-1104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检索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16例,女性多于男性,且60a以上患者发生率高(占43·8%);发生不良反应时间≥10d的比例较高(68·8%);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为药物热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应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6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电图、血黏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1%(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各类冠心病疗效确切,并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拓宽血塞通的治疗范围,探索化瘀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机理,通过血塞通对脑出血急性期30例的治疗,并与30例西医内要守治疗作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血塞通组在综合疗效评价、血肿吸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初步认为血塞通应用于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血塞通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hs-CRP、Hcy、NSE水平,以及NHISS评分,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 L加入300 m 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0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理化指标、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SS-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和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比治疗前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PLT)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理化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s和V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TNF-α、IL-6和MDA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cy、TNF-α、IL-6、MDA和SO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脑血流量,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97.
刘立 《当代医学》2014,(17):122-123
目的探讨疏血通在急性脑梗死疾病上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临泉县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400mg血塞通溶解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共14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血通)(6mL疏血通置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共14d)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来评定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为9f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4629,P=0.031)。对照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1=2.334,Pa1=0.023;ta3=4.047,Pa3=0.000);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四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1=4.488,Pa1=0.000;ta2=11524,Pa2=0000;ta3=9855,Pa3=0.000;ta4=32.221,Pa4=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血液流变学四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1=2.191,Pc1=0.032;tc2=9.561,Pc2=0.000;t=5.993,Pc3=0.000;tc4=33.456,Pc4=0.000)。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利尿、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注射用血塞通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15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56例(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例(75.00%)。结论注射用血塞通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9.
张辉芳 《中外医疗》2014,(19):79-80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该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别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4.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最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较单纯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