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对凝血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前高凝状态(PTS)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进行治疗。比较DVT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4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比较麻醉诱导前(Ta)、手术开始后5 min(Tb)、手术开始后30 min(Tc)、术后1 h(Td)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11去氢血栓烷B(DH-TXB2)、凝血酶敏感蛋白(TS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即刻、术后3 d、术后21 d时血清CRP、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vs.40.0%,χ2=10.921,P<0.001)。对照组患者术前4 h PLT水平较入院时降低。术后即刻两组患者CRP、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Tc、Td比较,观察组TXB2、DH-TXB2、TSP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21 d天逐渐降低(P<0.05);治疗前和术后即刻时,两组间CRP、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21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能够通过降低凝血因子TXB2、DH-TXB2、TSP水平,降低术后CRP、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DVT形成。  相似文献   
72.
目的:应用血塞通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3~2013年住院的糖尿病肾病病例共62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清除率(Ccr),肾功能及24h 尿蛋白定量(24-U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Ccr升高,血BUN、24-UP及Scr均降低,但联合用药后差异更为显著。结论血塞通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血塞通疗效更显著,且疗程明显缩短,可以临床普及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73.
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  郭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16-117,124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03~2008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血塞通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塞通注射剂可致免疫、心血管、消化、沁尿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提请临床医护人员积极预防,并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4.
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香  李志强 《中国医药》2010,5(7):617-618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用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均为每日用药1次,共15 d.结果 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比69.6%,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为,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8.0±7.6)分比(19.6±8.1)分,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75.
王卫东  高天  何燕  郭雅静 《中国药房》2010,(36):3390-3392
目的:考察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用开放式方法观察比较其临床不良事件。结果: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不良事件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用药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表现除类型外其安全性无差异,但发热寒战及局部用药反应为说明书中未有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  相似文献   
77.
吴英 《中医临床研究》2012,(24):75+77-75,77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根据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1995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的有关血塞通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对血塞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同时对不同适应症(脑梗死、心绞痛、椎-基底动脉缺血)、不同剂量(100mg~300mg/d、400mg/d、500mg~600mg/d)、不同对照措施(常规治疗、其它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36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塞通注射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1.88,95%CI(1.34,2.65),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脑梗死亚组[OR=1.76,95%CI(1.13,2.72),P<0.05]、心绞痛亚组[OR=2.50,95%CI(1.19,5.25),P<0.05]、500mg~600mg/d亚组[OR=3.44,95%CI(1.52,7.81),P<0.01]、其它药物亚组[OR=1.88,95%CI(1.34,2.65),P<0.01]中,血塞通注射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椎-基底动脉缺血亚组[OR=2.92,95%CI(0.77,11.04),P=0.88]、100mg~300mg/d亚组[OR=3.02,95%CI(0.96,9.52),P=0.06]、400mg/d亚组[OR=1.48,95%CI(0.99,2.22),P=0.06]、常规治疗亚组[OR=1.91,95%CI(0.96,4.23),P=0.11]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的安全性低于对照组,临床应用时需加以关注,但血塞通注射液的安全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79.
血塞通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血塞通泡腾片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乳糖、甜菊素、酒石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6000(PEG6000)等为辅料研制该泡腾片,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该片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崩解时限试验表明该泡腾片在5min内崩解。人参皂苷Rbl在3.4~27.21μg、人参皂苷Rg1在3.65-29.2μg、三七皂苷R1在0.85~6.8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99、0.9998、0.9999。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2%、99.85%、99.63%,RSD分别为1.48%、1.12%、1.51%(n=6)。结论血塞通泡腾片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长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例)患者采用一般综合治疗,包括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疗法。治疗组(n=60例)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每次3粒,2次/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