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21.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治疗的68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血塞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1次/d,每次滴注时间3 h。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溶入生理盐水500 mL持续滴注24 h,连续2 d,此后5 d以1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滴注,2次/d,每次滴注时间3 h,2次间隔8 h。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梗死转化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梗死转化率为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90 d改良Rankin残疾量表(m 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加曲班可有效、安全控制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降低其脑梗死转化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2.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瘀血阻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0.4 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SS-QOL量表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蛋白(S100B)、血红素加氧酶(HO-1)、内皮祖细胞(EPC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但SS-QOL评分则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Hcy、MMP-2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Hcy、MMP-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SDF-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SD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均降低,但HO-1、EPCs较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100B低于对照组,但HO-1、EPC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瘀血阻滞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减轻缺血再灌注伤,有助于促进侧枝循环形成,提高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3.
黄通闹  范兴恳 《新中医》2022,54(2):53-56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血管内皮功能[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T、TXB2、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TXB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  相似文献   
324.
[目的]评价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方法]检索CNKI、Sino Med、Wan Fang、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查找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AMSTAR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分析研究结果的证据级别。[结果]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括7个结局指标。与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相比,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临床总疗效更好,3篇显示在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更有优势,1篇显示能明显降低恶化率与病死率,但证据质量不高。AMSTER量表评价显示方法学质量高(条目报告率80%)的条目有3个:纳入标准、检索资源、纳入研究的科学性;质量中等(50%~80%)的条目有3个: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特征、发表偏倚;其余12个条目质量较差(50%)。其中研究问题、灰色文献与研究文献清单3个条目问题突出。[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改善中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影响证据的强度,需要严格设计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325.
刘溪  张慧  冯思娜  李笑雨 《陕西中医》2020,(12):1691-1694,1734
目的:观察益阴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NOS、SOD、脑匀浆中Na+-K+-ATP酶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塞通阳性对照组及益阴通络胶囊小、中、大剂量组。灌胃给药后,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脑匀浆Na+-K+-ATP酶活性变化,并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益阴通络胶囊大、中剂量组能升高血清NOS、SOD活性以及脑匀浆中Na+-K+-ATP酶活性。益阴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及血塞通阳性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剂量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益阴通络胶囊具有治疗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益阴通络胶囊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清NOS、SOD活性、及脑匀浆Na+-K+-ATP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326.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99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阳性对照组32例、安慰剂组67例。试验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400 mg+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阳性对照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安慰剂组予0.9%NS静脉滴注,1次/d。疗程15 d。结果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4.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试验组数据亦优于两对照组,但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注射用血塞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7.
目的 建立过敏和类过敏叠加的RBL-2H3细胞和ICR小鼠动物模型,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XST)的过敏与类过敏反应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体外以RBL-2H3细胞的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和组胺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抗二硝基苯单克隆抗体(DNP-IgE)、DNP-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剂量及与C48/80(30 μg·mL-1)作用的最佳时间,筛选过敏和类过敏叠加模型的阳性条件,随后考察XST (4、8、16 mg·mL-1)对细胞活力及与DNP-IgE/BSA叠加后对细胞脱颗粒的影响。体内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以(类)过敏反应症状分值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E (IgE)、组胺、5-羟色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卵蛋白(OVA,2.5、5.0、10.0 mg·kg-1)、C48/80(1、2、4 mg·kg-1)过敏-类过敏模型阳性条件,最后对XST (60、120、240 mg·kg-1)的致敏性及是否会产生过敏、类过敏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最终确定400 ng·mL-1的DNP-IgE致敏后用50 ng·mL-1的DNP-BSA激发的同时与C48/80共同作用30 min作为过敏与类过敏叠加阳性组;16 mg·mL-1的XST与DNP-IgE/BSA联合叠加时,与单给DNP-IgE/BSA或XST组比较均促进组胺和β-Hex的释放(P<0.01)。体内小鼠实验中5、10 mg·kg-1的OVA均会使小鼠体内IgE显著升高,依据过敏样反应分值和小鼠血浆内组胺、VEGF-A和SC5b-9含量最终确定5 mg·kg-1 OVA与1 mg·kg-1 C48/80建立叠加模型,耳、肺及支气管组织中可见明显的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单纯的XST不会对小鼠致敏,但是与OVA介导的过敏反应叠加后,与单给DNP-IgE/BSA或XST组比较,会显著提高血浆中内组胺、VEGF-A和SC5b-9水平(P<0.05、0.01),与建立的过敏-类过敏叠加模型表现出较好地一致性。结论 体外体内实验均表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C48/80引起的类过敏反应会产生叠加作用,加剧过敏介质的释放和免疫反应程度。同时此模型的建立也验证了XST存在过敏与类过敏叠加现象,该模型可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8.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2h内的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400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血塞通注射液。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1)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凝血功能、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在治疗后1周、2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1分值在治疗后1周、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时差异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29.
[目的] 系统评价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1年8月。检索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血塞通软胶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得到683条文献题录,最终纳入16篇RCT,共1 973例患者。16项研究病例数据均完整,但未进行试验注册及方案审批。14项研究未提分配隐藏及受试者盲法,其中6项研究仅提及“随机”但并未描述具体分组方法,1项研究未在结果部分充分报告方法学内容。Meta分析结果:包括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等5项指标,其中13项研究报告了临床疗效,合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血塞通软胶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OR=3.51(2.01,6.12),P<0.05]。7项研究报告了NIHSS评分,合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血塞通软胶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MD=-3.29(-3.89,-2.70),P<0.05]。3项研究报告了Barthel指数,提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塞通软胶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5项研究报告了血浆黏度,合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塞通软胶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常规治疗,[MD=-1.17(-1.64,-0.71),P<0.05]。3项研究报告了全血黏度,合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塞通软胶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常规治疗,[MD=-4.88(-9.09,-0.67),P<0.05]。[结论]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用常规治疗,血塞通软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脑梗死临床疗效。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研究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