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2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药学 | 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构建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纯化及鉴定目的蛋白。【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 HepG2总RNA为模板,PCR扩增 EGFL7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1a(+)中,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IPTG 诱导表达。 His‐tag 磁珠纯化重组蛋白 EGFL7,SDS‐PAGE 鉴定。【结果】克隆目的基因序列正确,未发生碱基突变;重组表达质粒pET21a(+)‐TRX‐EGFL7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0 kD ,与预期相符。【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了EGFL7重组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构建含有 ap2启动子/增强子序列、AQP7 cDNA 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pEGFP-ap2-AQP7。【方法】将 ap2增强子和启动子和 AQP7 cDNA拼接后产物克隆到 pIRES2-EGFP上,与腺病毒载体重组获得的融合蛋白,转染3T3脂肪细胞测定侵染效果。【结果】①构建的细胞株稳定表达 pEGFP-ap2-AQP7融合蛋白;②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物,可以观察到 AQP7在3T3脂肪细胞的定位。【结论】稳定表达 pEGFP-ap2-AQP7融合蛋白的3T3脂肪细胞株,为 AQP7在细胞内定位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能够参与组织生理和病理性的血管形成。由于其具有能够靶向性聚集至肿瘤生长及血管损伤、缺血部位的特性,且系统毒性小,能够避免常规基因治疗载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考虑作为肿瘤及其他领域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现对近年来EPCs作为肿瘤及其他领域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为充分发挥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监测的作用,提高对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将现行的"病媒生物相关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整合为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达到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及合理配置。方法从4个层次探索综合监测工作机制:①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综合监测机制;②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④特殊大型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综合监测机制。结果应急监测采集到长角血蜱、森林革蜱和血红扇头蜱共89只,捕获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2000余只;常规综合监测各监测点共捕获蚊虫42766只,其中淡色库蚊30871只,占捕蚊总数的72.18%,三带喙库蚊10211只,占23.88%,中华按蚊1322只,占3.09%,白纹伊蚊89只,占0.21%,其它蚊种273只,占0.64%。各监测点共捕鼠321只,捕获率为2.03%,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黑家鼠、黑线姬鼠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0.81%、36.76%、19.94%和2.49%。黑家鼠均在胶南市捕获。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在应急监测中,病原体检测蜱阳性2只(均为长角血蜱),蚊虫均为阴性;常规综合监测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论媒介生物性疾病监测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整合的综合监测机制能够实现疫情信息、媒介标本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共享,对媒介性疾病发生流行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掌握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媒介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季节变化。方法整理核实我所1974—2006年有关鼠疫监测和调查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节肢动物有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人蚤等8种,其中印鼠客蚤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媒介,1982—2006年云南省自印鼠客蚤累计分离鼠疫菌618株,占92.65%;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等7种,其中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最近在玉龙县发现其染疫蚤;棕形额蚤为次要媒介,1974—2006年自特新蚤指名亚种和棕形额蚤各分离鼠疫菌14株,各占15.56%。从家鼠鼠疫疫源地媒介生物中检出的鼠疫菌集中在6—8月,最高为8月。野鼠疫源地媒介昆虫季节变化调查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呈双峰,集中于4月和12月。结论两型疫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染疫媒介,其地理分布有着明显区别,染疫情况和季节变化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马尾口岸媒介生物的构成情况,为媒介生物控制以及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马尾口岸地理分布和港口类型,抽取4个港区和1个居民点实施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鼠形动物226只,鼠密度2.75%,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臭鼩鼱为优势种群,其次是褐家鼠;带螨鼠35只,共检获革螨283只,总染螨率为15.49%,经鉴定隶属1科2属3种;带蚤鼠9只,共检获蚤25只,总染蚤率为3.98%,经鉴定隶属1科1属2种;鼠肺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135份,阳性12份,携带率为8.89%,阳性鼠主要为成年雄性褐家鼠;共捕获蝇类24047只,经鉴定隶属4科14属19种,年平均密度为100.2只/笼·日,以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共捕获成蚊74只,平均蚊密度为2.47只/人工小时,隶属2属3种;共捕获蜚蠊1284只,年平均密度为0.546只/盒,成虫若虫比例为1:1.68,蜚蠊成虫隶属2科3属6种;蜱、蠓未捕获。结论基本了解马尾口岸媒介生物构成情况;马尾口岸居民区存在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的危险。 相似文献
48.
泉州市莱姆病的发现及蜱媒与宿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凋查泉州市莱姆病的病原、传播媒介、宿主动物及人群感染情况。[方法]以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等疗法调查泉州市部分地区人群感染以及鼠类、野兔及牛等动物体表的蜱类,用PCR法检测其伯氏疏螺旋体DNA。[结果]首次确认泉州市存在莱姆病病例,安溪、永春等县林区人群存在感染,从粒形硬蜱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DNA;从黄毛鼠、白腹巨鼠及野兔查出特异性抗体。[结论]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上证实泉州市存在莱姆病及其媒介与宿主,是当地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49.
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进入临床应用最关键的环节是如何有效通过药物递送系统将siRNA递送到特异性靶细胞或靶组织。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系统具有低的免疫原性、良好的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是近年来国内外药剂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其相应的研究也必将大大增加siRNA有效递送,使其有进一步成为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将siRNA非病毒纳米载体的设计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Nazaire A?zoun Rock A?kpon Martin Akogbét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4,4(3):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