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49篇 |
免费 | 1003篇 |
国内免费 | 3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篇 |
儿科学 | 261篇 |
妇产科学 | 371篇 |
基础医学 | 1222篇 |
口腔科学 | 252篇 |
临床医学 | 2230篇 |
内科学 | 3333篇 |
皮肤病学 | 98篇 |
神经病学 | 280篇 |
特种医学 | 450篇 |
外科学 | 5725篇 |
综合类 | 2116篇 |
预防医学 | 605篇 |
眼科学 | 59篇 |
药学 | 994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213篇 |
肿瘤学 | 2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65篇 |
2022年 | 734篇 |
2021年 | 1015篇 |
2020年 | 1039篇 |
2019年 | 904篇 |
2018年 | 865篇 |
2017年 | 607篇 |
2016年 | 584篇 |
2015年 | 597篇 |
2014年 | 1352篇 |
2013年 | 1327篇 |
2012年 | 873篇 |
2011年 | 1010篇 |
2010年 | 834篇 |
2009年 | 802篇 |
2008年 | 739篇 |
2007年 | 687篇 |
2006年 | 621篇 |
2005年 | 520篇 |
2004年 | 493篇 |
2003年 | 395篇 |
2002年 | 350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择期全麻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年龄60岁~75岁,体重45 kg ~75 kg.术前1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4 000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注射用血凝酶组(H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切皮前10 min,H组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单位(5ml生理盐水稀释),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记录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术后第5d通过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629±97) ml和(273±87) ml,H组分别为(312±79) ml和(213±74) ml.与C组比较,H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术后24h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积压分别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3%和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能减少低分子肝素抗凝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常用肢体长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5例,男66例,女79例;年龄48~89岁,平均66.7岁。术中采用3种不同的肢体长度测量方法,其中31例采用健侧对照法(A法),63例采用克氏针定位测量法(B法),51例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C法)。术后检查双下肢长度差,并比较这3种方法的准确性及肢体不等长的发生率。结果:1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上述3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法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7)、(3.1±2.6)、(5.6±5.3)mm,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准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B、C、A法。A、B、C法术后发生双下肢不等长的比例分别为32.3%、1.6%、11.8%,A法的发生比例较B、C法高,B法与C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的3种方法中克氏针定位测量法(B法)最为准确,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C法)其次,健侧对照法(A法)准确性最差。建议除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均采用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肱骨头颈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17例高龄肱骨头颈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0.4(65~78)岁,其中65~70岁10例,70~75岁5例,75岁以上2例。右侧13例,左侧4例,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伤口拆线,Ⅰ期甲级愈合,无感染病例。术后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17例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生活自理,无假体松动、脱位、伤口感染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头颈部粉碎性骨折能较快地恢复患肩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使用Zweymtiller双锥面螺旋臼治疗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使用Zweymti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及sL柄治疗16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8髋),髋臼假体均安放于真臼位置,其中4例5髋Ⅲ型行髋臼植骨;6例7髋Ⅲ型未行髋臼植骨;6例Ⅳ型未行髋臼植骨,采用转子下短缩截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40(22.6±9.1)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基本消失。Harris评分:术前22—61(43.5±5.2)分,末次随访时72~97(85.3±6.7)分。1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时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使用Zweymti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DDH继发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可以达到良好的恢复,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前瞻性研究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R)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OxfordphaseⅢ假体行微创(MIS)一UKR的56例患者(60膝)进行了中期临床疗效的分析,并从影像学、KSS评分、WOMAC评分以及VAS评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3.0±2.4)个月;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血栓形成、活动半月板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翻修病例;无死亡病例;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平均(41.2±3.3)分和(52.1±4.6)分增至术后(94.8±4.1)分和(93.8±3.2)分;WOMAC评分由术前平均(46.7±3.6)分减少为术后(11.4±1.8)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9±1.25)分降为术后(1.72±0.36)分;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IS—UKR中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一个良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96.
牛津膝置换是使用最广泛的膝关节单髁置换(UKR)。牛津膝在37年前开始应用,拥有一个全匹配的活动衬垫,因而磨损率非常低。牛津膝最主要的使用指征是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这种病人至少占所有需要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50%。由于这一系统的设计特点,传统UKR的反指征,如年龄、活动量、肥胖、髌股关节损害和软骨钙质沉着症等对于牛津膝均不是反指征。与全膝关节置换(TKR)相比,牛津膝提供更快的康复、更好的功能、更大的活动度和更好的术后满意度,发生并发症更少、程度更轻,病残率和死亡率更低。一个持续超过30年的研究显示在90%的病例中,牛津膝为患者终生提供了优或良的临床结果,且不需要翻修。在最近15年,牛津膝通过微创手术入路植入,涉及6000多例使用该入路牛津膝置换的9个研究报道显示,10年生存率约95%。在许多这样的研究中,医生们在拟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约50%使用了牛津单髁膝置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大直径金属对金属(MOM)与金属对聚乙烯(MOP)假体全髋关节置换(THA)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THA手术的44例(44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OM组(22例22髋)采用大直径MOM承重界面假体,MOP组(22例22髋)采用MOP承重界面假体。对两组术中髋关节活动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影像学表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屈髋内旋、屈髋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随访,MOM组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18~37个月),MOP组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6~35个月)。MOM组和MOP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1)d和(7±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l、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OM组和MOP组Harris评分分别为(37.8±4.8)、(85.6±3.2)、(89.4±4.1)、(94.5±2.3)、(94.7±3.1)、(93.8±3.6)分和(38.5±5.5)、(80.2±4.4)、(83.6±2.9)、(90.8±2.7)、(91.6±3.6)、(89.6±6.3)分,术后各时相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相点比较,MOM组均高于MOP组(P <0.05)。术后12个月MOM组和MOP组髋关节总活动范围分别为(236±9)°和(203±10)°,与术前的(119±14)°和(112±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OM组髋关节活动度优于MOP组(P <0.05)。X线片检查示MOM组22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无内外翻,无股骨假体下沉;MOP组1髋轻度内翻位,术后6个月1髋出现<1.5 mm的下沉,至末次随访股骨假体位置无明显改变。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脱位、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及股骨骨折或骨溶解等并发症。结论与MOP比较,采用大直径MOM行THA能够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更为有效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8.
Ross手术自196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Ross手术经历了诸如根部置换、圆筒形包埋技术、瓣环缩小技术、Ross—Konno手术和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Ross—Kabbani手术或RossⅡ手术)。由于自体肺动脉瓣有不需抗凝、大小适宜、能存活、生长和长期耐久的特性,并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对细菌性心内膜炎有抵抗力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妊娠期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现就Ross手术的外科技术、手术指征、选择标准、外科处理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和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对全髋人工关节和多枚AO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术后进行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方法]1998年5月-2003年10月,对4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型26例、Ⅳ型18例)分别予以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1髋)和全髋人工关节治疗(23髋)。分别用Charnley改良Merle d′Aubign′e评分法评定手术侧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度和运动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体系评定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骨折内固定组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8%(7/19),而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手术后24周的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Charnley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组。[结论]与骨折内固定相比,对于手术前健康状况良好的伴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健康生活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1994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81例(95膝),男10例,女71例;平均年龄65.5岁(50—82岁);左膝35例,右膝26例,双侧同时置换17例;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62膝,活动衬垫15膝。[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2个月(14—108个月),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80膝(84.21%),良:10膝(10.53%),可:3膝(3.16%),差:2膝(2.10%)。优良率94.74%。[结论]作者认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正确的选择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