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5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893篇
耳鼻咽喉   441篇
儿科学   388篇
妇产科学   481篇
基础医学   1944篇
口腔科学   1499篇
临床医学   3020篇
内科学   3071篇
皮肤病学   649篇
神经病学   1088篇
特种医学   1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314篇
综合类   440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379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1987篇
  39篇
中国医学   946篇
肿瘤学   146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414篇
  2020年   1398篇
  2019年   1191篇
  2018年   1134篇
  2017年   1081篇
  2016年   1205篇
  2015年   1175篇
  2014年   2189篇
  2013年   2072篇
  2012年   1744篇
  2011年   2023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380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169篇
  2005年   1005篇
  2004年   840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104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26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b值技术在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9月~2018 年10月行磁共振检查的肝脏占位病变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病变患者40例,良性病变患者35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名在GE MR750引导下行MR扫描,记录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不同性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ADC值,观察不同性质病变的b值 信号强度和b值 ADC值曲线的差异、特点。 结果 肝脏局部良性病变者与肝脏局部恶性病变者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ADC值,不同性质病变的b值 信号强度和b值ADC值曲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MRI扫描序列的设立及多b值的测算,对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可鉴别肝脏不同性质局灶性病变的性质,提高正确诊断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对比微创经皮手术与开放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收集了10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按采取的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经皮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微创经皮手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天VAS评分和不良切口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术后1年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s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内固定失败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微创经皮手术与开放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虽然存在较多的X线暴露的缺点,但创伤更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观念,大张网状皮片联合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40例50%TBSA(ITW30%)以下深度烧伤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岁,烧伤部位为四肢、躯干,包括手足等关节功能部位,切削痂时间为伤后3-7天,1次手术面积控制在20%-30%以下,切削痂创面应用VSD敷料覆盖,术后2周左右,切削痂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予以大张网状皮片移植,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切削痂术后2周,肉芽组织新鲜生长良好,植皮术后10-14天观察移植皮片成活率95%以上,3-4周后网状皮片扩展良好,创面全部覆盖,随访6个月-1年,外形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整形观念,网状皮片移植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89-192
足部组织结构精细繁杂,足部疾病多种多样。本文综合分析微创技术在足部疾病应用的文献,系统介绍了微创手术技术在拇外翻、跖痛症、锤状指、跟痛症、小趾囊炎等常见足部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微创技术应用于足部疾病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微创技术在足部手术中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但是由于其对医师经验要求较高,需要不断创新推广思路。微创技术治疗足部疾病具有切口小、损伤少、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目前缺少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证明微创手术治疗足部疾病的临床效果,需要不断对其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41-143
目的评价不同CT窗技术及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CTPA确诊的45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分别应用常规纵膈窗及常用调节窗、常规纵膈窗+调节窗观察肺栓塞的位置(段以上、段及段以下)及阳性血管数,以纵膈窗联合调节窗检出的肺栓塞作为金标准。比较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重建(VR)三种后处理技术对不同位置的肺动脉显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段及段以下肺栓塞,单独使用调节窗的漏诊率低于单独使用纵膈窗,分别为3.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段以上肺栓塞,单独应用常用调节窗、纵膈窗漏诊率分别为4.5%、1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对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优于MIP及VR影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阅读CTPA图像中,单纯使用常规纵膈窗或常用调节窗都可漏掉部分栓塞,特别是较小血管的栓塞,临床工作中,应常规使用纵膈窗+常用调节窗宽、MPR重建技术减少肺栓塞的漏诊。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66-6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原则分为对照组(单号37例)与观察组(双号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肿腔制管引流,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CS-ADL)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颅内感染,对照组发生6例颅内感染(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GOS评分、ADCS-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肯定,能显著提升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9-12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SC-NPAD)评分、头前伸角度(FHA)及圆肩角度(FSA)。结果组内治疗前后SC-NPAD评分、FHA、FSA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C-NPAD总分、FHA、FS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NPAD评分中4个因素比较,残疾、情绪和认知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疼痛、颈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及推拿结合METs治疗UCS均有临床疗效,而推拿结合METs能够更有效的纠正患者前倾姿势,恢复肌力平衡,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32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双手摆放位置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82例)双手十指交叉置于专用臂托上,B组患者(50例)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根据患者的BMI分为1组(偏瘦)、2组(正常)和3组(超重)。首次治疗前行CBCT扫描,使用自动骨性配准结合手动微调,计算出x、y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和不同BMI的摆位差异。结果B组患者x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组(P<0.05);B3组患者x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3组(P<0.05)。在y和z方向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时,患者双手摆放位置对摆位误差有影响,采用双手体侧位固定方式引起的摆位误差较小。患者BMI越大,摆位误差差异越明显,超重患者更宜选用双手体侧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微创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Miccoli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比较,实验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D4+、CD8+和CD4+/CD8+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检测二级果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Miccoli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具有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impressions of flabby tissue uses modified trays and highly flowable materials, but mucostatic impression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due to the viscous and the elastic natures of impression materials. In this report, a technique is presented in which conventional impression and intraoral scanning for a fully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flabby tissue are combined. The definitive impression was obtained by applying appropriate pressure to each tissue area, and the denture can be maintained passively and stable at rest and during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