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9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33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透析中心42例MHD患者(男19例,女23例)和41例健康对照者(男20例,女2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血清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iPTH)、血沉(ESR)、血压、Kt/V等指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结构.结果HD患者和对照组CIMT分别是(0.67±0.13)mm和(0.43±0.05)mm,患者的C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HD患者和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分别是48%和13%,HD患者斑块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IMT和斑块发生率与下列因素相关:分别是年龄(r=0.39,P<0.001),Hct(r=-0.32,P<0.05),血浆CRP(r=0.52,P<0.001),ESR(r=0.46,P<0.01),ALB(r=-0.37,P<0.05).结论尿毒症HD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我们认为尿毒症内环境紊乱也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观察尿毒症患者二尖瓣环运动 ,定量分析其左室舒缩功能。方法 :2 0例健康人 ,35例尿毒症患者均行常规脉冲多普勒超声 (PW)及脉冲 DTI检查。采用 PW获得二尖瓣口血流 E、 A及 E/ A;DTI分析二尖瓣环 4个位点的 DTI平均指标 :峰值收缩速度 (VS)、收缩时间速度积分 (TVIS)、舒张早期速度 (VA)、舒张晚期速度 (VE)、 VE/ VA 比值。结果 :尿毒症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 VS、TVIS显著降低 (7.92± 1 .2 9和 9.2 3± 1 .1 8;P<0 .0 5与 1 .2 7± 0 .1 0和 1 .61± 0 .0 3;P<0 .0 5) ,VE、 VE/ VA 亦显著降低 (7.1 6± 4.1 6和 1 0 .69± 2 .1 5;P<0 .0 1与 0 .73± 0 .0 4和 1 .2 4± 0 .0 2 ;P<0 .0 1 ) ;对尿毒症患者 VE/ VA 比值组成分析 ,部分 E/ A>1患者 VE/ VA<1。结论 :脉冲 DTI可定量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脏舒缩功能 ,为尿毒症患者合理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3.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OGTT),检测50倒尿毒症患者胰岛素糖代谢调节作用活性,分析胰岛素拮抗与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显示:(1)本组尿毒症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LDL—C/HD—C比值增高;(2)胰岛素拮抗组较非胰岛素拮抗组其LDL—C水平和LDL—C/HDL—C比值显著增高;(3)相关分析显示LDL—C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与胰岛素反应曲线下面积(AUCINS)成正相关;LDL—C/HD—C则与ISI、机体糖利用率(M)成负相关,而与糖反应曲线下面积(AUCG)成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拮抗及其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与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但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长期与短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改变。方法:按透析龄(3a以上和3a以内)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每组各13例。其中长期组男7例,女6例;短期组男10例,女3例。在血液透析前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分别测定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MDA、CRP、血清IL-6、Hcy。结果:长期血透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CRP、IL-6血清水平低于短期患者,而其MDA、Hcy水平高于短期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血清水平均有一定水平的改变,两组患者CRP水平透后均明显升高,长期组患者IL-6水平透后均明显下降,短期组患者IL-6水平透析前后无显著改变,而MDA、Hcy透后均明显下降。结论:随透析时长增加,肾衰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呈上升趋势,炎症水平有所减轻;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中MDA、Hcy有-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5.
韦锋 《中国血液净化》2004,3(4):198-200
目的观察静脉使用胺碘酮对血液透析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 15例急、慢性肾衰竭重症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5.0±21.5)岁,于透析中共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22例次,给予胺碘酮50~100m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100~150mg持续静脉滴注(8~24ug/kg/min),必要时重复;观察症状、心率、心律、QT间期变化,并与15例非透析对照患者比较疗效.结果 13例次(59.1%)15分钟内复律及心室率降到100次/分以下;6例次(27.3%)15~30分钟复律或心室律降到100次/分以下;3例次(13.6%)30分钟后心室率未转为窦性或心室率未降至100次/分以下,但心室率亦明显下降至120~130次/分,于补钾后以西地兰0.2mg静脉滴注复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QT间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用胺碘酮后恢复正常.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重症尿毒症患者透析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体外尿毒症血清环境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氧(ROS)及白介素-6(IL-6)的产生及左旋肉毒碱(L—CN)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染色(DCFH)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OS强度,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IL-6表达,观察尿毒症血清对HUVEC的影响和不同浓度L—CN(25μM.250μM,1000μM,2500μM)的干预作用。结果尿毒症血清环境能使细胞内ROS产生及IL-6表达明显增加;而L—CN可明显抑制尿毒症血清环境中细胞内ROS产生及IL-6表达,且有浓度依赖效应。结论尿毒症血清促使血管内皮微炎症状态的建立,L—CN可抑制其组织活性氧及白介素-6的产生,减轻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反应,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可能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在尿毒症阶段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特点。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近年LN患者尿毒症阶段的临床资料,包括完整的病史、病情演变、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随访资料,总结分析LN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的特点。结果 入选规律性肾脏替代治疗的LN患者共23例,8例男性(35%),15例女性(65%)。其中10例(43.5%)首选血液透析(HD),13例(56.5%)首选腹膜透析(PD)。随访时间为6~211个月。随访中有4例患者死亡,2例(50%)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5年生存率为85.0%。皿患者中有4例(40%)在开始透析治疗后一年内肾功能部分恢复。PD患者中有2例(15.0%)在透析第一年后残肾Kt/V有上升。HD患者中有2例(20.0%)因心房纤颤、腕管综合征和瘘管功能不良改为PD。PD患者中有5例(38.5%)因腹水感染而改为HD。透析后第一年有14例(60.996)发生感染,有6例(21.6%)发生肾外狼疮活动。结论 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LN患者的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在开始透析一年内肾功能可有不同程度恢复,CVD是LN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8.
Erythropoietin treatment is known to correct anemia and to improve hemostasis. Since platelets may contribute to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we assess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whole blood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from chronically hemodialyz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 and evaluated in vitro effects of this drug on aggregatory responses of uremic and normal platelets.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was given to uremic patients at a dose of 2.000 IU subcutaneously three times a week.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whole blood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was induced by collagen, ADP, arachidonic acid, and ristocetin. In uremic patients, erythropoietin therapy resulted in an enhancement of platelet sensitivity to various agonists, particularly in platelet-rich plasma, reaching value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healthy volunteers. In vitro studies we were unable to show any direct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used at concentrations that occurred post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both in whole blood and in platelet-rich plasma.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二尖瓣关闭~开放时间-主动脉射血时间/主动脉射血时间)]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程度的价值。方法:85例尿毒症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2D)心肌回声强度等指标分为心肌损害逐渐加重之Ⅰ、Ⅱ、Ⅲ组(n=30,32,23),分别进行2D各项参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心搏指数(SI)测定,并利用脉冲多普勒(PWD)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比值,同时利用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获取TDI-Tei,并与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组间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Ⅱ、Ⅲ组的LVEF[(65.30±7.42)%∶(54.01±10.63)%、(47.35±10.67)%],FS[(32.86±6.31)%∶(26.78±6.03)%、(23.29±6.08)%]显著下降(P0.01),SI[(41.75±8.61)ml/m2∶(50.73±10.86)ml/m2、(52.09±9.53)ml/m2]显著升高(P0.01),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3组TDI-Tei均显著升高,且Ⅰ、Ⅱ、Ⅲ组的水平依次显著升高[(0.36±0.13)、(0.57±0.29)、(0.74±0.36)、(0.87±0.26)]P0.01。结论:TDI-Tei是较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更为敏感的,评价尿毒症心功能损害程度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存在的致敏因素. 方法 自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429例准备进行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了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在检测PRA之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同,分为5组.(1)无既往病史组(1097例):患者既往无输血、妊娠和移植史;(2)单纯输血组(361例):患者曾输血200ml以上;(3)单纯妊娠组(481例):患者曾有妊娠史;(4)输血+妊娠组(294例):患者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5)再次移植组(196例):患者曾进行过肾移植,但移植肾功能丧失,准备再次进行肾移植. 结果 无既往病史组的男性患者PRA均阴性,仅3例女性患者呈现抗HLAⅡ类抗体弱阳性;单纯输血组共有55例患者PRA阳性,阳性率为15.24%(55/361);单纯妊娠组共有39例患者PRA阳性,阳性率为8.11%(39/481);输血+妊娠组共有90例患者PRA阳性,阳性率为30.61%(90/294);再次移植组共有139例患者PRA阳性,阳性率为70.92%(139/196),且PRA强度>60%以上的患者有72例. 结论 单纯输血和单纯妊娠可产生PRA,但产生的几率均较低;既输血又妊娠产生PRA的几率大于单纯输血和单纯妊娠的患者;器官移植物刺激产生的抗HLA抗体,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类型上均远远超过了其他抗原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