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08篇 |
免费 | 911篇 |
国内免费 | 4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1篇 |
儿科学 | 112篇 |
妇产科学 | 51篇 |
基础医学 | 992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1884篇 |
内科学 | 3433篇 |
皮肤病学 | 81篇 |
神经病学 | 320篇 |
特种医学 | 3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68篇 |
综合类 | 4069篇 |
预防医学 | 979篇 |
眼科学 | 395篇 |
药学 | 1711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1038篇 |
肿瘤学 | 2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434篇 |
2022年 | 466篇 |
2021年 | 617篇 |
2020年 | 557篇 |
2019年 | 347篇 |
2018年 | 200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339篇 |
2015年 | 482篇 |
2014年 | 630篇 |
2013年 | 588篇 |
2012年 | 754篇 |
2011年 | 893篇 |
2010年 | 827篇 |
2009年 | 746篇 |
2008年 | 782篇 |
2007年 | 730篇 |
2006年 | 692篇 |
2005年 | 784篇 |
2004年 | 593篇 |
2003年 | 535篇 |
2002年 | 485篇 |
2001年 | 544篇 |
2000年 | 462篇 |
1999年 | 372篇 |
1998年 | 359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300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180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以接受剖宫产治疗的121例产妇为对象,分为实验组(n=61)和对照组(n=60)。记录产妇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0.00%(0/61),低于对照组6.67%(4/60)(P<0.05)。实验组VAS评分、静息心指数、肿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均延长,实验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剖宫产产妇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S-Detect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超声科诊断并进行治疗的12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男54例,女66例,年龄(46.87±2.90)岁,年龄范围为34~56岁。按照手术病理情况淋巴结是...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血糖波动与血管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aPWV值是否异常分为PWV正常组(baPWV<1 400cm/s,n=25)和PWV异常组(baPWV≥1 400cm/s,n=50)。采集两组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baPWV、动态血糖监测数据,进行日内血糖波动与血管硬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PWV异常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SBP、MBG、SD、MAGE值与PWV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后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可见baPWV与MAGE呈正相关(r=0.356,P=0.004),与MBG、SD无相关性(P>0.05);baPWV与lnMAGE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回归方程:Y=1 275.27+254.93×X(r=0.434,R2=0.189,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内血糖波动与血管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究天香丹胶囊含药血浆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制备含药血浆和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用H2O2诱导心肌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 H2O2)、空白血浆组预处理24 h、天香丹胶囊含药血浆低、中、高浓度组预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天香丹胶囊含药血浆对100μmol/L ... 相似文献
97.
目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等生理过程起关键作用。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影响,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的疗效,尝试单用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以降低医药费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周岁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患者45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三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变化。下肢动脉硬化诊断方法使用动脉硬化早期测定仪筛检。检测成年人群肱动脉-踝动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brachial—ankle index,ABI),了解血管弹性状况。利用FCM检测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CD61的表达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在参于体检的525人中,baPWV检测值轻度升高者占13%;中度升高者占22%;;重度升高者占8%。在baPWV检测值重度升高者中CD62p、CD63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三个月后CD62p、CD63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不同照射方式下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术对兔巩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将兔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选取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麻醉后暴露左眼鼻上方巩膜。在该处巩膜滴加5-磷酸核黄素5 min后,用波长为370 nm的紫外线灯照射。A组的照射时间为30 min,能量密度为3.0 mW·cm-2;B组的照射时间为9 min,能量密度为10.0 mW·cm-2。照射期间,每2 min滴加1次5-磷酸核黄素溶液,以保持巩膜的湿润。术后60 d,处死实验兔,培养实验眼交联部位及对照眼相应部位的巩膜成纤维细胞,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检测巩膜成纤维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结果 A、B两组实验眼巩膜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均较各自对照眼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A、B两组实验眼间、及对照眼间巩膜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以上结果表明,交联术后巩膜细胞的黏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黏弹性显著升高。而两种照射方式之间巩膜细胞的黏弹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不同的照射方式,均能使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能发生显著增强,而两种照射方式之间并未见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直立性高血压(OHT)儿童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和ST段振幅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OHT患儿49例为OHT组,同期按年龄与性别匹配4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卧位与立位12导联心电图心率、各导联T波和ST段振幅,比较同组卧位和立位T波振幅、ST段振幅,并比较两组卧位、立位T波振幅差和ST段振幅差。结果 对照组aVR、V1、V4~V6导联T波振幅立位较卧位降低(P < 0.05),V4、V5导联ST段振幅立位较卧位增加(P < 0.05)。OHT组Ⅱ、aVR、aVF、V4~V6导联T波振幅立位较卧位降低(P < 0.05),Ⅱ导联ST段振幅立位较卧位增加(P < 0.05)。OHT组Ⅱ、V6导联立位、卧位T波振幅差较对照组增大(均P < 0.05)。V6导联卧位、立位T波振幅差对OHT有诊断价值(P < 0.05),V6导联T波振幅差最佳截断值为0.105 mV,灵敏度为72.10%,特异度为57.10%。结论 V6导联卧位、立位T波振幅差对OHT儿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隐匿性房室旁道心电It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3年诊断收治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结果右侧旁道13例,在V1倒置12例,平坦3例,P-R间期均〉R—P-间期,左侧旁道35例,其中21例左前区域旁道,在I、aVLP-波倒置,在III、aVFP-波直立,P-R间期均〈R—P-间期;14例左后区域旁道,12例P-波在I、aVL直立、浅倒置、平坦,各种变化较大,P-R间期〉R—P-间期,2例左后间隔旁道在III、aVFP。波深倒置。结论隐匿性房室旁道诊断中采用体表心电图通过对P-波形态以及RP间期长短的观察能形成较为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