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54篇 |
免费 | 1134篇 |
国内免费 | 5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145篇 |
妇产科学 | 58篇 |
基础医学 | 1297篇 |
口腔科学 | 68篇 |
临床医学 | 2332篇 |
内科学 | 4290篇 |
皮肤病学 | 107篇 |
神经病学 | 385篇 |
特种医学 | 4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449篇 |
综合类 | 5081篇 |
预防医学 | 1215篇 |
眼科学 | 476篇 |
药学 | 2144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1310篇 |
肿瘤学 | 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6篇 |
2023年 | 524篇 |
2022年 | 586篇 |
2021年 | 784篇 |
2020年 | 699篇 |
2019年 | 452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366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605篇 |
2014年 | 795篇 |
2013年 | 764篇 |
2012年 | 953篇 |
2011年 | 1132篇 |
2010年 | 1032篇 |
2009年 | 933篇 |
2008年 | 964篇 |
2007年 | 897篇 |
2006年 | 865篇 |
2005年 | 957篇 |
2004年 | 753篇 |
2003年 | 669篇 |
2002年 | 605篇 |
2001年 | 672篇 |
2000年 | 578篇 |
1999年 | 467篇 |
1998年 | 437篇 |
1997年 | 389篇 |
1996年 | 390篇 |
1995年 | 265篇 |
1994年 | 222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38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73.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作为在Toll样受体(TLR)及白介素-1受体(IL-1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体,在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炎症反应起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RAKs参与了炎症性肠病、酒精性肝病、炎症相关性结直肠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RAKs家族的分子特点、作...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预防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空气波压力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对预防ACI患者发生DVT的效果确切,同时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且操作简便,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等生理过程起关键作用。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影响,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的疗效,尝试单用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以降低医药费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周岁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变化患者45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三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活化分子的变化。下肢动脉硬化诊断方法使用动脉硬化早期测定仪筛检。检测成年人群肱动脉-踝动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brachial—ankle index,ABI),了解血管弹性状况。利用FCM检测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CD61的表达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在参于体检的525人中,baPWV检测值轻度升高者占13%;中度升高者占22%;;重度升高者占8%。在baPWV检测值重度升高者中CD62p、CD63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三个月后CD62p、CD63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山沉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研究山沉香Syringa pinnatifolia干燥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色谱技术对山沉香干燥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山沉香干燥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开环异落叶松脂醇(1)、(8R,8'R,9R)-3,3',9-三甲氧基-4,4'-二羟基-9,9'-环氧木脂素(2)、(8R,8'R,9S)-3,3',9-三甲氧基-4,4'-二羟基-9,9'-环氧木脂素(3)、左旋松脂醇(4)、(8R,8'R,9'S)-3,3',9 '-三甲氧基-4,4 '-二羟基-9,9'-环氧木脂素(5)、(8R,8'R,9'R)-3,3',9'-三甲氧基-4,4'-二羟基-9,9'-环氧木脂素(6)、(9S)-9-O-methylcubebin (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菲律宾胡椒素Ⅵ (9)、蛇菰宁(10)、落叶松萘酮(11).结论 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及纳米波照射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口服阿昔洛韦、甲钴胺片及外用冰黄肤乐软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和对照组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患处疱疹刺络拔罐及纳米波照射治疗。疗程均为14天。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疱疹、疼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0.0%,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5.0%和16.7%,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刺络拔罐及纳米波照射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加快带状疱疹愈合,明显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础PWV,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组选用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5mg,1次/日,治疗6个月,重复测定PWV。结果两组血压控制良好,瑞舒伐他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PWV分别低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PW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降压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不同照射方式下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术对兔巩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将兔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选取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麻醉后暴露左眼鼻上方巩膜。在该处巩膜滴加5-磷酸核黄素5 min后,用波长为370 nm的紫外线灯照射。A组的照射时间为30 min,能量密度为3.0 mW·cm-2;B组的照射时间为9 min,能量密度为10.0 mW·cm-2。照射期间,每2 min滴加1次5-磷酸核黄素溶液,以保持巩膜的湿润。术后60 d,处死实验兔,培养实验眼交联部位及对照眼相应部位的巩膜成纤维细胞,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检测巩膜成纤维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结果 A、B两组实验眼巩膜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均较各自对照眼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A、B两组实验眼间、及对照眼间巩膜细胞的杨氏模量、表观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以上结果表明,交联术后巩膜细胞的黏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黏弹性显著升高。而两种照射方式之间巩膜细胞的黏弹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不同的照射方式,均能使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能发生显著增强,而两种照射方式之间并未见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