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总结助产士对初产妇在第二产程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和技巧。方法将我科顺产分娩的236名初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120名,对照组116名,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对心理护理,应对阵痛技巧,指导屏气用力和配合接产工作方面进行高效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结果两纽产妇在对待分娩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正确掌握应对阵痛方法和屏气用力技巧以及配合接产工作,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第二产程是分娩的关键期,为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对产妇进行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非常重要,能使产妇采取有利于分娩的行为和方式,避免了第二产程时间延长、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钳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初产妇181例为对照组,在孕5~9月期间不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通过产程常规护理并施用导乐陪伴来助产;另选取228例为观察组,在孕5~9月期间,在丈夫陪伴下,每天用20~30分钟,共同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主要包括神经肌肉控制、呼吸力量技巧、注意力转移的专项训练,分娩时除导乐陪伴外,严格执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护理技术规范。对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值分别为27.54、21.14,P均〈0.01);分娩方式中顺产、剖宫产差异有极显著性(χ^2值分别为22.76、18.83,P均〈0.01);疼痛分级中0~3级差异均有及显著性(χ^2值分别为14.11、17.14、43.12、15.44,P均〈0.01)。结论初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可以缩短产程时间,较好地减轻分娩疼痛程度,有力地促进自然分娩,是一种值得优先推荐的分娩法。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应对方式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单胎足月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初产妇意愿将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要求传统自然待产,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观察两组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泌乳功能变化。结果产后24 h观察组SCSQ中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产后24、48 h催乳素(PR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显著改善初产妇的应对方式,促进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14.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德芳  蔡东红  唐棣 《现代护理》2007,13(3):618-620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对初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实施全产程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孕妇进行生理、心理、体力的全面支持。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程观察。结果观察组导乐陪伴分娩能稳定产妇心理状态、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产妇对助产士、护士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提高(P〈0.01)。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更多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提高了产科的服务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5.
广州市某社区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初产妇在产褥期、产后第3个月以及产后第6个月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后保健服务的506名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抑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产褥期抑郁发生率为30.43%,其影响因素有"婴儿生长是否良好"和"是否自然分娩" 产后第3个月抑郁发生率为23.80%,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家中有无老人同住"和"是否母乳喂养" 产后第6个月抑郁发生率为11.79%,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婴儿生长是否良好"以及"是否恢复上班"。结论广州市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呈现随时间而改变的趋势,提示在社区产后保健工作中,应根据产后的不同时间段,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筛选出产后抑郁的高危人群,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112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分娩;试验组57例,采用无痛分娩,术后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镇痛效果、产程、术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剖宫产率(10.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P<0.05)。试验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3.0%)(P<0.05);试验组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两组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可帮助初其减轻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并显著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含常规健康教育)、规范治疗、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具体心理问题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疼痛比较,对照组Ⅲ级疼痛者57例(9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652±71)min,第二产程时间为(87±4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6±85)min、(10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428±89)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386±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减轻分娩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评估初产妇行剖宫产术前后应用纽曼护理模式对其术后康复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取纽曼护理模式,对照组32例,采取剖宫产围术期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前后抑郁相关自评量表(即SDS)、焦虑相关自评量表(即SAS)分数以及术后康复的情况。结果:经纽曼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实行纽曼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状态,有利于产妇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9.
向玉清 《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161-1163
目的:探讨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在我院产科顺产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各120例,对照组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配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泌乳、产妇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发生疾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子宫复旧快(P<0.01),乳汁充足较多(P<0.01),恶露量较少(P<0.01);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少(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疾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产妇身心休养环境,使产妇及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照护,对促进产妇康复、降低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模式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初产妇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概念等自护能力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亲角色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