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51篇
  免费   3325篇
  国内免费   2785篇
耳鼻咽喉   595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436篇
基础医学   1692篇
口腔科学   423篇
临床医学   12631篇
内科学   7346篇
皮肤病学   1198篇
神经病学   630篇
特种医学   17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2133篇
综合类   20614篇
预防医学   8078篇
眼科学   420篇
药学   14079篇
  61篇
中国医学   8001篇
肿瘤学   1269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199篇
  2022年   1573篇
  2021年   1895篇
  2020年   1572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762篇
  2017年   1202篇
  2016年   1540篇
  2015年   1952篇
  2014年   3180篇
  2013年   3363篇
  2012年   4378篇
  2011年   4856篇
  2010年   4628篇
  2009年   4401篇
  2008年   4958篇
  2007年   4358篇
  2006年   4506篇
  2005年   4467篇
  2004年   3432篇
  2003年   3521篇
  2002年   2877篇
  2001年   2516篇
  2000年   2006篇
  1999年   1602篇
  1998年   1374篇
  1997年   1268篇
  1996年   1203篇
  1995年   1140篇
  1994年   966篇
  1993年   765篇
  1992年   600篇
  1991年   595篇
  1990年   487篇
  1989年   522篇
  1988年   241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了解本地区120例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以便针对性指导用药。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1.67%,革兰阳性球菌占25.83%,真菌占2.50%;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6.67%、克雷伯菌7.50%、葡萄球菌10.00%。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3.
44.
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定期检测肝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门诊就诊心血管病患者,了解其所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每月复查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结果所用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10~20mg/d,治疗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而肝酶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肝酶升高3倍以上者所占比例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低剂量应用时对肝脏损伤小,没有必要频繁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45.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在诊断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中的价值,以及与缺血相关冠状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9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TE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冠状动脉有病理性狭窄者中37例TET呈Ⅱ、Ⅲ、aVF阳性ST-T改变;39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中有18例TET呈Ⅱ、Ⅲ、aVF阳性ST-T改变。TET诊断冠心病下壁缺血的敏感性为64.91%,特异性为53.85%,阳性预测值为67.27%。结论:TET对判断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虽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特异性较低,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46.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83-2084
我们采用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取得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因意外妊娠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110例,停经49d以内,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为宫内早孕,阴道清洁度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近3个月内均未应用激素药物。  相似文献   
47.
Boma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是目前已知惟一在核内复制的非分段单分子负链RNA病毒,具有严格的嗜神经性,在感染细胞内呈低量、非溶细胞性复制。相关的最早报道德国在1885年,当时将流行于马群中的一种致死性脑炎命名为Borna病,但是直到1990年,才成功地从感染动物脑内分离到了BDV。目前可确定的是自然感染主要发生在马和羊,而动物实验发现BDV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原位肝脏移植术(OLT)中持续输注多巴胺或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液动力学、组织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OLT的患者30例,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 (n=15)。A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初始输注速率为1-3μg·kg-1·min-1;B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初始输注速率分别为1-3μg·kg-1·min-1和0.03μg·kg-1·min-1,多巴胺输注速率不超过5μg·kg-1·min-1;术中两组均调节输注速率维持MAP 60-80 mm Hg。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肝期1 h、无肝期1 h、新肝期1h和术毕测定血液动力学、组织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HR、 MAP均维持较平稳。无肝期两组CVP、MPAP、PAWP、CO、CI、DO2、VO2降低(P<0.05);SVR和SVRI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术中PVR、PVRI、pH及SvO2均较平稳。乳酸浓度增高并持续到术毕。两组术中Cr和BUN均在正常范围,B组总尿量高于A组(P相似文献   
49.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50.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