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76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80篇
内科学   257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780篇
预防医学   49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81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中,1例经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临床症状好转;另外1例症状无好转,经加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积液量减少。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的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重症MPP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赵辉  赵冰  王群  王宁  薛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12-113,1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148例,总阳性率为24.7%;男性阳性例数为76例,阳性率为25.3%,女性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24.0%,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0~15岁组、16~35岁组、36 ~70岁组阳性例数分别为123例、16例、9例,阳性率分别为61.5%、8.0%、5.0%;0~15岁组阳性率与16~35岁组、36~70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5岁组与36~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尤其对0~15岁患者检出阳性率高,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在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13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标免疫渗滤分析原理定性测定人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在1358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435例,其中约1岁者26例(10%),1~3岁者170例(39%),3~6岁者167例(42%),跃6岁者72例(28%)。在不同季节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春季有138例(41%),夏季有59例(22%),秋季有164例(38%),冬季有87例(27%)。不同性别的儿童之间,男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208例(31%),女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234例(33%)。结论肺炎支原体在1~6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春秋季节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冬季节,而性别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入选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喘息、咳嗽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5.
Atypical pneumonia is caused by atypical pathogens that are not detectable with Gram stain and cannot be cultured using standard methods. The most common causative organisms of atypical pneumonia a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Chlamydia pneumoniae, and Legionella species.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atypical pneumonias is different than that for typical pneumonia. Typical bacterial pathogens classically respond to β-lactam antimicrobial therapy because they have a cell wall amenable to β-lactam disruption. On the contrary, most atypical pathogens do not have a bacterial cell wall, some are intracellular (e.g., Legionella), and some are paracellular (e.g., M. pneumoniae). To prevent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strains, the Japanese pneumonia guidelines have proposed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typical bacterial pneumonia and atypical pneumonia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antibiotic for the management of mild-to-moderate pneumonia. The guidelines have set up six parameters and criteria based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physical signs, and laboratory data. However, in the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ay be difficult or a mixed infection may be latent. Therefore, in these individual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β-lactam drug plus a macrolide or tetracycline, or only fluoroquinolone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cover bacterial and atypical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人支原体(Mh)、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与不孕症的关系,并对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促进不孕症治疗效果的提升。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本院门诊收治的22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自愿参与本研究的220例正常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宫颈分泌物Uu、Mh、Ct检测结果。同时对支原体感染者做药敏实验,了解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性。结果:观察组Ct、Uu、Uu+Mh、Uu+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54%、36.82%、8.63%、3.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环酯红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均超过了80%。Uu+Mh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0%、85.0%、75.0%。单独Uu感染的耐药性较低,但是Uu+Mh感染的耐药率明显升高,多药耐药情况严重。结论:Uu、Mh、Ct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是不孕症诊断重要的检测项目。对于因Uu、Mh、Ct感染引起的不孕症,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支原体污染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相关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3个省的HFMD相关EV培养物共26份,同时从EV复核率较低的某省送检的HFMD相关EV培养物中,随机挑选18份,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CR)对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核酸进行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基本多序列比对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随机挑选13个省的EV培养物中,4个省的标本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1个省同时检出猪鼻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8个省检出精氨酸支原体。EV复核率较低省送检的18份培养物中均检出牛支原体。结论支原体污染在中国HFMD实验室使用的细胞系中普遍存在,某些支原体的污染,可能降低细胞的敏感性.引起病毒分离率的下降。避免细胞系的支原体污染对提高HFMD实验室网络运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成人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确MP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3月129例CAP患者取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株进行23S rRNA基因测序,并与标准菌株MPFH(ATCC 15531)基因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29例CAP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肺炎支原体20株,分离率15.50%;对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好,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均耐药,耐药机制均为23SrRNA基因2063位点由A突变为G。结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形式严峻,23SrRNA基因位点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 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 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 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玲飞  王宁玲 《安徽医药》2019,23(5):929-932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清MP抗体,对合并肺外损害的166例病儿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329例病儿共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病儿369人,阳性率为27.8%。夏秋季节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0, P<0.05);(2)369例MP感梁病儿中出现肺外损害166例,阳性率为45.0%(166/369)。其中,年龄<3岁组、3~6岁组、>6岁组中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3%(32/166)、39.2%(65/166)、41.5%(6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1,P<0.05);(3)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系统肺外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23.2%)。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婴幼儿亦不少见。(2)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同,夏秋季节高发。(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肺外损害,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更常见。(4)年龄>3岁儿童更易发生肺外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