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近红外扫描与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寻找更为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120例,分别进行近红外扫描与钼靶摄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近红外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准确率优于近红外扫描,尤其是在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2.
乳腺疾病126例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钼靶X线检查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126例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影像与病理学资料。结果 126例中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43例。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3例,分别为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肿瘤组织分化好及早期乳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3.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黏液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可疑乳腺黏液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提示,其中171例病理变化证实乳腺黏液癌。结果 171例中,术前钼靶X线摄影提示乳腺癌127例,术前超声提示乳腺癌的109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中等密度肿块影51例,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毛刺样肿块48例,伴有簇样砂粒样钙化31例。超声显示为界限不清和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64例,界限清楚和形态规则实性肿块26例,囊实性肿块19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2%和63.7%。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乳腺黏液癌有诊断价值,但前者优于后者,二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4.
何强  王翔 《江苏医药》2012,38(14):1684-1685,1612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微钙化灶的显示率与乳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钼靶摄影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微钙化灶显示率,分析微钙化灶大小、形态、数目和分布的差异。结果在钼靶摄影片上,乳腺导管内癌微钙化灶显示率为84%(21/25),浸润性导管癌微钙化灶显示率为73%(61/84)。在11例其他类型乳腺癌钼靶摄影片上无微钙化灶显示。结论微钙化灶征象多见于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对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判别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5.
A novel molybdate-reducing bacterium,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Klebsiella sp. strain hkeem and based on partial 16s rDNA gene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has been isolated. Strain hkeem produced 3 times more molybdenum blue than Serratia sp. strain Dr.Y8; the most potent Mo-reducing bacterium isolated to date. Molybdate was optimally reduced to molybdenum blue using 4.5 mM phosphate, 80 mM molybdate and using 1% (w/v) fructose as a carbon source. Molybdate reduction was optimum at 30 °C and at pH 7.3. The molybdenum blue produced from cellular reduction exhibited absorption spectrum with a maximum peak at 865 nm and a shoulder at 700 nm. Inhibitors of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such as antimycin A, rotenone, sodium azide, and potassium cyanide did not inhibit the molybdenum-reducing enzyme. Mercury, silver, and copper at 1 ppm inhibited molybdenum blue formation in whole cells of strain hkeem.  相似文献   
76.
Mo toxicity to earthworms (Eisenia andrei), Collembola (Folsomia candida) and enchytraeids (Enchytraeus crypticus) was determined in 10 European soils and a standard artificial soil, freshly spiked with Na2MoO4, after 28 days exposure. Mo affected survival only in three low pH sandy soils; in all other soils LC50 was >3200 mg Mo/kg dry soil. EC50 values for the reproduction toxicity of Mo were 129-2378 mg/kg for earthworms, 72->3396 mg/kg for Collembola, and 301->2820 mg/kg for enchytraeids. Variation in toxicity among soils could not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available (pore water, water and 0.01 M CaCl2 extractable) Mo concentrations. Clay content best predicted the EC50 for Mo toxicity to earthworms, while toxicity of Mo for enchytraeids was best described by soil pH. For Collembola no relationships could be derived due to the absence of toxicity in most soils. Soil properties had a strong but species-specific effect on Mo toxicity to soil invertebrates.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超声对不伴有肿块的乳腺腺体内微钙化的诊断价值,探讨用超声取代钼靶引导定位活检,以发挥超声定位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方法:选择经乳腺钼靶检查证实的乳腺有微钙化但无明确肿块的患者89例92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查钼靶提示有钙化的区域,通过降低增益、局部放大、多切面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对病灶进行术前超声引导带钩钢丝定位活检。结果:有69个微钙化灶被超声检出,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的检出率为75%(69/92)。65个微钙化分布在低回声背景内,其中38个呈簇状分布,27个沿导管分布;另外4个局部腺体无明显改变,其中3个呈簇状分布、1个沿导管分布。经术后病理证实,14个为良性,超声检出率20.3%个(14/69);55个为恶性,超声检出率79.7%(55/69)。结论:超声检查能显示乳腺腺体内无软组织结节的微钙化灶,有低回声背景的微钙化更容易显示。对恶性微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常见钼靶影像表现及其影像表现的形成机制,以提高对乳腺癌钼靶影像的认识及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000例临床已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乳腺钼靶影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表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患者乳腺钼靶摄片共发现1336个病灶,其中1257处病灶出现分叶;1146处病灶出现毛刺;987处病灶出现钙化;764例乳腺局部结构紊乱;124例伴随皮肤增厚;197例乳头或皮肤凹陷;乳腺区血运增加764例;654例伴随腋窝淋巴结增大。结论乳腺钼靶摄片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并建立预测VEGF表达的回归方程,以期指导靶向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的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和病理检查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以发现独立的预测指标,建立回归方程;针对各预测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判断回归方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病理分级、肿块直径、肿块分叶征及毛刺征、淋巴结转移6个因素与VEGF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但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年龄、肿块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由回归方程产生各个体预概率P(PRE_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年龄及钼靶X线表现中肿块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VEGF表达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使用AVASTIN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7月50例溢液性乳腺肿瘤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 17例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分支导管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断续征、潭湖状充盈等征象;3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内光整的充盈缺损,导管壁多无破坏,并伴有导管扩张以及扭曲。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