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9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129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36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2515篇
内科学   58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334篇
特种医学   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41篇
综合类   51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99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1679篇
  65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7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305篇
  2011年   1241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068篇
  2005年   978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探讨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32例,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34例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痔残留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痔残留等及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齿状线加皮桥重建闭合切口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肺结核并存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多为老年,多有肺结核病史,有咳嗽、咯血、胸痛等表现。肺癌漏诊率高,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肺结核并存肺癌时,易发生漏诊,有条件时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血液心脏停搏液和晶体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心脏停搏液组(B-rh)和晶体心脏停搏液组(C-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1(LDH-1)。结果术前除B-rh的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5);术后3d两组的CK-MB虽说已恢复到正常值,但五种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C-rh的CK和CK-MB,B-rh的CK,CK-MB和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d两组的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心肌酶释放均是B-rh的高。心肌酶的释放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ECCT无明显差异(P>0.05),CCT以B-rh为短[(77.2±34.6)min比(61.7±26.7)min,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晶体心脏停搏液优于血液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5.
心房颤动外科手术的发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生理学对房颤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标测技术消融能源的发展,房颤的外科治疗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由Cox迷宫手术的复杂术式逐渐向左迷宫、放射迷宫衍变.减少创伤提高治愈率,成为房颤外科治疗不断追求的新目标.本文概述了房颤外科治疗的各种术式设计原理和房颤根治术新消融技术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6.
直肠Ca男性患者手术病人麻醉后插尿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Ca男性患者手术麻醉后插尿管对患者的好处。方法对92例直肠Ca手术男性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麻醉后插尿管及常规术前1小时插尿管做法对比。结果直肠Ca手术男性患者选择麻醉后插尿管更优于术前1小时常规插尿管,成功率更高。结论直肠Ca男性患者手术采用麻醉后插尿管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7.
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及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1989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诊断并取石处理的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72例中左肝管结石201例(29.9%),右肝管结石79例(11.8%),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392例(58.3%)。其中137例(20.4%)合并胆管狭窄。结论 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中,以肝叶切除和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疗效较好,同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对处理肝内胆管结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TUVP手术时间对血红蛋白及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时间对血红蛋白及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对64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按手术时间分组,观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对血清电解质的降低有的影响,对血红蛋白降低的影响不显。结论 减少TUR综合征的关键是要操作熟练,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中注意止血。  相似文献   
59.
刘锋  周水淼  张速勤  许月 《上海医学》2004,27(5):352-354,i003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5侧),假手术对照组(10侧)、窦口阻塞组(13侧),仅注入细菌组(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组(2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组(22侧);将鼻窦炎模型再分为窦口开放和窦口扩大两组,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窦腔脓性分泌物和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假手术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2/15侧),窦口阻塞组为84.6%(1l/13侧),仅注入细菌组为10.0%(1/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组均为100.0%(20/20侧,22/22侧)。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80.8%(21/26侧),开放上颌窦窦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50.0%(8/16侧)。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窦口开放术好。  相似文献   
60.
松解及眼轮匝肌下脂肪垫转移充填矫正重睑术后睑粘连畸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的上睑粘连、重睑较宽、眼睑上抬受限等畸形。方法另设计重睑线,彻底松解眼睑内的组织粘连,释放眶隔内脂肪及转移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充填。结果两年来为32例重睑成形术后畸形者用此法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