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9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129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36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2515篇
内科学   58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334篇
特种医学   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41篇
综合类   51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99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1679篇
  65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7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305篇
  2011年   1241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068篇
  2005年   978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分度和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22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术前应用螺旋CT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测量以肩胛骨肩胛冈内侧缘为参照点,两侧肩胛骨高度差。根据测量结果依据Cavendish分度将其分类,并根据三维重建成像选择不同的矫形手术术式。[结果]本组22例病人,随访2—4年,外观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神经、血管和椎体等的损伤。[结论]根据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术前即可直观的明确先天性高肩胛症的病变程度,相互关系,伴发畸形,患侧肩胛骨与正常对侧肩胛骨的外观差异等,便于手术操作方案的制定,避免了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13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以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多发性息肉1例,息肉3枚,直径1.5 cm~2.5 cm,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上段单发息肉或腺瘤11例,病变直径1.5 cm~3.0 cm,降结肠憩室并出血1例,直径1 cm,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下结合术中内窥镜定位,经腹壁小切口找到定位处肠管切开后完整切除病变或缝扎憩室.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适合结直肠大部分位置良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1例腹腔镜和152例开放手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综合治疗费用及术后止痛药应用等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止痛药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综合治疗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较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外周神经损伤38例41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瘢痕松解、神经直接缝合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3个月,优良率为81.6%。结论 对失去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机会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延迟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5.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体会及外科手术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比分析1989—1995年以早期手术为主的36例SAP(A组)与1996—2003年7年中非手术治疗为主的44例SAP(B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B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A组的治愈率低于B组。结论 SAP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期,手术只能加重对机体的打击,加重SAP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手术死亡率。故SAP早期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当内科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唯一的选择,而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37.
计算机辅助检测对检出乳腺X线片中成簇微钙化灶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检出乳腺X线钼靶摄影片中成簇微钙化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2例乳腺X线钼靶片上疑有簇状钙化灶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的140张乳腺钼靶X线片,经专业扫描仪数字化处理后,应用CAD软件标记其中的微钙化灶,由6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单独阅片,再结合CAD阅片,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法进行分析。结果:6位放射科医师结合CAD阅片后,评价效果均优于未结合CAD时,其中3位低年资医师(有1年临床经验)和1位中年资医师(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两次评价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D有助于提高乳腺X线片中成簇微钙化灶的检出率,尤其对缺少诊断经验医师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8.
8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提高小婴儿室缺伴肺动脉高压的手术疗效,总结16例8kg以下室间隔缺损(室缺)伴肺动脉高压婴儿行急诊手术修补室缺的经验。其中1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死亡1例(6%)。作者认为,婴儿巨型室缺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宜,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尤为适合;术后强调持续保持病婴镇静及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高压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近年来应用术式的演变及其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本院近4年来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应用术式的演变。由20多年来一直喜欢用骨盆截骨术演变为近1年来用得最多的是造盖术。近4年共手术463例,565髋。实践证明:比起骨盆截骨术,造盖术显得更简便,侵袭小,不需二次手术拔除内固定针。因在我国大龄髋脱位偏多,造盖术更适合我国国情。经过一些改进,可以克服造盖折断和吸收问题。  相似文献   
40.
便携式野战真空注油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在野战条件下,便携式真空注油设备,可以方便的更换X-线机球管及给变压器注油。并阐述了该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