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77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618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36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33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50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61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北京市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及影响接种的原因,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8岁~人群,对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成人乙肝疫苗平均接种率为8.4%(95%CI=7.6%~9.2%),接种者全程免疫率为84.2%(95CI=83.7%~84.7%)。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城乡间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中,医务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4.0%;而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病人的生活密切接触者接种率仅有15.1%。北京市成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以不知道有疫苗和接种地点居首位。结论北京市推行的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明显,乙肝患者生活密切接触者人群应列为乙肝疫苗接种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和减毒活疫苗(oral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基础免疫的安全性.方法 2009至2011年在北京市选择2月龄(60~89 d)婴儿,分为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2剂IPV和1剂OPV序贯(I-I-O)、IPV全程(I-I-I)、OPV全程(O-O-O)4个观察组,分别在2、3、4月龄时接种疫苗,收集每次接种后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终入组553名婴儿,中途退出89名,观察1492人次.结果 I-O-O组、I-I-O组、I-I-I组和O-O-O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 (94/410)、18.4%(60/327)、22.0%(78/354)和17.7%(71/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4,P=0.184).第1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22.7%(32/141) ~35.3%(54/153)],第2、3剂依次降低.没有与接种疫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I-O-O组、I-I-O组、I-I-I组和O-O-O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88/410)、17.7%(58/327)、20.1% (71/354)和17.7%(71/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53,P=0.472).异常哭闹在各组中发生率最高[7.2%(29/401) ~11.3%(37/327)],异常哭闹、嗜睡和易激惹观察到极少数重度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反应.I-O-O组、I-I-O组和I-I-I组局部压痛、硬结和红肿发生率分别为2.2%(5/229) ~5.6%(22/393)、0~0.9%(2/229)、0~ 1.0%(4/393),均以轻度为主[0 ~4.1%(5/12t)].结论 IPV全程及IPV/OPV序贯免疫程序与口服三剂OPV-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构建儿童计划免疫行为改变通径模型,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改变模式.方法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信息、教育与传播(IEC)策略的3个试点县进行终末评估,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岁~儿童母亲291人;根据调查数据,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建立儿童计划免疫行为改变通径分析模型.结果 被调查母亲在有关计划免疫知识、态度、行为意向、突变管理能力、社会支持、计划免疫行为上的得分依次为39.70,11.80,11.82,11.10,10.60,28.30.各变量对于儿童计划免疫行为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477,0.2813,0.2125,0.3990,0.2435,0.1161.绪论计划免疫行为受IEC策略、知识、态度、行为意向、突变管理能力、社会支持以及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1个县区每县区抽查4个行政村和1个农贸市场,每村场调查10~30名规定范围的儿童。连续3年。结果BCG、OPV、DPT、MV四苗全程接种率在2003、2004、2005年调查中分别为65.20%、75.54%、91.73%;各单苗接种率由2003年的不足85%提高到2005年的95%;建卡率、建证率和卡疤率也提高到90%以上。结论数据显示,三年来,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得到了改善,各指标逐年提高,到2005年都达到了或接近了90%,但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在成年人中的快速免疫效果。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筛选≥ 20周岁、乙肝5项指标检测为阴性或单独核心抗体阳性者为接种对象,以社区为单位分成4组,按"0-1-2"免疫方案分别接种10、20 μg酒酿酵母乙肝疫苗(HepB-SCY)、20 μg中国仓鼠卵巢乙肝疫苗(HepB-CHO)、10 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HepB-HPY)。全程接种1~2个月后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抗-HBs水平。结果 共有1 772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完成疫苗接种和效果观察。平均年龄48.50岁,女性占62.75%。10、20 μg HepB-SCY组,20 μg HepB-CHO组和10 μg HepB-HPY组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79.49%、84.34%、82.50%、74.15%(P=0.005)和39.53、62.37、48.18、33.64 mIU/ml(P=0.025);总体抗-HBs阳转率和GMT分别为79.01%和41.18 mIU/ml。4组研究对象抗-HBs水平均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抗-HBs的GMT的差异随年龄增大而缩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是否单独核心抗体阳性"和"乙肝疫苗接种史"2个变量后,"接种疫苗种类和剂量"、"年龄"、"是否吸烟"均与抗-HBs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0-1-2"快速免疫方案中采用20 μg剂量仍能在中高年龄组人群中获得80%以上的阳转率,可作为"0-1-6"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程序的补充。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2008~2011年潍坊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2008~2011年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潍坊市五苗(卡介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上传率为93.87%、96.10%、100.00%、100.00%,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04%~99.64%,估算接种率为96.49%~115.80%。D值:12个县(市、区)中,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4个,可疑的4个,可信、可疑的1个,可疑、不可信的3个。R值:共计算16个R值,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占81.25%,可疑占18.75%。[结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接种率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可作为获取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的特征和规律,为预防和处理群体性AEFI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9~2009年4月发表的群体性AEFI相关文献,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从41种杂志中检索到相关文献83篇,75起群体性AEFI,发生在乡村占64%;发生在学校占62.67%。共涉及疫苗10种,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Vaccine,JEV)13起,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12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Vaccine,MPV)、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各10起,共占60%。一般反应占5.33%,异常反应占17.33%,偶合症占12.00%,心因性反应占46.67%,实施差错占18.67%。总反应人数4465人,其中95.52%为中、小学生;82.22%为心因性反应,9.14%为偶合症。群体性一般反应均为发热;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占57.14%;心因性反应主要为癔症,占97.14%,多发生于接种JEV、MPV、MV后,共占57.58%;实施差错事故主要表现为红肿、硬结、发热、脓肿、破溃,且主要发生于接种BCG,占71.43%。结论群体性AEFI主要发生在乡村接种、学校集中接种活动中。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心因性反应和实施差错(尤其是BCG的实施差错)发生率较高,AEFI总数和平均每起AEFI发生人数均较多,预防控制群体性AEFI的关键在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8.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2013年全国县[区、市、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兵团)师,下同]级调查以乡(镇、街道、苏木、新疆兵团团场,下同)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Vaccines,NIPV)接种情况。方法应用批质量保证抽样(Lot Quality Assurance Sampling,LQAS)方法确定每个乡调查≥42名2-3岁儿童,随机抽取适龄儿童开展入户调查。描述性分析定性评价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兵团,下同)以乡为单位NIPV接种率≥90%情况,合并并加权辖区乡NIPV接种儿童比例点值估计全国和各省NIPV接种率。结果全国所有县调查辖区36549个合并乡的〉150万名适龄儿童,约占每年出生儿童的9.1%。全国累计适龄儿童建预防接种卡率和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均≥99%;除第4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The Fourth Dose of 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P4)、第2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The Second Dose of 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2)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titis 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Hep A-L)接种率≥90%的乡比例〈90%外,其余疫苗剂次接种率≥90%的乡比例均≥90%。分别有12、13、15、17个省第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The Second Dose of 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2)、MPV-A2、DTP4和Hep A-L接种率≥90%的乡比例〈90%,多为中西部省。接种率点值估算结果显示,全国调查适龄儿童NIPV接种率均〉95%;各省NIPV仅西藏自治区的DTP4、MCV2、MPV-A2、Hep AL接种率〈90%。结论全国及各省NIPV接种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西藏自治区和个别省存在相对较低NIPV接种率。全国及各省以乡为单位儿童NIPV接种率在不同疫苗、不同疫苗剂次和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别,存在小范围低接种率地区。相对而言,LQAS这种小区域概率抽样的定性评价方法结果更为敏感,适合于识别低接种率地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评价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L 8株)不同途径接种Balb/c小鼠所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应。方法将32 0EU/0 5ml的实验疫苗1次口服及腹腔注射免疫实验动物,于2周、4周时收集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抗体反应,同时动态检测免疫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干扰素(IFN) γ。结果 不论是腹腔注射或是口服免疫均能诱导产生良好有效的体液免疫效应。腹腔免疫后CD+ 4 T细胞百分比轻微下降,而CD+ 8T细胞百分比上升趋势及幅度明显,CD+ 4 /CD+ 8比值明显下降;而口服免疫小鼠外周血CD+ 4 T细胞百分比持续上升,CD+ 8T细胞百分比亦同步升高,两者上升幅度基本一致,CD+ 4 /CD+ 8比值无明显改变。另外,两种途径免疫接种均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内源性IFN γ。结论 有必要对甲肝灭活疫苗口服免疫的机制及其开发利用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