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6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684篇
口腔科学   501篇
临床医学   1464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430篇
神经病学   330篇
特种医学   1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948篇
综合类   4541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307篇
药学   1526篇
  33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792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1666篇
  2012年   1704篇
  2011年   1845篇
  2010年   1539篇
  2009年   1483篇
  2008年   1337篇
  2007年   1405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1000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5例前臂骨(尺骨和/或桡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对侧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应用Smith-Nephew交锁髓内钉对游离腓骨进行固定.供区植皮.结果 5例皮瓣全部存活.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3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4.6周,术后无骨不连与感染发生.结论 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3.
闫伟强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07,20(4):247-250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的效果,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34例,男5例,女29例;年龄8~21岁,平均14.7岁。均为右侧凸。均采用经前路松解植骨融合联合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治疗,其中前路经胸入路26例,胸腔镜前路松解植骨融合矫形术8例。随访时均摄全脊柱X线片。术前、术后所摄X线片进行以下各项测量指标比较:Cobb角、顶椎的旋转度、下融合椎旋转度、躯干偏移距离。随访时观察有无脊柱失平衡、假关节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Cobb角术后平均矫正率80.62%,其中18例患者出现矫正度数丢失,丢失度数3°~10°,平均4.3°(术后平均14.2°,1年后随访平均18.5°)。所有患者术后胸椎生理性后凸得到重建。术后胸椎融合弯顶椎的旋转改善率62.91%,下融合椎旋转改善率47.60%,躯干偏移平均距离3.3mm,未见脊柱失平衡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1例,胸腔积液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6个月肺功能检查,未见有明显下降。脊柱胸弯融合段未发现假关节形成。结论: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可明显改善顶椎的旋转度,得到满意的三维矫形效果。术前积极准备、合理手术设计,术中严格操作,术后重视预防并发症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交锁髓内钉-凹槽交锁股骨髓内钉(Biorigid nail femur,简称BNF)治疗股骨多段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BNF治疗骨折多段骨折18例。结果本组经过3~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膝、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BNF具有设计独特、内固定可靠、主钉全程均可交锁的特点,能满足自股骨转子下到股骨髁之间一处或多处骨折内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115.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6.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1.5个月。24例手术患者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9例非手术患者中优6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为68.4%;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对Neer分型中Ⅰ型和Ⅱ型中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而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克氏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手术中不宜过多使用。  相似文献   
117.
In cases of displaced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treatments by arthroscopic-assist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have been reported. However, in cases in which there is a comminuted fracture or a minimally displaced fracture combined with concomitant lesions such as rotator cuff tear or labral pathology, it is difficult to reduce the fracture and to treat other pathologies by use of a percutaneous screw. Recently, many surgeons have used the double-row repair method in rotator cuff repair, which provides a tendon-bone interface better suited for biologic healing and restoring normal anatomy.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method, we used the arthroscopic technique of double-row suture anchor fixation for a minimally displaced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without additional incision. Initially, debride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by use of a shaver, and the medial-row anchor was inserted through the anterior portal or the intact cuff. Two lateral-row anchors were inserted jus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o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fractured fragment under C-arm guidance. The medial-row sutures and lateral-row sutures were then placed. Arthroscopic double-row suture anchor fixation of a displaced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restores the original footprint of the rotator cuff and normal tendon-bone interface of the displaced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相似文献   
118.
119.
微创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对膝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生物学内固定在膝关节内骨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总结近年来根据生物学固定原则,以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O)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共21例.以创伤类型及年龄等因素进行配对,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的病例资料比较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结果.[结果]MIPO组随访10~16个月(平均14.2个月),有2例进行骨移植术,平均手术时间60.0 min,术中失血量45.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0周,3例有5°以上膝内、外翻畸形,HSS功能评分平均86.67分;ORIF组经过12~48个月(平均21.2个月)随访,有18例进行骨移植术,平均手术时间79.52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17.1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2例发生5°以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HSS功能评分平均82.14分.两组均获得骨愈合,没有感染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适的膝关节内骨折病例以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植骨需求和术中失血,在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0.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5-46岁,平均35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6例,Ⅲ型18例,Ⅳ型2例。[结果]术后25例骨折复位满意,1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22例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5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7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5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8%。[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骨折充分,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牢固可靠,能有效的防止骨折不愈合,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