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用多变量COX比例危险率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患者年龄、存在OH和既往有脑血管基础疾病史是患者远期预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判断所有参试患者存在和不存在OH的远期预后,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开始出现OH是标志患者远期预后(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独立指示因素.  相似文献   
72.
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多巴胺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血液透析中对血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经肝素泵血液透析中注入小剂量多巴胺6例(360透次),以常规血液透析7例(420透次)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 观察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01);观察组血流量和超滤量较对照组同类结果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01)。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小剂量多巴胺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中监测相对血容量 (BVM ,Bloodvolumemonitoring)并反馈调控超率速度的方法对减少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采用普通方式与监测BVM反馈调控超率速度方式 (BVM法 )交替进行血液透析 ,统计BVM法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次数、发生了低血压和小症状 (肌肉痉挛疼痛、或头痛、或呕吐、或腹痛 )的血液透析次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每次超率量。比较两种方法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4年内 30例患者共做普通血液透析 6 5 5 0次 ,有低血压发生的血液透析次数为 6 30次 ;有小症状发生者为 80 1次 ;4年内共做BVM法 6 5 5 5次 ,有低血压发生的血液透析次数为 330次 ,有小症状发生者为 4 1 0次。BVM法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小症状发生率显著减少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血压、体重的改变量两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单用BVM法血液透析可以减少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辅助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但并不能依靠它完全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BVM法血液透析减少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机理及其它新的方法仍需继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4.
血液透析中发生血压异常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蔓莉  龚蓉  王平  曹泽蓉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2):654-655,661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组血液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有关因素及与超滤量(UFV)和每公斤体重超滤量(UFV/W)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常规透析的加例患者的1575例次的透析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老年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小于非老年组,而低血压发生率较非老年组显著提高。糖尿病、冠心病、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于非老年组。老年组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时较其正常血压时UFV/W明显增高,UFV无显著性差异。非老年组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时较其正常血压时UFV明显增高,UFV/W无显著差异。两组血压增高时分别与其正常血压时UFV及IFV/W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液透析中UFV或UFV/W过高是血压降低的关键,尤其是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5.

Introduction

Vital sign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bleeding only after large amounts of blood have been lost,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Shock Index (SI) is a hemorrhage indicator with a cut-off point for the risk of bleeding at 0.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whether a cut-off of  0.8 is more sensitive for detecting occult bleeding, providing for early initiation of therapeutic maneuvers.

Methods

SI analytical validation study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 older than 16 years of age. Vital signs were recorded, and scales for predicting bleeding included: SI, Assessment of Blood Consumption score, and Pulse Rate Over Pressure sc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 and 5 markers for bleeding was analyzed: need for massive transfusion, angiographic embolization, surgical bleeding control, death due to hypovolemic shock, and the overall predictor «active bleeding»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of the 4 markers above).

Results

Data from 1.402 trauma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The me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was 20.9 (SD 15.8).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0%. The mean SI was 0.73 (SD 0.29). «Active bleeding» was present in 18.7% of patients. The SI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for «active bleeding» was 0.749.

Conclusions

An SI cut-off point  0.8 is more sensitive than  0.9 and allows for earlier initiation of resuscitation maneuvers in patients with occult active bleeding.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于体重的格拉司琼剂量,对于改善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最低有效剂量确定。 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40 μg/kg),B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20 μg/kg)和C组(n=48,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3组受试者分别于腰麻开始前5 min,根据组别按照上述措施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3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参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3组受试者腰麻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BP)和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等。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 结果①3组产妇年龄、身高及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感觉平面达T6时间、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总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妇腰麻后不同时间点(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 min)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5.606,P<0.001;F时间=4.297,P<0.001)。3组产妇腰麻后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处理=1.103,P=0.335;F处理=0.706,P=0.496)。③本研究产妇术中,均无QT间期延长,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娩出新生儿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体温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不良结局。 结论择期剖宫产术分娩产妇腰麻前,经静脉缓慢注射20 μg/kg或40 μg/kg格拉司琼,均不能有效改善腰麻所致的剖宫产术分娩中的产妇低血压。  相似文献   
77.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线血容量(Bloodvolume,BV)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elativebloodvolume,RBV)变化,探讨其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相关低血压及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47例维持性HD患者,根据其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Normal blood pressure,NBP)组14例、症状性低血压(Dialysis-Symptomatic hypotension,SH)组18例,难治性高血压(Dialysis-refractory hypertension,RH)组15例,应用在线BV监测观察HD中RBV、血压、超滤量(Ultrafiltration volume,UV)、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实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二阶段为上述指标观察期,第三阶段为干预调整期。进而比较分析各阶段、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NBP、SH、RH各组的RBV变化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根据SH组不同的RBV变化,分别进行上调干体重或改变超滤方式,SH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对RH组患者加强超滤,其MAP较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不同血压表现的HD患者RBV的变化差异存在显著性,监测HD中RBV变化可以对合理设定HD患者的干体重、减少SH发生、控制RH,提高透析安全性,进而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因素.方法 分析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状态下以及站立后1~10 min内的每分钟血压.结果 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两组比较,前者年龄较大、卧位收缩压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合并高血压的比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年龄、卧位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高血压病独立正相关.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压、血糖的管理,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在线血容量监测(BVM),了解高龄老年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的血容量、平均动脉压(MAP)、超滤量、超滤率的变化,分析相关指标的关系,防治低血压,调整透析患者干体质量、达到个体化理想容量、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减少透析并发症。方法 28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对照,平均透析时间(69±37)个月,统计同组患者3个月每周3次共672次透析过程中,进行BVM给予适时的治疗、护理干预与不进行BVM发生的低血压与低血压相关症状进行研究。结果透析过程中随超滤脱水量增加,超滤脱水率逐渐下降,超滤量最大,超滤率最高,相对血容量(RBV)的下降也最明显,同时伴MAP下降。在透析到3h左右,血压下降明显,RBV和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392,P=0.020),和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结论在线BVM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调整干体质量,从而达到个体化的容量和理想的血压,有效降低高龄老年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706代血浆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ntradialytie hypotension,IDH)的患者,给予706代血浆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透析中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显效率63.3%,有效率26.7%,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706代血浆能有效治疗IDH,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