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目的探讨同型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不同病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采用同型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前后行血常规、生化、胆红素、血培养等检查。结果不同病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分别是3782%、4552%和4841%,平均换出率是4262%。在体重、输入量和换出量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各组间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同型血对不同病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效果相近;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观察普瑞博思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89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普瑞博思混悬液0.2 mg/kg,每日3 次口服,共7 d。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3.18±26 .38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 .86±2 .36 μmol/L( P< 0.01)。结论 普瑞博思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加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33.
近年来,对足月顺产新生儿分娩时采用早断脐和晚断脐两种方法的研究,认为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是安全可行的。有报道,延迟断脐能够使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早断脐者,且出生后2个月、6个月生理性贫血程度及发生率低[1]。主张快速断脐者认为前者可增加新生儿血容量和血液轴稠度增高,发生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等风险[2-3]。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断脐和晚断脐对足月顺产产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给临床自然分娩的最佳断脐时间选择提供合理指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635.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扫描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2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予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依据血清胆红素检测浓度分为轻度组(n=34)、中度组(n=28)与重度组(n=20),并取同期82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均进行MRI多序列扫描,观察MRI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准确性,比较MRI异常患者与MRI正常患者NBNA评分、不同病情组与对照组MRI表现。结果MRI诊断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灵敏度90.32%,特异度90.00%,准确性90.24%,kappa值0.752;MRI异常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MRI正常患者(P<0.05);左右侧苍白球平均信号: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病情组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4组左右侧苍白球平均信号-同侧额叶白质平均信号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I多序列扫描诊断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准确性高,可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36.
目的:对比采用换血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三种不同血球血浆比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3例,根据不同血球血浆比例随机分为A、B、C组,均给予换血方法治疗,A组采用新鲜全血,B组采用血球血浆1∶1成分血;C组采用血球血浆2.5∶1成分血,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WBC,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b及HC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球血浆1∶1,2.5∶1成分血和全血均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但2.5∶1成分血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高于1∶1成分血治疗患儿,且更接近全血,更适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63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问题之一,是由于胆红素生产过多,排泄较差,而导致的体内胆红素积聚。为防止胆红素过高所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现高胆红素血症需及时治疗。该研究对近几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8.
目的观察退黄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儿黄疸2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蓝光 退黄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黄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内日均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蓝光照射 退黄散对由不同原因引起新生儿黄疸胆红素下降情况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退黄散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治疗作用,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血胆红素水平,尤其适用于早期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39.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脐炎的发病率 ,探讨脐炎对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出生的 14 6 7例新生儿中所发生的 97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及其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14 6 7例新生儿中 ,发生脐炎 97人 (6 .6 1% ) ,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脐炎的感染率分别为 5 .5 1%和 18.4 0 %(χ2 =30 .75 ,P<0 .0 1) ;且有 6 3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 ,足月患儿和早产患儿并发率分别为 6 3.5 0 %和 6 9.6 0 % (χ2 =0 .2 8,P>0 .0 5 ) ;黄疸消退的时间足月儿为 9d~ 16 d,早产儿为 11d~ 2 7d。结论 :早产儿较足月儿易发生脐部感染 ,但都较大程度合并高胆红素血症 ,且黄疸消退时间较正常新生儿延长 ;加强预防措施 ,是减少新生儿脐炎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0.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indicators nurses employ in deciding to test healthy full-term newborns for total serum bilirubin in the absence of a written protocol. DESIGN: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available on 130 mother-newborn pairs and informal interviews of 30 postpartum unit nurses. SETTING: Two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s. PARTICIPANTS: All tested newborns and a 33% random sample of remaining newborns from a control group data set created during a previous study and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postpartum nurses from all shifts. MEASUREMENT: Outcom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review of records. Background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review of records and questionnaires. Nurse data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modified form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ESULTS: Ninety-one percent of newborns tested for bilirubin were tested unnecessarily. I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variables predictive of nurse-driven total serum bilirubin testing were presence of jaundice, odds ratio (OR) = 31.9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6.71, 152.03), and feeding frequency, OR = 0.28 (0.11, 0.72). Identifying both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jaundice simultaneously di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testing, OR = 1.82 (0.66, 5.04). Fifty-three percent of nurses who were interviewed identified both the presence of jaundice and feeding as indicators to consider for testing. CONCLUSION: Newborns are overtested for bilirubin. Indicators used by nurses in deciding to test a healthy newborn for total serum bilirubin are the presence of jaundice and feeding frequency. Nurses who assess feeding frequency are less likely to order bilirubin t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