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4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396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315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50例鳞癌细胞核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在原位观察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探讨其与肿瘤分级、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阳性反应定位于细胞核内,在正常上皮中PCNA阳性细胞呈有规律分布;在肿瘤细胞中PCNA阳性呈异质性分布,提示癌细胞生长失调与DNA合成紊乱,同时也反映了癌细胞群体的增殖水平.鳞癌细胞核内PCNA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和转移呈正相关(P<0.05).在鳞癌间质中部分间质细胞与免疫反应细胞也呈PCNA阳性,提示癌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生长因子,可同时引起肿瘤本身和周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02.
分析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物中的抗原成分,为获得高敏感性、特异性且具有疗效考核价值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提供科学依据。制备日本血吸虫改良干卵,将其与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IgG进行环卵沉淀反应,用震荡结合尼龙绢筛过滤法分离环卵沉淀物,以0.2MGly-HCl(pH2.2)缓冲液解离环卵沉淀物,对解离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改良干卵和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血清IgG发生环卵沉淀反应,反应的环沉率达80.0  相似文献   
803.
结核分支杆菌16000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 …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获得高效表达结核分支杆菌16000抗原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将培养物纯化后得到重组16000蛋白抗原纯品,并检测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构建大肠杆菌高效表达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分析重组蛋白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表达形式。DEAE及PEI凝胶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构  相似文献   
804.
目的:提纯并分析人精子膜抗原。 方法:用表面活性剂 Triton X 100 及脱氧胆酸钠( D O C)的 T D O C缓冲液提取人精子膜抗原,并与超声法及反复冻融法所获精子抗原通过 S D S P A G E法分析比较其成分。 结果: T D O C缓冲液提取的人精子膜抗原种类丰富,考马斯亮蓝染色见 23 条蛋白(多肽)带,明显优于超声法或反复冻融法所提的抗原。 结论: T D O C缓冲液所提取的精子膜抗原种类丰富,为进一步研究精子膜抗原及其抗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05.
目的 比较昼夜不同时段戴用功能矫治器后,髁突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昼夜变化,为探讨功能矫治昼夜最佳介入时段,提供直接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段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软内PCNA表在的昼液变化。结果 戴用功能矫治器后,PCNA表达强度增加;白天戴用组明显高于夜晚组。结论 功能矫治器可以刺激髁突软骨增生;在髁突软骨昼夜自发性生长最旺盛时段戴用矫治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6.
自身抗原SS-B/La序列结构分析及抗原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计算机分析SS-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杂交。方法:将自身抗原SS-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模拟其二级结构,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SS-B/La的氨基酸80-100位、220-240位和300 ̄340位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通过计算机分析SS-B/La的抗原位点,为进一步确定SS-B/La的抗原优势表位  相似文献   
807.
目的;探讨利用癌症患者自体纤维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诱导抗肿瘤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的可能性。方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并包大肠癌相关抗原CA-Hb3。制备自体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借助脂质体将CA-Hb3抗原导入成纤维细胞浆内,采用此细胞抗原周期刺激法,体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反应。  相似文献   
808.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核增殖抗原在人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6例喉不同病变组织标本(喉癌145例,喉癌前病变25例,声带息肉31例,癌周喉组织15例)中支原体单克隆抗体PD4蛋白和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结果 ①PD4和Ki67在人喉不同病变组织中表达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喉癌:45.52%(66/145)和82.76%(120/145)、喉癌前病变:16.00%(4/25)和32.00%(8/25)、声带息肉:12.90%(4/31)和22.58%(7/31)、癌周喉组织:6.67%(1/15)和0(0/15),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中晚期(Ⅲ~Ⅳ期)、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PD4、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0.01).喉癌术后3年或5年存活病例PD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存活病例(P<0.01);而Ki67的表达阳性率在术后3年存活与未存活病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年存活率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③PD4和Ki67在人喉癌组织中联合表达阳性率为32.41%(47/145),显著高于喉其他不同病变组织中联合表达的阳性率(2.81%,2/71,P<0.01),两者在喉不同病变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结论 PD4和Ki67联合表达与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09.
高原  邹全明 《免疫学杂志》2006,22(Z1):64-67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参与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人类病原体,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并与胃癌密切相关.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征是胃黏膜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持续浸润.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ylori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HP-NAP)正是由于其能活化中性粒细胞而被如此命名.HP-NAP不仅是重要的毒力因子,而且是主要的候选疫苗抗原.本文综述了HP-NAP的结构、生物学活性和致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10.
Studies of the murin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the intracellular bacterial pathogenListeria monocytogenes have provided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e defenses in the setting of an infectious disease. Ou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MHC class I restricted, CD8+ T cell responses of Balb/c mice toL. monocytogenes infection. Four peptides that derive from proteins thatL. monocytogenes secretes into the cytosol of infected cells are presented to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by the H2-K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 molecule. We have found that bacterially secreted proteins are rapidly degraded in the host cell cytosol by proteasomes that utilize, at least in part, the N-end rule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degradation. The MHC class I antigen processing pathway is remarkably efficient at generating peptides that bind to MHC class I molecules. The magnitude of in vivo T cell responses, however, is influenced to only a small degree by the amount of antigen or the efficiency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Measurements of in vivo T cell expansion followingL. monocytogenes infection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sizes of peptide-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are more likely ow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repertoire of naive T cells than to differences in peptide presentation. This notion is supported by our additional finding that dominant T cell populations express a more diverse T cell receptor (TCR) repertoire than do subdominant T cel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